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本书出版于李鸿章去世六年前(即1895年),记录了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到签订《马关条约》近五十年的仕途生涯,是西方世界的第一部李鸿章传记,也是关于李鸿章甚至晚清历史的珍贵参考文献。它的特点在于,史料的钩沉多于观点的陈述,作者试图通过大量的原始信息来还原一位功过参半、充满矛盾的李鸿章。他是成功镇压太平天国之乱的功臣,也是对战俘施以残忍极刑的凶手;一方面,他是思想开明的洋务运动领袖,兴矿业、建铁路、办学堂、推崇西医,另一方面,他又至死忠守于中国的封建君臣等级制度;他手腕强硬,处事狠绝,但在手下将才阵亡时,却不禁扼腕叹息、悲恸不已……
在“晚清第一要臣”这一身份的背后,李鸿章是一位怎样的“人”?本书力图还原李鸿章的原貌,而将评判留给读者。
在外界看来,中国的政治家从来都只是以公众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除了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外,李鸿章从未被看做一个个人。我通过一切可能的渠道收集资料,并以此为据,希望在这本书中向读者还原李鸿章生活的原貌。
—— 罗伯特·道格拉斯(本书作者)
道格拉斯是一位功力独到的传记作家,他笔下的李鸿章,与梁启超的不同,是一个复杂矛盾、一言难尽的纠结体。 一百多年光阴,对中国亦长亦短。当年李鸿章办洋务的困惑,今日也时时可见影子。
—— 张力奋(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FT中文网总编辑)
这是一本来自外部的传记,因为角度、高度以及参照物的不同,那些描述和评说会显得独具慧眼、别有意味。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这种来自彼岸的“第三只眼”来打量我们自己,需要浸淫另一种文化的笔去发掘中国人和中国历史的心灵。除了真实和客观,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书籍还带有“过来人”的清醒。
——赵焰(著名作家、《晚清有个李鸿章》作者)
罗伯特·道格拉斯爵士(Sir Robert Douglas,1838-1931)
英国驻华外交官、汉学家。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中文教授、大英博物馆东方书籍和文献管理员。19岁时被国王学院录取,开始研习中文。翌年考取了驻华领事的资格,并于1858年来华,在英国驻华领事馆任汉语通事。
道格拉斯爵士对中国文化有很深的研究,擅长传记写作,曾为《英国国家人物传记大辞典》(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撰写人物传记。其大部分著作都与中国有关,代表作有《李鸿章》(Li Hungchang)、《中国》(China)、《儒家与道家》(Confucianism and Taouism)、《中国故事》(Chinese Stories)、《中国社会》(Society in China)、《1506-1912年的欧洲与远东》(Europe and Far East 1506-1912)等。
作品目录
热门划线
在中国地图上,世界在哪里?在世界的版图上,中国又在哪里?4 人
所有这些指责没有对李鸿章产生实际影响。他很难理解怎么会有人关心被俘叛军所遭受的痛苦。这些严酷的刑罚在他看来是天经地义的,符合传统的道德规范。我们无法就此断定李鸿章天性冷酷;尽管对于他和多数中国人而言,生命本身的尊严似乎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据说4 人
在李鸿章驻防上海期间,他有机会较多地了解外国人,这段经历使他善于分辨外国人的品行。3 人
虽然他具有超凡的能力、绝佳的机会,但是他不能从桎梏了他和他的无数代同胞的狭隘、顽固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他对西方世界的所见所闻都没有丝毫动摇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信仰,也没有改变他在面对地球上其他国家时以天朝自居的心态。3 人
在外界看来,中国的政治家从来都只是以公众人物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2 人
同样对外国人怀有敌意2 人
斥2 人
此书英文版问世那年,正是李鸿章一生的滑铁卢之年。2 人
此书作者道格拉斯勋爵(Sir Robert Douglas, 1838—1931),有着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殖民官的完美资历。2 人
。他们都是时代骄子、国家柱石,都不同程度地推动着历史前进。他们有不足,有失误,但作为后人,应该善待先人,多看贡献多看正面或许更有意义。2 人
在无知的人群中,“先知”往往被看做是被神拣选出来的人,而当“先知”的梦想与其他普通民众的现实感受一致时,“先知”更是被披上了神圣的外衣。2 人
尽管李鸿章不过是一名经过训练的平民,但他拥有很多战士的特质。李鸿章身材高大,比一般的中国人要高出一头,足有六英尺多。他的双目锐利、明亮、闪着光芒,并且从未因为渐增的年纪而稍显暗淡。他的举止平和而冷静,你从他的容貌就可以看出他的精干和坚韧。毫无疑问,曾国藩是他那个时代最杰出的官员,而李鸿章很可能接替曾国藩成为清政府最优秀的官员2 人
