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第2版)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954 评价豆瓣读书
电子书618超低4折满减每满 100 减 60活动详情

作品简介

本书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环境通史,在广泛吸收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各历史时期各地区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会通,对中国的长时段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书中指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

马立博(Robert B. Marks,又译罗伯特·B·马克斯),1978年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中国史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加州惠特尔学院,现任Richard and Billie Deihl历史学讲座教授。马立博教授在中国史、全球史和环境史等领域均著作颇丰,他的论文“Commercialization without Capitalism:Processes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South China,1550-1850”曾获1997年美国环境史学会Environmental History杂志最佳论文奖。除本书以外,他的主要著作还包括RuralRevolution in South China (1984),The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 合著,1988,1992),The Origins of the Modern World:AGlobal and Ecological Narrative (2002 ;中译本《现代世界的起源——全球的、生态的述说》,2006),Tigers ,Rice ,Silk ,and Silt: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 Imperial South China (1998 ;中译本《虎、米、丝、泥: 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2011)等,并合作主编Radicalism,Revolution,and Reform in Modern China(2011)。马立博教授还担任Environment and History ,Nature and Culture,Oecologie等期刊的编委。他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早期近代世界环境史,19世纪中国的生态循环与土壤肥力等。

作品目录

  1. 译者前言
  2. 第2版前言
  3. 致谢
  4. 第一章 引言:问题和视角
  5. 本书的安排
  6. 第二章 中国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聚落,公元前1000年以前
  7. 第一节 自然环境
  8. 第二节 人类聚落与史前史
  9. 第三节 史前的环境变迁
  10. 第四节 中国相互作用圈的形成,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
  11. 第五节 中国的青铜时代:技术与环境变迁,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
  12. 第六节 环境的变迁,公元前1500—公元前1000年
  13. 小结
  14. 第三章 国家、战争与农业:上古及帝制早期中国的环境变迁,公元前1000—公元300年
  15. 第一节 国家、战争与上古时期中国的环境变迁,约公元前1000—公元前250年
  16. 第二节 早期帝国的环境变迁,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17. 第三节 古代中国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理念
  18. 第四节 早期帝国的尾声
  19. 小结
  20. 第四章 帝制中期北方的森林退化和南方的拓殖,公元300—1300年
  21. 第一节 中国北方:战争、人口减少与环境,公元300—600年
  22. 第二节 长江流域的环境变迁
  23. 第三节 帝制中期南北方的重新统一:隋、唐和宋,公元581—1279年
  24. 第四节 汉人在南部与东南部的拓殖
  25. 第五节 南北方疾病的机制
  26. 第六节 新型农业技术与环境变迁
  27. 第七节 中古时期的工业革命
  28. 第八节 拓殖四川与对其他族群的分类
  29. 第九节 地貌景观与水利工程
  30. 第十节 塑造的环境:城市和废弃物
  31. 小结
  32. 第五章 帝国与环境:帝制晚期中国的边疆、岛屿和发达边缘区,公元1300—1800年
  33. 第一节 新的历史与制度背景
  34. 第二节 边疆地区与边境地带
  35. 第三节 岛屿及其生态变迁
  36. 第四节 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与土地所有权
  37. 第五节 对发达边缘区的开拓
  38. 第六节 帝国的生态极限
  39. 小结:人口、市场、政府与环境
  40. 第六章 近代中国环境的退化,公元1800—1949年
  41. 第一节 中国人的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2. 第二节 生态退化与环境危机
  43. 第三节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44. 第四节 进入20世纪之后
  45. 小结
  46.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对自然环境的“治理”,公元1949年以来
  4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征服自然
  48. 第二节 森林与土地利用的变迁
  49. 第三节 国家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50. 第四节 水资源的治理
  51. 第五节 大气污染
  52. 第六节 环境抗议、环境意识、环保激进主义与环保运动
  53. 小结
  54. 第八章 结论: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与环境
  55. 第一节 中国环境史中的主要议题
  56. 第二节 局部消失、种群灭绝与保护
  57. 第三节 中国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
  58. 第四节 世界史视角下的中国环境史
  59. 参考文献
  60. 索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