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
郭大力、王亚南历时10年翻译,中央编译精心审校,一套书彻底明白打工真相!
¥268.00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自资本家和劳动者出现在世界以来,没有别的书比我们当前这本书还对于劳动者更重要了。我们今日的社会体系全部,是建筑在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这一个轴心上。对于这种关系,这里还是第一次的科学的说明。这个说明的根本性和透辟性,只有一个德国人能够有的。欧文、圣西门、傅里叶之流的著作,是有价值的,但现代社会关系的全部范围,却是到一个德国人手里,方才把那待要攀登的高点一览无遗地、明白地陈列出来,像许多小山,罗列在一个立在最高点的观察者面前一样。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
1818年5月5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南部特利尔市的一个犹太律师家庭。
1830年10月,就读特利尔中学。
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深造.
1842年,任《莱茵报》主编。次年,马克思因发表反对当局的社论,被迫离开《莱茵报》,随后奔赴巴黎。
1844年,与恩格斯相识,成为终生伙伴,同年写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在随后的几年,陆续发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共产党宣言》(1848,与恩格斯联合)、《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1850)。
1857年起,马克思开始构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于1859年完成第一部分;1862年至1863年,写下《剩余价值理论》;1865年,《工资、价格与利润》问世。这几部著述,蕴含着《资本论》的理论雏形。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第二卷(1885)与第三卷(1894)由恩格斯整理出版。
1883年,马克思逝世。
作品目录
第一卷
原著者初版序
原著者第二版跋
法文译本之序与跋
编者第三版序
英译本第一卷编者序
编者第四版序
第一篇 商品与货币
第一章│商品
第二章│交换过程
第三章│货币或商品流通
第二篇 货币的资本化
第四章│货币的资本化
第三篇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五章│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第六章│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第八章│劳动日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量
第四篇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第十一章│合作
第十二章│分工与制造业
第十三章│机械与大工业
第五篇 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上的量的变化
第十六章│剩余价值率的种种公式
第六篇 工资
第十七章│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工资化
第十八章│计时工资
第十九章│计件工资
第二十章│工资之国民的差异
第七篇 资本的蓄积过程
导论
第二十一章│单纯再生产
第二十二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蓄积的一般法则
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蓄积
第二十五章│近世殖民学说
附录
《资本论》通信十篇
《资本论》述评(恩格斯著)曾载《民主周刊》一八六八年三月二十一日和二十八日
评瓦格讷《经济学教程》(马克思遗稿,撰于1881年或1882年)
第二卷
编者序
第一篇 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
第一章│货币资本的循环
第二章│生产资本的循环
第三章│商品资本的循环
第四章│循环过程的三个公式
第五章│流通时间
第六章│流通上的诸种费用
第二篇 资本之周转
第七章│周转期间与周转次数
第八章│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第九章│垫支资本的总周转:周转的循环
第十章│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学说——重农主义派与亚当·斯密
第十一章│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学说——里嘉图
第十二章│劳动期间
第十三章│生产时间
第十四章│流通时间
第十五章│周转时间在资本垫支量上的影响
第十六章│可变资本的周转
第十七章│剩余价值的流通
第三篇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
第十八章│绪论
第十九章│前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明
第二十章│单纯再生产
第二十一章│蓄积与扩大的再生产
附录
《资本论》通信五篇
第三卷
编者序
《资本论》第三卷补恩格斯遗稿
第一篇 剩余价值之化为利润及剩余价值率之化为利润率
第一章│成本价格与利润
第二章│利润率
第三章│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比例
第四章│周转速度对于利润率的影响
第五章│不变资本使用上的经济
第六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七章│补论
第二篇 利润之平均利润化
第八章│不同的生产部门之不同的资本构成及由此引起的利润率上的差异
第九章│一般利润率(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及商品价值之生产价格化
第十章│竞争及一般利润率的均衡化·市场价格及市场价值·剩余利润
第十一章│工资的一般变动所及于生产价格的影响
第十二章│补论
第三篇 利润率下落倾向的法则
第十三章│其法则
第十四章│抵消的原因
第十五章│这个法则的内部矛盾的展开
第四篇 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
第十六章│商品经营资本
第十七章│商业利润
第十八章│商人资本的周转:价格
第十九章│货币经营资本
第二十章│商人资本的史的考察
第五篇 利润之分为利息与企业利益·生息资本
第二十一章│生息资本
第二十二章│利润的分割利息率“自然的利息率”
第二十三章│利息与企业利益
第二十四章│资本关系在生息资本形态上的外表化
第二十五章│信用和虚拟资本
第二十六章│货币资本之蓄积及其对于利息率的影响
第二十七章│信用在资本主义生产上的作用
第二十八章│流通手段与资本:杜克和富拉吞的见解
第五篇 利润之分为利息与企业利益·生息资本(续)
第二十九章│银行资本的构成部分
第三十章│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I
第三十一章│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II(续)
第三十二章│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III(完)
第三十三章│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第三十四章│通货原理及英吉利1844年以来的银行立法
第三十五章│贵金属与汇兑行市
第三十六章│前资本主义的状态
第六篇 剩余利润之地租化
第三十七章│绪论
第三十八章│对差地租——总论
第三十九章│对差地租的第一形态(对差地租I)
第四十章│对差地租的第二形态(对差地租II)
第四十一章│对差地租II(第一场合:生产价格不变)
第四十二章│对差地租II(第二场合:生产价格下落)
第四十三章│对差地租II(第三场合:生产价格增高)
第四十四章│最劣等耕地的对差地租
第四十五章│绝对地租
第四十六章│建筑地的地租 矿山地租 土地价格
第四十七章│资本主义地租的发生
第七篇 所得及其源泉
第四十八章│三位一体公式
第四十九章│生产过程的分析
第五十章│竞争的外观
第五十一章│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
第五十二章│诸阶级
附录
《资本论》通信十篇
译者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