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风与铜钱

神风与铜钱

海岛日本遭遇世界帝国1268-1368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4307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面对蒙古帝国的战争威胁,日本竟以不答复、不来往、不允许使节进京的高冷姿态回应。震怒之下,忽必烈两次发兵远征东瀛,却遭遇海上风暴,大败而归。日本将此风暴称为“神风”,这如何影响了日本人的世界想象和自我认识?

尽管两国遥相对峙,海上贸易热度竟超过唐宋时期。作为压舱物抵达日本的铜钱,为何让官民趋之若鹜?不畏风险、渡海求学的禅僧,归国后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

与此同时,权力扩张的镰仓幕府,在战后加剧的国内危机中一步步走向崩溃。继起的室町幕府与天皇明争暗斗,权势地位渐趋逆转。日本进入动乱频仍的南北朝,李氏王朝崛起于朝鲜半岛,元亡明兴实施海禁,东亚国际秩序又将何去何从?

以海洋视角重新审视元日关系,环环相扣的历史联系一一浮现。

康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副教授。复旦大学学士,日本大阪大学硕士、博士,曾任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中世史,东亚海域交流史、日本宗教史·寺社史、南北朝·室町时代史,译有《应仁之乱:日本战国时代的开端》《中世日本的内与外》等,负责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海洋史视域下的忽必烈征日以后日本对元关系研究”等。

作品目录

  1. 引言
  2. 第一章 史无前例的危机
  3. “蒙古之号,于今未闻”
  4. 诡异的高丽牒状
  5. 匮乏的国际知识
  6. 最后通牒
  7. 消失的军队
  8. 第二章 变乱的海域
  9. 贸易港博多
  10. 高丽的局势
  11. 贾似道的计谋
  12. 南宋灭亡的讯息
  13. “珍重大元三尺剑”
  14. 第三章 忽必烈的对手
  15. 并非“国家政权”的镰仓幕府
  16. 战时执权
  17. 公家政权的迷思
  18. 安达泰盛与平赖纲
  19. 都市镰仓的新空间
  20. 第四章 弘安之役
  21. 异国降伏祈祷
  22. 军事动员的扩大
  23. 暴风上波
  24. 圆觉寺开山
  25. 第五章 神国与异贼
  26. 膨胀的神国
  27. 失败的弘安德政
  28. 寺社营造热潮
  29. 神与神的内斗
  30. 伊势神宫的机遇
  31. 国信使愚溪如智
  32. 第六章 被扣留的元朝使节
  33. 江浙释教总统
  34. 普陀山与日本
  35. 镰仓禅林的沸腾
  36. 虎关师炼与《元亨释书》
  37. 大阿阇梨后宇多法皇
  38. 第七章 新安沉船的时代
  39. 回不去的贸易船
  40. 寺社造营料唐船
  41. 宋钱资本
  42. “此方庸缁,噪然例入元土”
  43. 留学僧的牢狱之灾
  44. 第八章 扩大的元朝情报
  45. 八思巴的传说
  46. 两都之战
  47. 天历之变
  48. 元文宗与江南禅林
  49. 中峰明本的人气
  50. 第九章 镰仓幕府灭亡
  51. 朝廷的乱局
  52. 末路的武家政权
  53. 乱局下的入元僧
  54. 后醍醐天皇与元朝
  55. 室町幕府诞生
  56. 第十章 天龙寺唐船
  57. 宋船往来事,元弘以后中绝
  58. 天龙寺船
  59. 咳病谣言
  60. 蒙古之伴党
  61. 嗷诉的平息
  62. 第十一章 最后的东渡僧
  63. 庆元天宁寺住持
  64. 方国珍反元
  65. 四海不安
  66. 观应扰乱
  67. 来自元朝的“终战仪式”
  68. 第十二章 高丽来使
  69. 庚寅以来的倭寇侵扰
  70. 倭寇巢穴对马岛
  71. 红巾之乱
  72. 最后的“元朝使节”
  73. 五山外交登场
  74. 第十三章 大元失国
  75. 元明鼎革的情报
  76. 最后的留学僧
  77. 五山之上
  78. 足利义满的难题
  79. 日本向何处去
  80. 结语
  81. 参考文献
  82. 附录一 主要登场人物
  83. 附录二 大事年表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