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2018年2月下(No.108)

虹膜·2018年2月下(No.108)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作品简介

本期杂志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黑色电影、广木隆一的电影,以及柏林奥运会上的篮球比赛。

孙帅:影迷,求学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卡斯商学院,和华威大学。获金融和电影研究学两个领域的硕士。

Hayashi:译者,日本电影爱好者。

talich:电子工程博士,从事癌症研究工作,并撰写关于电影文化、美国政治和历史的文字,先后出版《talich侃美国》(字节社电子书)、《天堂在上,美国在这儿》。

作品目录

载入中

热门划线

  1. 米歇尔·福柯说过的那样,「电影是民众的历史记忆,是民众的自主选择。」5 人
  2. 新左派思潮5 人
  3. ,黑色电影通常表现的是主角做出选择的局限性。在黑色电影里,主角通常会被困在道德沦丧的世界里,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选择,结局往往是带有悲剧性的。4 人
  4. 德国表现主义也对黑色电影有着重要影响4 人
  5. 事实上,二战期间有大量欧洲导演移民美国躲避战乱,其中有为数不少的德国籍导演或长期在德国工作的导演,例如日后成为著名黑色影片导演的比利·怀德、弗里兹·朗、罗伯特·西奥德梅克等人,还有大量的电影美术、摄影、音乐技术工作者4 人
  6.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深化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着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经济发展不均衡,国民经济与国民文化发展不协调,社会腐败,资源分配不均等一系列发展过程中的阵痛,而这些恰恰给予了黑色电影极大的创作养分。4 人
  7. 黑色电影里所常见的悲观主义、虚无主义、犬儒主义、异化感、孤独感、宿命论等特质,实际上是从存在主义思潮里汲取了诸多营养,并发挥到了极致。3 人
  8. 黑色电影2 人
  9. 黑色电影之「黑」,主要指两方面,其一是电影题材大多来自社会黑暗面,充满愤世嫉俗和悲观情绪,以私家侦探和蛇蝎美人的角力构成戏剧冲突,在侦查过程中揭示人性的黑暗,及小人物的挣扎和堕落;其二是影像风格阴郁,黑夜场面多,利用阴影切割人脸和环境,用低角度的照明制造出阴暗、扭曲的影像世界。2 人
  10. 掣肘2 人
  11. 国内的电影人无法像当年的美国同行那样用技术手段去绕开法典的细则,因为中国的审查制度从根本上拒绝了黑色电影的产生,而在体制外创作电影几乎是不可能的。2 人
  12. 美国的黑色电影,寻根溯源来说是诞生在一个充满悲观和厌世情绪的历史时期。2 人
  13. 黑色电影的产生可以理解为文艺界对上帝之死的一种感知和回应。2 人
  14. 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2 人
  15. 去中心化2 人
  16. 这些人才把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技术与精髓传承到了好莱坞,为美国黑色电影的繁荣打下了坚实基础。2 人
  17.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的黑色电影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如《北京杂种》《苏州河》这样致力于表现摩登大城市里的底层民众,他们被金钱至上主义和消费主义蒙蔽了双眼,却又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一部分人满足于廉价的及时行乐,还有一部分人为了满足私欲而走上犯罪、自我堕落的道路,迷失在了纸醉金迷、钢筋水泥的都市丛林;而另一类是《白日焰火》《盲井》等影片,将视角放在偏远的小城市和乡村,以黑色故事的形式呈现出底层民众的迷惘和人性的黑暗,不同于大都市,小地方底层民众的挣扎主要来自于被时代发展所抛弃的无力和对生活的无望。这两类影片互为增益,勾画了中国社会底层的群像,使他们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2 人
  18. 直到1946年,「黑色电影」一词才第一次被法国影评人尼诺·弗兰克所使用2 人
  19. 「差异化重复」2 人
  20. 「郊外——中心」互动逻辑和叙事手法2 人
  21. 无论从地缘上抑或从身份上看,被差别部落的住民都处在日本的「郊外」。2 人
  22. 而且在(社会的、经济的)地位上都变得更加边缘。而且,作为对父亲的那句「咱们家世代务农,怎么能干别的」的反叛,美由纪激进地选择了一种东京这个巨型都市中的典型职业——应召女郎2 人
  23. 地缘上居住在郊外的聪子,在家庭中和社会上的地位也逐渐边缘化,其社会地位的边缘化(甚少参与社会活动)最终又朝着另一种形式的边缘化(被歧视的社会身份应召女郎)转变2 人
  24. 原本地理上存在隔阂的玲(在城市中心活动)和冈部(在郊外活动)通过一趟公路之旅实现了不同身份之间的互动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