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视野2:国际热点问题透视

中国大视野2:国际热点问题透视

“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正处在力量重新组合的重大转折期,各类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越来越“重视”中国,中国也需要主动向世界表达自己。本书选取了近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十来个热点事件,包括巴以冲突、乌克兰问题、南海问题新动向、叙利亚危机新走向、伊朗核问题新进展、马航事件等,对其来龙去脉、中国的政策立场和事态的走向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和分析,旨在阐明中国的立场,传达中国的声音。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简称国研所)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直属专业研究机构,主要对当前国际政治和世界经济等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中长期战略研究,亦对国际事务中重要的现实和热点问题做出及时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作品目录

  1. 序言
  2. 第1章 乌克兰危机的来龙去脉
  3. 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和升级
  4. 二、乌克兰危机爆发的缘由
  5. (一)国内根源
  6. 资料链接
  7. (二)大国博弈因素
  8. 三、中国政府在乌克兰问题上秉持公正
  9. 四、乌克兰危机的影响及发展前景
  10. (一)乌克兰危机的影响
  11. (二)乌克兰危机的前景
  12. 第2章 “伊斯兰国”的突起
  13. 一、“伊斯兰国”的前世今生
  14. (一)发展壮大历程
  15. (二)组织特点略述
  16. 二、恐怖新军因何而成
  17. 三、中国的立场与应对
  18. 注释
  19. 四、打击“伊斯兰国”的前景
  20. (一)“伊斯兰国”的当前影响
  21. (二)打击“伊斯兰国”的现状及前景
  22. 资料链接
  23. 第3章 全球恐怖主义的蔓延
  24. 一、全球恐怖主义形势的主要特点
  25. (一)恐怖主义袭击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26. 资料链接
  27. (二)恐怖主义的综合危害更加突出
  28. (三)恐怖主义组织呈现军阀化和黑社会化的趋势
  29. (四)恐怖主义组织既广泛联系又持续分裂
  30. 二、国际反恐行动的进展情况
  31. (一)国际社会反恐机制更加完善
  32. (二)国际间的反恐合作更加广泛
  33. (三)反恐理念更加丰富
  34. (四)西方大国主导热点地区的反恐行动
  35. (五)中国反恐标本兼治
  36. 三、恐怖主义活动的发展趋势
  37. (一)大的恐怖主义组织遭到较集中打击,可能会承受较大损失
  38. (二)恐怖主义组织将更加碎片化和“独狼”化
  39. (三)反恐前景不容乐观
  40. 第4章 积重难返的巴以冲突
  41. 一、巴以冲突的复杂症结
  42. (一)犹太人定居点不断扩大
  43. (二)边界划分被单方面改写
  44. (三)耶路撒冷地位未定
  45. (四)难民回归前景不明
  46. (五)新的争议问题层出不穷
  47. 二、巴以和谈的重重阻力
  48. (一)以色列对和谈立场趋向僵硬
  49. (二)巴勒斯坦谈判地位不断弱化
  50. 三、中国贡献和平推力
  51. (一)巴、以均对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抱有较高期待
  52. 资料链接
  53. (二)中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54. (三)中国能够在劝和促谈上发挥独特作用
  55. 四、前景展望
  56. (一)“以强巴弱”的格局固化
  57. (二)阿拉伯世界对巴勒斯坦的政治支持缩水
  58. (三)美国的调解能力下降
  59. (四)域外力量的分化加剧
  60. 第5章 棘手难解的朝核问题
  61. 一、朝核问题的历史脉络
  62. (一)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敌视政策刺激朝鲜萌发拥核冲动
  63. (二)对半岛、民族统一主导权的争夺增强了朝鲜拥核的决心
  64. (三)美朝矛盾的不断激化催生朝核问题
  65. (四)朝鲜双管齐下打造“拥核国”地位
  66. 二、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政策
  67. (一)中国在朝核问题上的三个“坚持”
  68. 资料链接
  69. (二)中国积极致力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地区和平的实践
  70. 资料链接
  71. 三、朝核问题的前景
  72. 第6章 伊朗核问题搅动国际政坛
  73. 一、伊朗核问题背后的复杂地缘因素
  74. (一)把守石油航道
  75. (二)石油资源丰富
  76. (三)与美国铁杆盟友——以色列互为死敌
  77. (四)伊朗核战略的目的
  78. 二、伊朗核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
  79. 三、中国劝谈促和
  80. (一)立场公正
  81. (二)劝谈促和
  82. 四、冰冻三尺非一日可消
  83. (一)新总统带来新希望
  84. (二)解决伊朗核问题困难重重
  85. (三)伊朗以两手应对西方压力
  86. (四)双方分歧难合,全面协议屡次延期
  87. 第7章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
  88. 一、钓鱼岛无疑是中国的
  89. (一)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的是中国
  90. 资料链接
  91. (二)明清时期钓鱼岛的“地理附属”与“行政管制”
  92. 二、日本窃取钓鱼岛是非法的
  93. (一)日本对钓鱼岛的调查与非法窃取
  94. 资料链接
  95. (二)《马关条约》不能支撑日方主张
  96. 三、钓鱼岛不属于琉球
  97. (一)二战后的琉球主权未定与钓鱼岛问题
  98. (二)中国政府对钓鱼岛及琉球问题所持主张
  99. 四、中国政府的立场
  100. (一)中日老一辈领导顾全大局
  101. 资料链接
  102. (二)中方被迫应对日方挑衅
  103. (三)中方保持克制并积极与日方协商共识
  104. 五、“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明智选择
  105. 资料链接
  106. 第8章 南海问题暗流涌动
  107. 一、南海问题的产生
  108. 资料链接
  109. 二、中国的立场和政策
  110. (一)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
  111. (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112. (三)以“双轨思路”来解决南海问题
  113. (四)中国历来积极参与南海合作
  114. 三、南海形势的最新发展
  115. (一)美国等域外大国深度介入
  116. (二)南海争端深入发展
  117. (三)中国在海上合作领域深耕厚植
  118. 结语
  119. 第9章 阿富汗迈入关键转型期
  120. 一、阿富汗问题的生成
  121. 资料链接
  122. 二、阿富汗未来面临的挑战
  123. (一)政治转型:如何使“双首脑式”政府正常运作
  124. (二)经济转型:如何加快经济重建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125. (三)安全转型:如何改善安全形势
  126. 三、中美及地区国家在阿富汗的作用
  127. (一)美国仍将主导阿富汗事务
  128. (二)中国支持阿富汗平稳过渡与和平重建
  129. (三)地区国家作用上升
  130. 第10章 叙利亚危机何时了
  131. 一、叙利亚危机的由来
  132. (一)危机的爆发与演化
  133. (二)叙利亚地缘战略的特殊性
  134. 二、围绕叙利亚危机的国际对垒
  135. (一)美俄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博弈
  136. (二)地区国家在叙利亚问题上的对峙
  137. (三)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秉持公道
  138. 资料链接
  139. 三、叙利亚危机引发地区格局剧烈演变
  140. (一)地区形势未来发展
  141. (二)地区格局阶段性特征
  142.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