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注·下

文心雕龙注·下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文心雕龙》,梁刘勰撰,在中国现存的古典文学理论著作当中,是时代很早而体系非常完整、结构非常严密的一部名著。

本书为《文心雕龙注》下册。

中国古典文学,经过周秦两汉长时期的发展,创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理论上也有过许多探索。到了魏晋六朝,创作上又有新的飞跃,理论上则进入了一个自觉地总结经验的时期。自建安年代起,单篇的和成部的文学理论专著,相继纷纷出现。至齐梁之间,刘勰的《文心雕龙》出来,便成为后来居上的集大成之作。这部著作,凡十卷五十篇,可以清楚地分为四大部分:一、总论(一至四篇);二、文体论(五至二十五篇);三、创作论(二十六至四十三篇);四、鉴赏论(四十四至四十九篇);而以自序性的《序志》一篇作为第五十篇,总结全书。这样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样严密的写作结构,占有材料之丰富,探索问题之广泛,是空前未有的。而且,自宋人创为诗话以后,诗话之类的形式就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著作的主要写作形式。在这个意义上,《文心雕龙》这样的著作又是后无继响的。今天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遗产,自然应该对这部著作加以认真的研究。

范文澜同志的《文心雕龙注》,对阅读原书很有帮助。我社征得注者同意,对注释中引用的材料作了一些核对订正,重印出版。

刘勰(约465—约532),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字彦和,原籍东莞莒县(今属山东),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早年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精通佛教经论。梁武帝时,历任奉朝请、东宫通事舍人等职,深为昭明太子萧统所重。晚年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所著《文心雕龙》十卷五十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批评专著,体大思精,影响深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目前的地位。

范文澜(1893年11月15日-1969年7月29日),字仲云,浙江绍兴人,历史学家。曾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等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九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人大常委,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通史简编》,并著有《中国近代史》(上册)及《历史考略》《群经概论》《文心雕龙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范文澜史学论文集》等。

作品目录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