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力

论领导力

洞察伟大领导者的品格和成事心法,提升领导力和影响力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671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论领导力》对六位著名领导人——联邦德国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夏尔·戴高乐、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埃及前总统安瓦尔·萨达特、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领导力进行了具象化的解读,通过梳理重大国际事件的发展演变,还原个体决策的具体细节,体现领导力的重要价值。

在基辛格看来,领导者的重要能力是学会把握他们所知道的信息和知识(来自过去)和他们对未来的直觉(本质上是不确定的),通过自己的勇气和自身独特的品格,在复杂的环境中选择一个方向,并据此设定目标和制定战略。同时,真正好的领导者还必须具备教育家和艺术家的气质,懂得如何通过沟通,消除疑虑,凝聚支持,塑造未来。

由基辛格来论述领导力,以及领导人的历史,具有独特性和准确性,极大地丰富了领导力的概念和表现方式。

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1923—2023),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美国知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

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建交开启了大门,为中美关系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领导人都有过深入的交往。

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其主要著作有《论中国》《世界秩序》《人工智能时代与人类未来》等。

作品目录

  1. 导言
  2. 领导力轴线
  3. 领导力决策的性质
  4. 六位领导人和他们的背景
  5. 领导力的典范:政治家和先知
  6. 历史中的个人
  7. |第一章|康拉德·阿登纳:恭顺战略
  8. 复兴之必要
  9. 从早年岁月到国内流放
  10. 通向领导力之路
  11. 恢复社会秩序和出任总理
  12. 走向新国家身份之路
  13. 苏联挑战与德国重新武装
  14. 挥之不去的一页历史:赔偿犹太民族
  15. 两场危机:苏伊士运河和柏林
  16. 与阿登纳的三次交谈
  17. 1957年10月
  18. 德国统一:让人煎熬的等待
  19. 最后几次会晤
  20. 阿登纳传统
  21. |第二章|夏尔·戴高乐:意志战略
  22. 近距离接触
  23. 启程
  24. 戴高乐行为的根源和目标
  25. 法国历史上的戴高乐
  26. 戴高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27. 决战北非
  28. 执掌政治权力
  29. 出访莫斯科
  30. 戴高乐与临时政府
  31. 荒漠
  32. 折戟印度支那,铩羽中东
  33. 阿尔及利亚,戴高乐东山再起
  34. 第五共和国
  35. 阿尔及利亚冲突的终结
  36. 位居法国政策核心的德国:戴高乐与阿登纳
  37. 戴高乐与大西洋联盟
  38. 核管理机构
  39. 灵活反应与核战略
  40. 何为同盟?
  41. 卸任总统
  42. 戴高乐政治才华的性质
  43. 戴高乐与丘吉尔之比较
  44. 神秘面纱的背后
  45. |第三章|理查德·尼克松:平衡战略
  46. 尼克松走进的世界
  47. 不期之邀
  48. 尼克松政府的国家安全决策机制
  49. 尼克松的世界观
  50. 外交与挂钩
  51. 欧洲之行
  52. 越南战争及其终结
  53. 大国外交与军备控制
  54. 苏联犹太移民
  55. 打开对华关系
  56. 风雨飘摇的中东
  57. 1973年中东战争
  58. 停火外交
  59. 中东和平进程
  60. 孟加拉国与藤缠蔓绕的冷战
  61. 尼克松与美国危机
  62. |第四章|安瓦尔·萨达特:超越战略
  63. 安瓦尔·萨达特的特殊品质
  64. 历史烙印
  65. 早期生活
  66. 狱中思考
  67. 埃及独立
  68. 革命喉舌
  69. 纳赛尔与萨达特
  70. 萨达特之见
  71. 校正运动
  72. 战略耐心
  73. 1973年战争
  74. 梅厄夫人与萨达特
  75. 初会塔拉宫
  76. 从日内瓦到脱离接触
  77. 叙利亚方面
  78. 走向和平的又一步:西奈二号协议
  79. 萨达特的耶路撒冷之行
  80. 曲折的和平之路
  81. 分崩离析
  82. 不幸遇刺
  83. 后记:未实现的遗产
  84. |第五章|李光耀:卓越战略
  85. 哈佛之行
  86. 来自小人国的巨人
  87. 帝国统治下的青年时代
  88. 建立新国家
  89. 创立新民族
  90. “让历史评判”
  91. 建设经济
  92. 李光耀与美国
  93. 李光耀与中国
  94. 周旋于中美之间
  95. 李光耀的遗产
  96. 李光耀其人
  97. |第六章|玛格丽特·撒切尔:信念战略
  98. 最不可能成为领袖的领袖
  99. 撒切尔夫人与英国制度
  100. 前路的挑战: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
  101. 始于格兰瑟姆的上升之路
  102. 领导力框架
  103. 经济改革者
  104. 捍卫主权:马岛冲突
  105. 香港谈判
  106. 面对暴力的遗产:北爱尔兰
  107. 根本真理:“特殊关系”与冷战
  108. 关于格林纳达的龃龉
  109. 战略转移:东西方接触
  110. 捍卫科威特主权:海湾危机
  111. 领导力的局限:德国与欧洲的未来
  112. 欧洲,无尽的麻烦
  113. 政治陨落
  114. 后记
  115. |结语|领导力的演变
  116. 从贵族统治到精英治国
  117. 逆耳真言
  118. 衰退的精英统治
  119. 深度阅读与视觉文化
  120. 基本价值观
  121. 领导力与世界秩序
  122. 领导力的未来
  123. 致谢
  124. 导读手册
  125. 基辛格就美国如何与中国共处留下忠告
  126. 政治家与先知
  127. 眺望安全、和平、发展与繁荣的未来
  128. 无锚之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领导力
  129. 一部注定成为经典的领导力著作
  130. 基辛格法眼中的20世纪六位世界领袖
  131. 领导智慧和历史教训
  132. 在转型时期,领导力的作用尤其关键
  133. 现实主义大师的最后一部启示录
  134. 何为基辛格眼中的“领导力”?
  135. 世界需要更多的基辛格
  136. 本书赞誉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