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在巴蜀(修订本)

大汉帝国在巴蜀(修订本)

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41539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本书以三国时蜀汉政权的兴衰脉络为主线,以流畅的笔触激活那段历史。在一个生动的历史流程里,凸显出那些人与事的意义,在一部断代史的著述里照应“通古今之变”的史学追求。本书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围绕天命、合法性与政治兴亡这一主题做了通透的论述,对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诸如衣带诏的真伪、《隆中对》的得失、襄阳之战的明暗折冲、夷陵之战的败因、永安托孤的迷思、孙刘联盟的政治问题、诸葛亮北伐的战略检讨等——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修订版除了在行文上更形精炼,对李严案、姜维复国之谋等细节也作了补充性的分析。

饶胜文,1969年生于湖北孝感,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现执教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文体学院。读史论史,自溺于“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的趣味与情怀。所著《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一书曾获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

作品目录

  1. 楔 子
  2. 第一章 早期的刘备
  3. 刘备的英雄之名
  4. 衣带诏的疑点
  5. 第二章 《隆中对》的得失
  6. 《隆中对》的褒贬
  7. 复兴谁的汉室
  8. 第三章 第一次荆州风云
  9. 曹操在建安十三年的政治战场
  10. 江东:从桓文之业到新的帝业
  11. 一、张纮、张昭所代表的桓文之业
  12. 二、周瑜、鲁肃所推动的江东帝业
  13. 三、荆州之于江东
  14. 孙刘联合抗曹
  15. 一、鲁肃和诸葛亮推动孙刘联盟
  16. 二、周瑜整合江东内部意志
  17. 第四章 联盟的新阶段
  18. 第五章 刘备取益州
  19. 张松、法正的双重布局
  20. 刘备反目袭刘璋
  21. 刘备取益州的善后措施
  22. 刘备取益州对孙刘联盟的影响
  23. 第六章 借荆州的是与非
  24. 第七章 刘备称汉中王
  25. 刘备取汉中
  26. 刘备称汉中王
  27. 上汉帝表上的名单次序问题
  28. 刘备称王与孙权的关系
  29. 第八章 第二次荆州风云
  30. 关羽为什么攻襄阳
  31. 孙权背盟袭荆州
  32. 刘备的战略检讨
  33. 孙权的政治代价
  34. 第九章 刘备称帝
  35. 刘备的帝业论述
  36. 对刘备帝业的非议
  37. 第十章 夷陵之战
  38. 伐吴之战的政治定位
  39. 夷陵之战的战略检讨
  40. 第十一章 永安托孤
  41. 第十二章 蜀汉的内外危机
  42. 蜀汉的帝业合法性危机
  43. 曹魏的和平统一攻势
  44. 第十三章 诸葛亮主政
  45. 第十四章 联盟的政治问题
  46. 第十五章 诸葛亮北伐(政治)
  47. 北伐与蜀汉内政
  48. 北伐是信念之战
  49. 第十六章 诸葛亮北伐(军事)
  50. 北伐的时机选择
  51. 北伐大战略
  52. 首次北伐的战略检讨
  53. 蜀汉的战略软肋
  54. 最后的奋斗
  55. 北伐的挫折
  56. 第十七章 蜀政的衰落
  57. 蜀汉国策的调整
  58. 蜀政的衰敝
  59. 第十八章 蜀汉的灭亡
  60. 从《仇国论》到亡国论
  61. 蜀汉的败亡
  62. 余 论
  63. 壬辰初版后记
  64. 己亥繁体版后记
  65. 壬寅修订本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