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

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

一个名流社区的“百年中国”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448 评价豆瓣读书
¥25.00¥19.00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6-27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如果说上海是一座见证了中国近代跌宕沉浮的城市,那么天平社区,则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一个标本,这个面积仅仅2.68平方公里的社区,因为它独特而辉煌的历史,注定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之地。

天平之独特,不仅在于它是上海的一部分,更因为它与这些人的命运曾交错相连:盛宣怀、蒋介石、宋子文、陈毅、宋庆龄、汪精卫、马歇尔……一百多位历史名人,都曾聚集在此,他们与天平一起,亲身经历着中国由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

今天的天平,依然保留着这些人的旧宅故居,留存为历史的见证。它们一座座矗立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仿佛在述说着曾经繁华与动荡。

王千马

资深媒体人,青年新生态作家。青年问题研究者。主编有青年书《无法独活·致喂大的年轻人》、《不焦虑的青春》。出版有小说《媒体这个圈》、《她比时尚寂寞》、《无所适从的荷尔蒙》,以及高端对话集《民主不是万能的》。如今致力于中国商帮研究以及城市文化研究。

作品目录

  1. 重新发现上海:1843—1949
  2. 绪论 中国转型的上海标本
  3. 梧桐!梧桐!
  4. 现代转型的被动应对
  5. 与转型同步的天平
  6. 现代化“推手”
  7. 第一章 逊清遗影
  8. 01 落寞盛宣怀
  9. 洋务荣光
  10. 落跑的一品大员
  11. 落寞残生
  12. 02 买办起步的金融世家
  13. 席正甫汇丰传奇
  14. 传统商业文明的艰难转型
  15. 席氏兄弟的金融迷梦
  16. 第二章 “北伐”上海
  17. 03 政治幕僚集团崛起
  18. 黄郛的市政实践
  19. 蒋介石的幕僚
  20. 蒋介石的替罪羊
  21. 04 蒋宋孔:最亲密的陌生人
  22. 蒋宋合流
  23. 面和心不和的四大家族
  24. “爱庐”里的“中国好声音”
  25. 第三章 商帮纵横
  26. 05 那个时代的“大王”们
  27. 江浙出“大王”
  28. 现代化的第一次飞跃
  29. 成于战争,亦毁于战争
  30. 民族工商业短暂的繁荣
  31. 真正的春天
  32. 06 官农二代,殊途同归
  33. 向日本去
  34. 不传消息只传情
  35. 豪宅里的风云
  36. 同归新中国
  37. 第四章 海派风起
  38. 07 左翼文化“沪漂族”
  39. 鲁迅的粉丝
  40. 从文学的革命,到革命的文学
  41. “左联”与鲁迅的合分
  42. 上官云珠“飞”越人生
  43. 现代性启蒙需重启
  44. 08 文艺向“西”看
  45. 弃化工就画工
  46. 新文化运动的生机
  47. 中国女性艺术发展第一次浪潮
  48. 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觉醒
  49. 09 那些薪尽火传的名师
  50. 新学校、新人才
  51. 新式教育的缺陷
  52. 中学里的大师
  53. “高寿”因精神满足
  54. 第五章 抗战暗云
  55. 10 知谁有负少年头
  56. 贼船易上难下的日子
  57. 刺杀者变成被刺杀者
  58. 没有独立政权,现代国家只是奢望
  59. 权力的腐蚀
  60. 蒋政权加速垮台
  61. 11 白色恐怖下的潜伏
  62. 机关“家庭化”
  63. 假戏真做的夫妻
  64. 永不消逝的电波
  65. 那个不能忘却的家
  66. 第六章 建国大业
  67. 12 末路“白日梦”
  68. 失败的马歇尔调停
  69. 卷入内战风云
  70. 落幕
  71. 13 从此上海不屈辱
  72. 使我不讲话的唯一方法就是杀了我
  73. 不怕死的四川人
  74. 中国王朝更迭周期律
  75. 市长陈毅
  76. 斯人已逝,功劳长存
  77. 后记 你终于“上海”了我
载入中

热门划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