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岛》及其他文本:文本与访谈(1953—1974)

《荒岛》及其他文本:文本与访谈(1953—1974)

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9.3304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本书是南京大学出版社“当代激进思想家译丛”系列的第一本。吉尔·德勒兹(Gille Deleuze,1925—1995)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他被视为左翼尼采主义者,被看作后马克思思潮的一分子,他和加塔利合著的《反俄狄浦斯》被视为1968年“五月风暴”精神的理论化作品。本书辑录了德勒兹从1953年到1974年发表的几乎全部文本,并严格地按照文本发表的时间顺序来编排。编者大卫·拉普雅德是德勒兹的学生,编纂本书是得到德勒兹本人的授意以及提出了要求的,在本书编纂过程中还得到了德勒兹家人的支持和帮助。编者表示“这本文集旨在使我们便于阅读那些经常难以获得的德勒兹的文本”,这也是这本书出版的意义所在。

吉尔·德勒兹,法国哲学家,著有《尼采与哲学》《康德的批判哲学》《柏格森主义》《斯宾诺莎与表达问题》《差异与重复》《意义的逻辑》《感觉的逻辑》《电影1:运动与影像》《电影2:时间与影像》《福柯》《批评与临床》等。1969年,德勒兹与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Félix Guattari,1930—1992年)相遇,决定进行合作,他们合著了《反俄狄浦斯》《卡夫卡:为弱势文学而作》《千高原》与《什么是哲学?》。

大卫·拉普雅德,巴黎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柏格森哲学,著有《威廉·詹姆斯: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时间的力量:柏格森的版本》《德勒兹:反常的运动》等。他是吉尔·德勒兹的学生,编纂德勒兹文集《〈荒岛〉及其他文本:文本与访谈(1953—1974)》《两种疯癫的体制:文本与访谈(1975—1995)》《书信与其他文本》。

译者:

董树宝 博士,副教授,巴黎高等师范学校访问学者,现任职于北方工业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当代法国哲学与美学、中西比较哲学、西方文学与文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译著另有《东风》《混沌互渗》《对话》(待出)等。

胡新宇 博士,南京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西方美学、文艺理论研究。

曹伟嘉 复旦大学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当代法国哲学研究。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