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东亚(修订版)

发现东亚(修订版)

清华教授口碑之作 一本书读懂东亚500年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8.543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清华教授口碑之作,万历十五年之后的东亚新史,一本书读懂东亚五百年

——以全球史视野横观东亚,重建“中国何以成为「中国」、中日韩何以成为「东亚」”的曲折进程。

——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作品,滨下武志、李伯重、陆扬、罗新、孙歌、杨念群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力荐!

★打破偏见、颠覆常识,重新发现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

——清朝没有“停滞”,日本未曾“锁国”?“亚洲”原来是现代人集体发明的另类传统?“中国”的概念竟然晚至清朝才定型!

——东亚和西欧,谁代表文明和胜利,谁代表蒙昧和失败?我们应该指责侵略者不义,还是被侵略者不够“先进”?我们所谓的“共识”,实际只是偏见,其后徘徊的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幽灵。

★以历史回应时代情绪,追寻东亚现代困境的源头

——风口浪尖上的“东亚”:教育内卷、家庭创伤、性别困境、精神内耗……围绕“东亚”展开的舆论话题层出不穷:为什么我们是“东亚”?“东亚”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

“探讨东亚‘是什么’,其实就是探讨东亚人群的某种具有代表性的集体记忆。”——宋念申

★增补序言与章节,全面修订文字,收录28幅彩色插图

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中国”和“东亚”是晚近才形成的概念,前者在清代逐渐定型,后者则在近130年来才为人熟知。我们身处其中,并自以为熟悉的东亚世界,其实充满了神话与偏见,有待重新发现和认识。

本书书写的就是16世纪以来东亚变迁、动荡、碰撞、发展、互相塑造的历史。从1592的万历朝鲜之役开启东亚现代进程,到当下的东亚转向,学者宋念申在全球史的视野中,深入历史过程,重述被偏见遮蔽的故事,揭开夹在黑白之间的真实,描绘了一幅名为“东亚”的历史脉络图,讲述五百年来,在今天被称为“东亚”的这片区域,历史是如何展开的。

宋念申,现任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教授、历史系教授。著有Making Borders in Modern East Asia: The Tumen River Demarcation, 1881–1919(剑桥大学出版社,2018)和《发现东亚》,关注全球及区域视角下的中国近现代史,边疆及民族等。

作品目录

  1. 修订版代序 言说“东亚”的可能
  2. 前言
  3. 第一章 解题:何为东亚
  4. 亚洲反题
  5. 中国不是China,日本不是Japan
  6. 浪漫化亚洲·最后的武士
  7. 文献、考古与传说
  8. 平原、草原和海洋
  9. 第二章 朝鲜之战:开启东亚现代的“世界大战”
  10. 下克上:丰臣的抱负
  11. 礼制天下:明朝与朝鲜的内忧外患
  12. 东亚“国际关系”的记忆节点
  13. 战和之间:历史记忆与宗藩政治文化
  14. 第三章 满洲崛起:多元国家的塑成
  15. 边缘异动:满洲作为多边边疆
  16. 建构大清:皇太极的多元帝国
  17. “满”与“旗”:族、籍之间
  18. “夷”在东亚:异族与正统
  19. 第四章 新天下秩序:新的“中华”、新的天下
  20. 礼部“外交”:“朝贡”作为权力和文化
  21. 内亚帝国:满蒙藏政治/信仰共同体
  22. 清俄碰撞:欧亚相遇中重塑“中国”
  23. “中华”失焦的“天下”
  24. 第五章 耶稣会士:欧亚的现代相遇
  25. 画师·臣子·教士:郎世宁的使命
  26. 逃犯与圣徒:东亚遇上天主教
  27. 耶稣会的成功学
  28. 利玛窦规矩
  29. 逆转之夜:日本天主教的毁灭
  30. 隐匿的基督徒
  31. 门外人议屋内事:中西交流之殇
  32. 北堂的不速之客:天主教在晚期朝鲜
  33. “锁国”神话的背后
  34. 第六章 早期全球化:东亚的重要角色
  35. 白的银,黑的人
  36. 茶在西方,烟在东方
  37. 海禁时代的东亚之海
  38. 美利坚的广州:喧嚣的口岸
  39. 作为象征的马戛尔尼使团
  40. 第七章 其命维新:东亚现代思想的兴起
  41. 思想契机:姜沆与朱舜水
  42. 江南风格与江户浮世
  43. 重建道统:清学的逻辑
  44. 再造日本:江户思想之激荡
  45. 经世:实学在东亚
  46. 第八章 文明与野蛮:殖民“现代性”入侵
  47. 林则徐在纽约:毒品·战争·“现代”
  48. 黑船上的陌生人:日美相遇
  49. 从“天下”到“区域”:东亚秩序的重组
  50. “体”“用”之间:“文明开化”下的东方
  51. 第九章 民族国家、亚洲主义与国际
  52. 种族进化:殖民与抵抗的逻辑
  53. 合法与非法的亚洲
  54. 黑龙会的朋友们:1912年的“亚洲”想象
  55. 脱亚自救:转折1919
  56. 建设与失序:步入“现代时间”的东亚
  57. 第十章 从二战到冷战
  58. 用什么“超克近代”?
  59. 从长崎到密苏里号:日本的战败
  60. 内战,冷战,热战
  61. 作为第三世界的“亚洲”
  62. 从“东亚奇迹”到“亚洲价值”
  63. 结语:如何记忆东亚现代
  64. 部分参考文献
  65. 修订版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