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

这才是心理学(第11版)

看穿伪科学的批判性思维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92520 评价豆瓣读书
¥78.00¥43.68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6-06-30 00: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在今天的大众媒体和图书市场上,到处充斥着关于潜能提升、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装成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伪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个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这本书将教给你科学实用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真正的心理学研究从伪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本书第1版出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经典,在全球顶尖大学中享有盛誉,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第11版。这本书并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学导论类教材,很多内容是心理学课堂上不曾讲授的,也是许多心理学教师在教学中感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作者正是从此初衷出发,以幽默生动的语言,结合一些妙趣横生、贴近生活的实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可证伪性、操作主义、实证主义、安慰剂效应、相关和因果、概率推理等心理学中的基本原则。与上一版相比,第11版更新了最新的研究资料和实例以及290篇新文献。

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研究中必要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与意识,其通俗易读性也非常适合所有对心理学感兴趣的读者。它将帮助你纠正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学会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用科学的精神和方法理解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同时,本书也有助于培养日常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E.Stanovich),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人类发展与应用心理学教授,曾担任加拿大应用认知科学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是阅读和推理的心理学机制,迄今已发表200多篇论文,出版了7部著作。在一项对于论文引用率的调查中,斯坦诺维奇是引用率最高的50位发展心理学家之一。斯坦诺维奇教授于2010年获得格威尔美尔教育奖,并于2012年荣获美国心理学协会(APA)颁发的桑代克终身成就奖。

作品目录

  1. 内容提要
  2. 心理学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3. 译者序
  4. 序言
  5. 第1章 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表现不俗)
  6. 弗洛伊德问题
  7. 现代心理学的多样性
  8. 科学的统一性
  9. 那么,什么是科学
  10. 心理学和世俗智慧:“常识”的问题
  11. 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12. 小结
  13. 第2章 可证伪性:如何打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14. 理论和可证伪性标准
  15. 科学中的错误:逼近真理
  16. 小结
  17. 第3章 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18. 为什么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19. 心理学中的操作性定义
  20. 小结
  21. 第4章 见证和个案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22. 个案研究的地位
  23. 为什么见证叙述毫无价值:安慰剂效应
  24. “鲜活性”问题
  25. 见证为伪科学打开方便之门
  26. 小结
  27. 第5章 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28. 第三变量问题
  29. 方向性问题
  30. 选择偏差
  31. 小结
  32. 第6章 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33. 斯诺与霍乱
  34. 比较、控制和操纵
  35. 小结
  36. 第7章 “但这不是真实的生活!”:“人为性”批评与心理学
  37. 为什么自然性并非总是必要的
  38. 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39. 小结
  40. 第8章 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41. 关联性原则
  42. 聚合性证据:在缺陷中进步
  43. 科学共识
  44. 不要对矛盾数据感到绝望
  45. 小结
  46. 第9章 打破“神奇子弹”的神话:多重原因的问题
  47. 交互作用的概念
  48. 单一原因解释的诱惑
  49. 小结
  50. 第10章 人类认知的阿喀琉斯之踵[I]:概率推理
  51. “某某人”统计学
  52. 概率推理以及对心理学的误解
  53. 有关概率推理的心理学研究
  54. 小结
  55. 第11章 偶然性在心理学中扮演的角色
  56. 试图解释偶然性事件的倾向
  57. 偶然性与心理学
  58. 接受错误以减少错误:临床预测与统计预测
  59. 小结
  60. 第12章 不招人待见的心理学
  61. 心理学的形象问题
  62. 心理学与其他学科
  63.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
  64. 我们是自己最坏的敌人之二:心理学已成为单一的意识形态文化
  65. 每个人不都是心理学家吗?行为的内隐理论
  66. 科学心理学受到抵制的根本原因
  67. 结束语
  68. 参考文献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