价值投资策略与实战

价值投资策略与实战

投资理念·财务分析·典型案例·实战体系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146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随着股市的扩容、独角兽企业的回归以及A股被纳入MSCI指数后,国内市场的风格将逐步与国外市场的风格接轨。在可预见的将来,随着投资者的风格渐趋理性,价值投资理念势将逐渐成为A股市场的主流思想。投资的难点在于不单要有理念支撑,更要有系统性的知识,掌握必要的财务知识和投资体系,这也是投资这一行业门槛看似很低实则较高的原因。本书通过四部分的内容,附以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讲述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疑惑,帮助读者建立完整的投资体系。希望本书能够启发读者的投资思维,加深读者对股市规律的研究和理解,从而使读者的财富能够安全、稳健、持续地增长,最终实现财富自由!

李俊之

知名投资人,具有长期私募投资经历,尤其擅长运用价值投资理念深度挖掘各类公司的投资价值。曾接受CCTV2央视财经频道《投资者说》、杭州电视台《财经家》等栏目专访;证券市场周刊、格隆汇等专业媒体专栏作者。运营微信公众号“之之之家”,已累计发表文章数百篇。写作各类深度研报近百篇。入市十余年来年化收益率远超市场同期。

作品目录

  1. 内容提要
  2. 推荐序一 理解价值投资需要锲而不舍地“知行合一”
  3. 推荐序二 价值投资思维与行为模式探索
  4. 自序 永远别对自己说不可能
  5. 前言 寻找可复制性
  6. 第一部分 理念篇:用望远镜悟道
  7. 第1章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8. 1.1 银行储蓄:投资理财的起点
  9. 1.2 黄金:与通胀赛跑的硬通货
  10. 1.3 债券:资产配置的“安全垫”
  11. 1.4 股票:大众的投资利器
  12. 第2章 解码价值投资
  13. 2.1 股票的本质
  14. 2.2 安全边际
  15. 2.3 市场先生
  16. 2.4 能力圈的边界
  17. 2.5 价值投资的适用范围
  18. 第3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
  19. 3.1 成功没有捷径
  20. 3.2 集中和分散
  21. 3.3 概率问题
  22. 第4章 常见的六个思维误区
  23. 4.1 过高的预期
  24. 4.2 沉迷市场热点
  25. 4.3 不要试图预测市场
  26. 4.4 忽视估值
  27. 4.5 过于依赖量化分析
  28. 4.6 正确认识巴菲特
  29. 第5章 应对涨跌的逆向思维
  30. 5.1 在贪婪中恐惧
  31. 5.2 在恐惧中贪婪
  32. 5.3 寻找股市中的“金蛋”
  33. 第二部分 财务篇:用放大镜学习
  34. 第6章 资产(上)
  35. 6.1 现金及其等价物:维持企业生存的氧气
  36. 6.2 应收票据:企业信誉的凭证
  37. 6.3 应收账款:企业手里的欠条
  38. 6.4 预付账款:预先付给别人的钱
  39. 6.5 其他应收款:企业的“垃圾箱”
  40. 6.6 存货:必须区别对待
  41. 第7章 资产(下)
  42. 7.1 投资类资产:关键看投了什么
  43. 7.2 固定资产:企业的长期资产
  44. 7.3 在建工程:固定资产的“替补球员”
  45. 7.4 无形资产:固定资产的“孪生兄弟”
  46. 7.5 商誉:危险的肥皂泡
  47. 第8章 负债
  48. 8.1 越少越好的融资性负债
  49. 8.2 经营性负债:反映企业在上下游的地位
  50. 第9章 所有者权益
  51. 9.1 实收资本:注意股本的变化
  52. 9.2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股东权益的中转站
  53. 9.3 未分配利润:企业的工资卡
  54. 第10章 利润表
  55. 10.1 收入和成本:一场切分蛋糕的游戏
  56. 10.2 三费:体现管理水平的指标
  57. 10.3 与主业无关的损益:意外之喜或无妄之灾
  58. 10.4 利润家族:包装精美的俄罗斯套娃
  59. 第11章 现金流量表
  60. 11.1 比较才有说服力
  61. 11.2 人往高处走
  62. 11.3 净利润的“照妖镜”
  63. 11.4 从自由现金流的推演过程看企业的内在价值
  64. 11.5 好公司不会有太高的资本支出
  65. 11.6 股票回购:巴菲特的避税天堂
  66. 第三部分 应用篇:用显微镜研究
  67. 第12章 资料搜集:企业年报分析
  68. 12.1 阅读年报前的准备工作
  69. 12.2 审计报告:企业年报的“防伪标”
  70. 12.3 分红的艺术
  71. 12.4 重要事项中必须知道的那些事
  72. 12.5 研究企业先从股东入手
  73. 第13章 定性分析:寻找企业的“护城河”
  74. 13.1 虚假的“护城河”
  75. 13.2 真实的“护城河”
  76. 13.3 消失的“护城河”
  77. 13.4 流动的“护城河”
  78. 第14章 定量分析:收益性评估
  79. 14.1 毛利率:暴利的来源
  80. 14.2 净利率:体现企业经营效率的“毛利率”
  81. 14.3 资产收益率:不考虑负债因素的ROE
  82. 14.4 净资产收益率(ROE):好公司的标签
  83. 14.5 投入资本收益率:经过改良的ROE
  84. 第15章 排雷工作:财务健康状况评估
  85. 15.1 资产负债率:聚焦有息负债占比
  86. 15.2 越高越好的已获利息倍数
  87. 15.3 流动比率:小心驶得万年船
  88. 15.4 速动比率:更严谨的“流动比率”
  89. 15.5 巨星科技的“体检报告”
  90. 第16章 投资价值评估
  91. 16.1 市净率(P/B):聚焦企业的有形资产
  92. 16.2 市销率(P/S):寻找蒙尘的潜力股
  93. 16.3 市盈率(P/E):最热的未必最好用
  94. 16.4 市现率(PCF):市盈率的有效补充
  95. 16.5 PEG估值法:欧普康视——买入还是等待
  96. 16.6 简易折现现金流估值模型(DCF)
  97. 16.7 没有通用的估值,只有永恒的价值
  98. 第17章 综合应用
  99. 17.1 公司概况
  100. 17.2 行业概况
  101. 17.3 公司分析
  102. 17.4 财务分析
  103. 17.5 风险
  104. 17.6 估值
  105. 17.7 总结
  106. 第四部分 体系篇:用后视镜总结
  107. 第18章 投资体系
  108. 18.1 动态再平衡:资产配置的核心
  109. 18.2 交易原则:管住你的手
  110. 18.3 忘记成本:段永平坚守网易的启示
  111. 第19章 “四可一不”法则
  112. 19.1 基本面变坏或发现之前看错时可以卖出
  113. 19.2 满仓并有更好的投资标的时可以卖出
  114. 19.3 预期收益率较低时可以卖出
  115. 19.4 动态再平衡时可部分卖出
  116. 19.5 买入成本绝不能作为卖出依据
  117. 第20章 Excel建模
  118. 20.1 股票池模型
  119. 20.2 公司财务模型
  120. 20.3 估值模型
  121. 第21章 “退休”后的选择
  122. 21.1 权益类资产依然是优先选择
  123. 21.2 主动基金还是被动基金
  124. 21.3 指数基金进化史
  125. 21.4 红利型指数基金
  126. 21.5 行业型指数基金
  127. 21.6 指数基金的配置策略
  128. 后记 下个十年再见!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