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近代中国社会史论

学人文丛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435 评价豆瓣读书
¥54.00¥47.09
今日特价截止至:2024-07-01 02:00:00了解详情

作品简介

本文集涵盖政治文化与集体记忆、秘密结社与中国社会史、中国海洋史等领域。收入本书的15篇文章,大致可以反映作者过去20年的学术研究轨迹。

李恭忠,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学衡研究院教授,南京大学民间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侧重于政治文化与集体记忆、秘密结社与中国社会史、中国海洋史等领域。代表作为《中山陵:一个现代政治符号的诞生》。

作品目录

  1. 《南大亚太论丛》
  2. 《南大亚太论丛》总序
  3. 自序
  4. 上篇 “社会”的秘密
  5. “江湖”:中国文化的另一个视窗——兼论“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内涵
  6. 一、“江湖”释义
  7. 二、作为人际互动空间的“江湖”
  8. 三、作为文化传统的“江湖”
  9. 四、“江湖中国”及其社会理论意义
  10. 结义:近代中国的“社会”想象
  11. 一、普通结义
  12. 二、合伙结义
  13. 三、帮会结义
  14. 四、何以称“义”
  15. 五、何以“社会”
  16. 结语
  17. “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
  18. 一、本质主义的“客家”?
  19. 二、社会竞争与土客冲突
  20. 三、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
  21. 四、“客家”文化形象的建构
  22. 蒙冤叙事与下层抗争:天地会起源传说新论
  23. 一、立功—蒙冤的叙事结构
  24. 二、蒙冤—抗争的伦理逻辑
  25. 三、“顺天行道”与皇权想象
  26. 结语
  27. 民族主义的“发明”:辛亥革命前后的会党论说
  28. 一、“秘密社会”的发现
  29. 二、“民族主义”的彰明
  30. 三、东西方洪门论说的汇合
  31. 四、“洪门民族主义”话语的定型
  32. 结语
  33. 中篇 观念和制度
  34. “倭寇”记忆与中国海权观念的演进——明中期至清中期海防论著的初步考察
  35. 一、“倭寇”记忆与明代海防论著的产生
  36. 二、清前期海防论著中“备倭”话语的延续
  37. 三、“倭寇”记忆、“备倭”话语对中国海权观念演进的影响
  38. 结语
  39. 从republic到“共和”:一个西方概念的中国之旅
  40. 一、从πολιτε'α到republic
  41. 二、从republic到“民主”
  42. 三、从republic到“共和”
  43. 四、从“共和”到“假共和”
  44. 结语
  45. 青年孙中山的革命想象——1895年广州起义再探
  46. 一、心志强于形势:乙未举事的社会基础
  47. 二、理想多于思想:乙未举事的政治纲领
  48. 三、臆断大于谋略:乙未举事的组织策划
  49. 四、想象让于行动:乙未举事与孙中山的身份转变
  50. 结语
  51. 张謇科举经历探微——制度史的视角
  52. 一、“误中”:通行说法的由来和本意
  53. 二、“错放”:制度刚性与人情限度
  54. 三、“大魁”:权势游戏和意义拷问
  55. 结语
  56. 谁之县政——民国后期山西四县财政预算岁出结构分析
  57. 一、问题的提出
  58. 二、分析框架
  59. 三、几个案例
  60. 四、总结讨论
  61. 下篇 记忆与认同
  62. 康熙帝与明孝陵:关于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记忆重构
  63. 一、“满汉”与“古今”
  64. 二、“兴亡”与“治乱”
  65. 三、“英主”与“圣君”
  66. 结语
  67. 开放的纪念性:中山陵建筑精神的表达与实践
  68. 一、选址南京的政治内涵
  69. 二、建筑精神的构想
  70. 三、空间、装饰与建筑效果
  71. 四、谒陵行为与建筑精神的实现
  72. 结语
  73. “党葬”孙中山:现代中国的仪式与政治
  74. 一、名分:“国葬”还是“党葬”
  75. 二、组织:“党治”体制的缩影
  76. 三、宣传:领袖崇拜的灌输与“党治”权威的推广
  77. 四、仪节和场面:“党治”秩序的象征性表达
  78. 五、“奉安”中的杂音
  79. 结语
  80. “总理纪念周”与民国政治文化
  81. 一、“总理纪念周”的创设
  82. 二、纪念仪式与政治宣传
  83. 三、“总理纪念周”的推广
  84. 四、“总理”纪念系列节日
  85. 结语
  86. 孙中山:英雄形象的百年流变
  87. 一、孙文:革命之先导
  88. 二、孙逸仙:革命之北辰
  89. 三、孙中山:革命之神,中国之父
  90. 四、孙中山:民族复兴的先驱
  91. 结语
  92. 附录 著述一览
  93. “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简介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