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2016年5月号

书城·2016年5月号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编辑部札记|

  雨点啪啪打在窗上,远处的灯化作一团模糊的光晕。春雷隆隆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黑黢黢的城市好像被浸在了湖底。一切喧嚣都被雨水淹没了。在这样的天籁中,我恍然想起最近读到的一则消息:海洋生物学家在太平洋里发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鲸鱼。一般蓝鲸的歌唱频率在十五到二十五赫兹,长须鲸在二十赫兹左右,而他的频率是五十二赫兹。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条鲸鱼听得到他的声音—他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等末班地铁—城市人反复咀嚼、玩味着自己孤单的身影,但终究是要拿来和别人说的。那些不能与人说的,才是孤独的底色。时髦青年人刻意追求着特立独行,但往往落得大同小异、人云亦云。真正的孤独并非形单影只,而是生来的与众不同。人生而不同,却总是在消弭自我。

  海洋生物学家估计,“五十二赫兹”长约四十英尺,重二十吨。如此庞然大物在大洋中也仅是一颗水滴。美国海军的水声监听单位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偶然记录到了他的声音。此后二十年中,人们在世界各地听到了“五十二赫兹”的特殊嗓音,逐渐勾勒出了他在各大洋中独自遨游的轨迹。最后的记录地点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岛和科迪亚克岛。他从未停止歌唱,虽然没有同类。

  有人说,鲸鱼会流泪。但是我觉得“五十二赫兹”不会。海水已然太咸,不需要再多一滴泪。人总渴望被倾听和理解,却不愿孤单地直面自己。然而有些事情终究需要每个人独自去完成—读书、思考、恸哭乃至死亡。现今绝大多数的人习惯了前呼后拥,容易忘记其实从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即便坐拥一座城池,人仅仅占据肌肤之内的空间;纵然阅尽万千人事,我总要回到本心的那潭止水。歌可以唱给自己听。

  我愿像“五十二赫兹”那样,把心变成海,把海当作肌肤,巡游四方。

  俄罗斯诗人莱蒙托夫曾写道:一只船孤独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寻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它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静碧蓝的大海,/而头顶是金色的太阳。/将要直面的,/与已成过往的,/较之深埋于它内心的皆为微沫。(《一只船》)

  据说,有人将去寻找“五十二赫兹”。其实大可不必。子非鱼,安知鱼之不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悠然而远行。

|美文选读|

汉字书写的特性,显示中国文字与语言之间,存在相当的距离与回旋空间,容纳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相互激荡。相比于拼音文字,汉字不止是语言的直接翻版,其中有字形、字义、字音等不同场域的各自传承与相互影响,使得汉字丰富多彩,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在香港教中国文化》 郑培凯 / 文

四国岛山地连绵,据说占全境面积的百分之八十,故历来较为贫瘠。虽说现在交通状况好多了,但出出进进还是颇费工夫,以至不少东京朋友听说我们去四国,都表示惊讶,因为不是每个日本人都有四国游历的机会。那天在银座街头漫步,看某大厦里开设德岛、香川专卖店,全是柑橘、红薯、胡萝卜等农产品。我马上明白,这就是东京人心目中的四国。

——《“四国”行》 陈平原 / 文

云裳公司不光为上海滩增添了一个鲜亮的时尚橱窗,作为“唯一的妇女服装公司”,也为现代服装史留下一道难忘的印痕,至于它所引出的不少故事涉及名流轶事、市井嚼舌、阶级、资本、新旧文坛合纵连横,不一而足,当然对于了解徐志摩与陆小曼在上海的生活不可或缺。一九四七年陆小曼整理的《志摩日记》由晨光图书公司出版,其封面她与徐的半身合照即为云裳公司开幕当日所拍摄,在她心中似不无“惘然”之叹。

——《云裳公司必杀史(上)》 陈建华 / 文

茅盾信中向巴金详细介绍了他这次接待外宾的缘由,然后又详细交代买火车票、订宾馆等等,这些本来属于文化部办公厅或者秘书考虑并落实的琐碎事务,竟由茅盾这位共和国文化部长亲自托朋友办理。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清朗风气,在当年茅盾身上却实实在在存在着。

——《茅盾与巴金夫妇的往事》 钟桂松 / 文

加德纳还是乐观的,他谈论《约翰受难》的时候,相信这样复杂的结构可以被人感知,就像哥特教堂中的飞檐,静静融入人的潜意识中,无需分析。他一方面赞同巴赫的文本和音乐不能分离,另一方面也相信即使无信仰,巴赫还是可以被接近的。怎么自圆其说呢?加德纳最后说,巴赫的音乐令神获得人性,令人获得神性。

——《加德纳和他的巴赫书》 马慧元 / 文

奥威尔可以写一个游民恶毒诅咒上帝,转眼间又跪在屋里祈祷,将贫穷的歇斯底里症状写得入木三分,但他不会从撒旦主义的立场看问题。魔性或神性的问题,波西米亚艺术家的“特殊敏感性”问题,同时代人的这些关注都不在他观察的取景框之内。他只是试图传达“从被动的普通人那里发出的声音”。

——《乔治·奥威尔:潦倒巴黎伦敦》 许志强 / 文

《书城》杂志是一本以思想、文化、艺术为主要内容的大型人文月刊,创刊于一九九三年,现有上海报业集团主管,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人文杂志之一。追求思想与语言的完美结合,在知识读者群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