东西方在惩罚这一问题上的观念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人们几乎无法在同一个价值体系中对此加以评判。下面的酷刑在中国并不罕见:清军将领下令将俘虏绑在柱子上,把一支支箭插入他们的身体,从他们身体的各处剥下他们身上的皮,让他们以这种状态示众至太阳落山,然后砍掉他们的头。清军将领严酷的命令被一丝不苟地执行了,其野蛮程度引起了在华欧洲人极大的反感。维多利亚大主教(Bishop of Victoria)号召约翰·罗素伯爵谴责这一暴行,上海的多家外文报纸也详细描述了这一残酷的刑罚到底有多么野蛮和恐怖。2 人
李鸿章接到预警后的表现显示出他虽然丝毫不在意他人的性命,却非常珍视自己的生命。2 人
雇佣军仍然是他们此次讨论的主题。李鸿章借助惯用的托词,一面同意了巴夏礼爵士的建议,一面要求在这支雇佣军中安排一位中国管带。2 人
1864年7月19日,清军攻克南京,太平天国运动结束。虽然曾国藩是这场战役中的最大功臣,李鸿章的贡献只是间接的,但皇帝依旧将李鸿章擢升为一品大员,以表彰他在具有纪念碑意义的南京战役中的杰出贡献。2 人
那一次,李鸿章在事后为他的多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如果兰格继续担任舰队司令,那么,在鸭绿江江防之战中,中国军队很可能会占据主动权并成功扼守住渤海湾,如此,则中国的多艘舰船也就不会被日本海军击沉。2 人
当然,人们也并非立即就能安居乐业。刚刚过去的战乱和新局势使得本地工业凋敝,而在渔民这个巨大而难以控制的群体中也充斥着对外国汽轮的不满。战时,为数众多的汽轮沿着长江往来航行。渔民们抱怨这些船抢了他们的饭碗,并要求得到补偿。李鸿章支持他们,并就此上疏奏请。但他也同样清楚,公开反对受贸易条约保护的外国舰船是不可能奏效的,他只能提出运送官粮的交通工具应更严格地限定于本国船只。若换做一个没有强大意志力和决断力的人,他很可能会把江苏省境内渔民的不满及仍然存在的其他许多不满和混乱因素看做一系列危机。然而,李鸿章始终令出如山,而人民也习惯于在父母官的治下妥协,不敢口吐丝毫怨言。2 人
叛乱者多年来已习惯于太平天国的存在,失去了老老实实地顺从清廷统治的愿望与能力,既不能更不愿意重做“大清国子民”。2 人
前一样,李鸿章又向外国人寻求帮助。在招募了原来在他麾下镇压太平军的大批外国雇佣军之后,2 人
李鸿章对于胜利的极度渴望颇受督察院诟病,但李总督在朝中拥有显赫权势,又是朝廷倚重的大臣,御史们无法撼动,因此皇帝并没有斥责李鸿章。2 人
由于厌倦了无聊的陆路,李鸿章决定乘汽轮返回上海。在上海,为了表示他对在任江苏巡抚期间大力扶持的中国渔民的抚慰,他换乘了本国的小船。2 人
明确表示两人之间虽然曾有种种龃龉,但每当他回忆起他们之间合作,内心还是充满了愉悦2 人
旁门本是用来让官阶较低的清朝官员出入的。当英国领事对此提出抗议时,李的辩解是,根据条约,领事与道台同阶,而中国的道台都必须自旁门通行,因此领事也不应当期望衙门的正门为他敞2 人
李鸿章就任湖广总督期间,他雇佣了许多外国人,苦心经营了众多企业,其中很为李看重的是马格里管理的金陵制造2 人
曾国藩时任直隶总督,但他已年老体衰,又一向对外国人心存反感,因此他并不能胜任这一工作。2 人
曾国藩受命去南京接任两江总督,而李鸿章则升任直隶总督。2 人
但是众所周知,中国政府也许会愿意牺牲民众,但会坚决抵制惩处官员。2 人
中国政府也许会愿意牺牲民众,但会坚决抵制惩处官员。李鸿章与雅妥玛领事商谈骚乱事宜时,领事认为是清政府处置不力,李总督断然否认了这种观点。“事件发生时任职的地方官员如今已被解职,2 人
那些地方“恰好”就发生了针对外国人的骚乱。1870年6月他正在天津,发生骚乱的当天,他无疑鼓动了失控的人群进行破坏。2 人
李鸿章选择了十月的清晨五点半执行处决,那时天还没有亮。他表示之所以选择这样不同寻常的时间是为了避免再次引发更大规模的示威活动;其实这种偷偷摸摸的处决方式不可能起到任何警示作用。2 人
虽然普法战争的爆发降低了这种可能性,但李仍认为,最好是做好作战的准备,以预防可能来自白河的入侵。他在大沽炮台装备了克虏伯炮,在河口加固了防御工事,还在大沽和天津之间新建了一些结构合理、适于掩蔽的堡垒。对于军事上遇到的难题,他求助的是马格里先生,马2 人
这笔专款只有四分之一真正用于治河。李认为只有专款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实际到位,2 人
李总督看到日本使者穿着西式服装,倍感有趣,同时,他也认为日本人丢弃传统,使得东方人之间的联合不复存在,因而感到深深的愤怒和耻辱。2 人
和所有中国官员一样,李鸿章的宗旨是为上级效劳。他随时作好准备在必要时牺牲平民和一部分下级官员的利益。但同时他又积极保护任何与自己等级相当或相近的人的权益。2 人
在推行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时,李一直意志坚定,不畏对手的恶意,他毫不犹豫地致力于开发帝国的资源并和外国保持友好关系。2 人
在谈判过程中,李鸿章必须同意日本方面的大部分要求,迫于形势压力他不得不在条约上签字,条约规定将辽东半岛(含旅顺港)、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征服者,并支付2亿两白银用于战争赔偿。这些条款被认为过于苛刻,北京存在很大一股势力反对批准这个条约。然而,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李使得条约获得朝廷批准,并于5月8日午夜,双方官员在烟台换约。2 人
他在漫长的人生历史篇章中努力求索国家的光明与出路,然而他却没能追溯到孕育文明所需的坚实的道德与信仰的基础。2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