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死于威尼斯"的豆瓣成员(75)

8.2
  • 力荐29.3%
  • 推荐54.7%
  • 还行16.0%
  • 较差0.0%
  • 很差0.0%
  • FakeSupernova
    2020-03-04读过
  • 伽利略大于42
    2020-02-29读过
    这完全就是献祭吧……
  • Gasaraki
    2020-02-15读过
  • FRanCiiss
    2020-02-02读过
    作者描写手法细腻,醉心于塔齐奥这位美少年如艺术品的躯体与容貌之中
  • 嘉凉
    2019-12-27读过
    艺术之美引起的非正义性,和对于艺术之美的一种近乎扭曲的追求。
  • 纳斯卡
    2019-12-19读过
  • h
    2019-10-17读过
  • 渋谷駅前
    2019-10-10读过
  • anairda
    2019-10-09读过
  • ve
    2019-10-07读过
  • 洛儿
    2019-07-11读过
    魂断威尼斯—通篇是调动五感的细腻文字。在这座瘟疫热风和消毒水气息弥漫的水城,极致的美与死亡混在一处,“一半是神话,一半却是陷阱”气氛神魂恍惚。沉耽于美,不惧死之将至。 特里斯坦—在文字里他是安全的。面对收信者的质疑他软弱得不可思议,这也与他易受干扰的情志有关。女主弹琴段落仿若有声。 语言细腻典雅,有着流动的美感。氛围和人物心理描写成功营造沉浸体验。敏感,逃避,软弱,矛盾,偏执,单方面迷恋,对美狂… (查看全部
  • Ling
    2019-05-31读过
    两篇小说拥有相似的主题——关于阳春白雪式的艺术美,但无疑《特里斯坦》要流畅得多,估计《死于威尼斯》的译者要对此负一定的责任。另外,《死于威尼斯》中过多的关于文学哲学艺术的论述,使得小说的可读性明显降低,但小说中时隐时现的隐喻、伏线倒是值得细细品味,也是我觉得托马斯曼真正厉害的地方。
  • nxbshwyljsys
    2019-05-26读过
  • 扁豆眉女士
    2019-05-09读过
  • yueuriecid
    2019-04-14读过
  • ChenYis_
    2019-03-29读过
  • Laura
    2019-03-20读过
  • 九月久歌
    2019-02-18读过
    两种极端性的的人格:极端艺术型人格和极端务实型人格。作者用高超的手法描绘了这两种人格的阴暗面:一个浮夸懦弱,一个粗鄙庸俗。而科勒特杨夫人作为一个在两种人格中转换的一种符号,代表了大多数人被生活和盲目所迫,迷失了自我。而且其最终的悲剧结果也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集体人格变迁的感叹。
  • KMnO4
    2019-02-17读过
  • 地在脚下发颤
    2019-01-25读过
  • 糯米团子是好物
    2019-01-08读过
  • The Mist
    2019-01-05读过
  • 嗚咽
    2018-12-27读过
    理智与情感确实难以两全,虽说艺术家过分抑制欲望会在完全释放的那一刻招致毁灭,但是能使灵魂因追求美而忘乎所以,是真正纯粹的快乐。而死亡是没有遗憾的快乐。
  • 手机匿名用户
    手机匿名用户
    2018-12-13读过
  • 烛台犬
    2018-11-22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