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由我

结婚由我

向着不婚、结婚、生子都可以自由选择的社会前进!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51026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作为女性,自身的最后一块拼图就是孩子。要是没把这一块拼图拼进去,日本就绝不会承认这个人是一个完整的女人。这也是身为“败犬”的我始终遭受的歧视。——上野千鹤子

如果我在一百个平行宇宙里存在,其中八十个宇宙里的我首先是不会选择结婚的,然后九十九个里面的我是不会生孩子的。——水无田气流

上野千鹤子,多年来目睹父母关系不和、母亲为了孩子默默隐忍,以及长期处在女性被歧视的社会中。她产生了一个念头:“要是以后自己也过上这种生活,就太不划不来了。”

水无田气流,“错误”地成了母亲,在育儿的战役中苦斗。她的工作时间比丈夫的更长,却一个人包揽了整个家庭的管理工作。为了让家庭良好运转,水无田还要一点一滴地说服丈夫,请求他的帮助和理解。她常常感到不安:“我做的这些事,该不会导致所有女性都更难去工作了吧……”

两个年龄差近乎母女的社会学者,围绕女性的困境与权利展开讨论。从沉睡到觉醒,我们该如何逃离身为女性的苦难?

上野千鹤子,1948年生,知名女性主义学者。东京大学名誉教授,自年轻时起开始批判日本父权结构,主要研究领域为女性学、性别学。

水无田气流,1970年生,社会学家、诗人。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早稻田大学社会学博士肄业。

作品目录

  1. 前言
  2. 第一章 不婚时代
  3. 不婚耻辱
  4. 结婚愿望并不低,可结婚率却在降低
  5. 确信单身人数的增加
  6. 确信单身人群的实态
  7. 结婚就会吃亏
  8. 保守化、全职主妇意愿导致“晚嫁”人数的增加
  9. 女性积极不婚是一种合理选择
  10. 对高收入阶层的男性来说,家庭即是风险
  11. 高度成长时期是日本人生活的巨大转折点
  12. 产业的工业化提高了结婚率
  13. 全民结婚时代才是异常的时代
  14. 一生无法结婚的女大学生的不安
  15. 女性想做全职主妇的愿望为何会增强?
  16. 未被阉割的儿子和女儿
  17. 对妻子的偏好条件出现了改变
  18. 一般家庭也有帮佣的时代
  19. 保守的婚姻观念是导致不婚化的原因?
  20. 为何日本的同居、事实婚姻人数没有增多?
  21. 在20世纪60年代,三十二岁就是“嫁得晚了”
  22. 第二章 单身社会和少子化来临
  23. 日本的社会保障无法应对单身选择
  24. 越是拥有保守家族观念的发达国家,少子化进程越迅速
  25. 单身妈妈所遭受的责难
  26. 进入保育所是恩惠还是权利?
  27. 恋爱结婚的实态是同质婚
  28. 公司是一个寻找配偶的“鱼塘”
  29. 高度成长时期男性的“攀高枝”现象
  30. 日本的男人是全世界最孤独的
  31. 选择配偶时的意愿决定者从父母变成了本人
  32. 团块世代在避孕方面做得很差?
  33. 偏好排挤子女的团块世代
  34. “3·11”为主妇们带来的烦恼
  35. 这四十年间,整个世界丝毫没变
  36. 日本不是歧视女性的社会,而是优待男性的社会
  37. 对“虚抬成绩”的男性们的怨恨
  38. 男女学历的差距并非能力差距,而是父母投资的反映
  39. 医生、律师考试的女性合格率高速增长的原因
  40. 结婚后不再从业的女医生们
  41. 聪明的女性不会选择综合职,而是会选择一般职
  42. 能力出色的女性支撑着日本旧有的男性社会的存续
  43. 毫无育儿战斗力的丈夫们
  44. 一边心怀怨恨,一边侍奉“公司村”老公的妻子们
  45. 不指望父亲,转而依靠(外)祖母育儿
  46. 即便孩子出生,男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丝毫没变
  47. 日本离婚率低,并非意味着夫妻关系良好
  48. 日本家庭中的夫妻没有沟通,但却会再生产
  49. 丈夫这种生物,方方面面都很迟钝
  50. 无法见证子女成长的父母们
  51. 关于共同保育的尝试
  52. 避讳烦琐的人际关系,以及红白喜事的商品化
  53. 厌食症和自残行为为何会在20世纪90年代急速增加?
  54. 第三章 不婚时代的家族肖像·亲子关系的真相
  55. 想要催婚,那就切断粮道
  56. 会对不婚、少子化感到苦恼的只有财界而已
  57. “整整三年尽情围着孩子转的育儿假”是一种拒绝女性回归职场的政策
  58. 十来岁青少年的妊娠率及堕胎率在增加
  59. 共同监护的问题点
  60. 全社会都需要为育儿支付费用的国家
  61. 没有变化,无法变化的日本
  62. 为何会出现“有男人味”“有女人味”的再生产?
  63. 社畜和家畜的婚姻生活
  64. 为何要和地域团体紧密相连?
  65. 第四章 雄性败犬和女性文化的鼎盛
  66. 不是不婚,而是婚前离婚
  67. 全职主妇这种上流阶级
  68. 市场的成熟促使“女性文化”成长
  69. 雄性败犬这种悲惨的存在
  70. “因为沉迷动画和偶像,所以才会不婚”的论调
  71. 在任何时代都存在故事消费这种东西
  72. 雄性败犬强大的“失败感”
  73. 男性的症结——只要有人气,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74. 男性的世界里,只要有钱有权,女人们就会贴上来
  75. 男人们无法再用“没人气”的借口了
  76. 只要放下男性身份,就能变轻松
  77. 女性主义令不合时宜的真相显形
  78. 第五章 不婚时代的性存在
  79. 出现了对男人来说很“方便”的女性
  80. 财力不再是拥有情人的必要条件
  81. 日本的女人有大半甚至连异性恋都不算?
  82. 热衷约会者的Hot-Dog PRESS
  83. 给性少数者阅读的《一个人的老后》
  84. 写进牛津英文词典的“HIKIKOMORI”
  85. 拥有及没有社会资本的孩子
  86. 离婚的得失计算
  87. 男人的“依赖构造”是什么?
  88. 20世纪90年代男人们追捧的治愈系偶像
  89. 不再是榜样的父亲
  90. 第六章 不婚时代,该如何生存?
  91. 日本是结婚、生育不可分割的社会
  92. 人为什么会想要孩子?
  93. 结婚率降低,生育率也降低,这是理所当然的归宿
  94. 不生育的利己主义,输给了生育的利己主义
  95. “不可以欲望为主体”的构图
  96. 仍未转化为语言的日本母子问题
  97. 母亲和儿子之间令人毛骨悚然的倒错
  98. 无法同父母分离的孩子们
  99. 面向一个能够自由选择不婚、结婚以及生育的社会
  100. 结语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