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进

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进

北京市社会科学理论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24.65¥17.40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5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在生态经济学方面,本书从生态经济学学科基础和前沿应用方面对其学科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视角对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前沿进行了分析。本书还从生物学和生态学的视角,主要就生态系统服务估值和代际公平问题等生念经济学中的前沿问题的产生、发展和研究前沿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生物学在经济学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提出了若干见解。

作者:白瑞雪

作品目录

  1. 序言
  2. 一、本书主题
  3. 二、本书结构
  4. 三、本书的主要特点
  5. (一)多层面生物学视角下的西方演化经济学
  6. (二)多层面的经济学绿色新发展
  7. 第一章 生物学与经济学
  8. 一、生物学与演化经济学
  9. (一)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自然科学基础的局限
  10. (二)演化经济学自然科学基础的突破
  11. (三)生物演化与社会演化的区别
  12. (四)演化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沿
  13. 二、生态经济学与生物学
  14. (一)人类面临的困境与传统经济学视野的局限
  15. (二)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及意义
  16. (三)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前沿
  17. 第二章 西方演化经济学的生物学基础
  18. 一、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19. (一)古典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20. (二)西方演化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
  21. 二、西方演化经济学的自然科学基础介绍
  22. (一)生物学简史
  23. (二)演化经济学涉及的主要生物学理论
  24. (三)演化经济学所使用的生物学方法简述
  25. 第三章 演化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26. 一、第一阶段:达尔文之前:沉睡的演化思想
  27. 二、第二阶段:演化经济学的产生:达尔文进化论的应用
  28. 三、第三阶段:达尔文主义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共同应用
  29. 四、第四阶段:现代生物学方法的综合应用
  30. (一)第四阶段中的现代生物学基础
  31. (二)演化经济学中不同层面的生物学方法的应用:群体、个体与基因
  32. 第四章 现代西方演化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33. 一、演化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
  34. 二、“新熊彼特学派”
  35. 三、调节学派
  36. 四、奥地利学派
  37. 五、企业遗传理论模型
  38. (一)企业蜕变理论模型
  39. (二)Baskin Ken公司DNA模型
  40. 六、西方演化经济学各学派的发展方向
  41. 第五章 演化经济学的研究前沿
  42. 一、组织与自组织
  43. (一)演化经济学中的组织与自组织
  44. (二)组织与自组织的组成
  45. (三)组织与自组织的发展
  46. 二、演化博弈论
  47. (一)演化博弈论的发展阶段
  48. (二)演化博弈论的演化机制
  49. (三)关于演化博弈论的争论
  50. 三、企业技术创新
  51. (一)创新理论
  52. (二)创新单元
  53. (三)创新集群的行为生态学研究
  54. 四、觅食对策
  55. 五、共同演化理论
  56. 六、神经经济学
  57. 七、总结
  58. 第六章 生态经济学与生物学
  59. 一、生态经济
  60. (一)生态经济系统:生态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结合
  61. (二)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62. 二、生态经济学中的生物学原理及前沿
  63. (一)概述
  64. (二)与生态经济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65. (三)生态经济学主要学派和理论
  66. 第七章 生态经济学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67. 一、生态经济理念的产生及背景
  68. 二、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畴
  69. 三、生态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70. (一)我国的生态经济状况
  7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建设
  72. 第八章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73. 一、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74. (一)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
  75. (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态因素
  76. 二、生态产业的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77. (一)生态产业园区
  78. (二)生物工程
  79. (三)生态旅游业
  80. (四)生物能源
  81. 三、生态经济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82. (一)政府规划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保障
  83. (二)民众意识是推动生态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
  84. 第九章 生态系统服务估值
  85. 一、生态系统服务及其估值
  86. 二、生态系统服务估值的分类与方法
  87. (一)生态系统服务估值的分类
  88. (二)生态系统服务估值的主要方法
  89. 三、生态系统服务估值的两个大研究热点
  90. (一)景观生态水平的生态系统服务估值研究
  91. (二)生态系统服务估值在政策与决策上的应用
  92. 四、生态系统服务估值讨论
  93. (一)价值与价格
  94. (二)生态系统服务估值应用
  95. (三)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框架
  96. 第十章 代际公平理论
  97. 一、代际公平的提出与研究核心
  98. (一)代际公平理论及其范畴
  99. (二)代际公平理论的核心内容
  100. 二、代际公平的基本计算基础
  101. (一)贴现率
  102. (二)代际资源优化配置
  103. 三、代际公平与政策决策
  104.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105. (二)政策研究新模型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