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精要

投资精要

用中国文化看透资本市场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1190 评价豆瓣读书

作品简介

20年来,价值投资理念在中国逐渐深入人心,不仅出现了一大批价值投资者,也出现了很多中国人写的价值投资书籍。总体来说,中国价值投资者基本上在努力消化西方几本经典的价值投资书籍,刻意模仿巴菲特、费雪等。本书用中国历史文化来解读并发扬价值投资,而不是空谈资产负债表、收益率、ALPHA等大多数中国投资者感到陌生的东西。

本书为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研发中心执行总监陈嘉禾历时7年写成的投资研究笔记合集,主要描述投资方面的各个问题,以长期价值投资、企业价值发掘、企业行业分析、上市公司估值分析等内容为主,兼顾市场心理分析、投资理念分析等内容。

陈嘉禾,2005年本科毕业于赫尔大学经济系,2006年硕士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平安资产管理公司,2008年加入信达证券,现任首席策略分析师、研发中心执行总监、管理委员会委员,分管策略、固定收益、国际市场、金融、地产研究。兼任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财经评论员,《证券时报》专栏作者,《证券市场周刊》《中国证券报》特邀作者,常年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包括《上海证券报》、CNBC、彭博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亚洲新闻台等,研究观点亦多次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具名引用。

作品目录

  1. 推荐序
  2. 自 序
  3. 第一章 投资的哲学思想:高、深、远、大
  4. 投资的四个维度
  5. 投资思维四要素:高、深、远、大
  6. 投资市场如战场
  7. 如何做一个好的策略研究员
  8. 伟大投资者的特质:特立独行
  9. 什么是投资者的专业
  10. 投资莫要“如虫蚀木,偶然成文”
  11. 学郭橐驼做投资
  12. 旱买船,涝造车
  13. 2000多年前的两支赵军:你们本可选择不战
  14. 不要忘记投资中的空性
  15. 投资需要放弃寻找认同感
  16. 长期投资如何抉择:陈胜为什么争不到天下
  17. 投资研究的误区:一样的现象,不一样的结果
  18. 这不光是概率大小的问题!
  19. 赚钱的原因比赚钱更重要
  20. 第二章 市场的混乱与机会:世界上最美好的资本市场是怎样的?
  21. 世界上最美好的资本市场是怎样的?
  22. 没有市场真正成熟
  23. “理性人”根本不理性
  24. 从秦相李斯的奏章说开去
  25. 人太少的地方轻易不要去?
  26. 不一样的恐慌:无声的恐慌与喧嚣的恐慌
  27. 集体性的逆向思维:当所有人都发现市场错误的时候
  28. 相信市场的无序与非理性
  29. 曾经有一个时代,因为金融市场极度稳定/不稳定……
  30. 你读懂文章背后的真相了吗?
  31. 第三章 价值投资的技巧:用长期持有的态度交易
  32. 一个模型证明价值投资的威力
  33. 必修课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34. 必修课2:持续增长比短期盈利更重要
  35. 必修课3:低估值与好股票
  36. 必修课4:好公司不代表永恒存在
  37. 请你用心记下四个字:低、好、散、长
  38. 寻找皇冠上的钻石
  39. 历史证明高股息率带来超额收益
  40. 高分红与复利投资的威力
  41. 善用“套利”这把利器
  42. 鸡蛋的故事与股票的估值
  43. 关心市场涨跌?你已经输在起跑线上
  44. 用长期持有的态度交易
  45. 浅谈长期延续性对逆向投资的重要性
  46. 投资中的一击必杀
  47. 赚钱机会就在身边,你得学会观察生活
  48. 谁都知道那儿钱多!
  49. 第四章 寻找好行业与好公司:你能和那家企业竞争吗?
  50. 九方皋相马与巴菲特选股
  51. 你能和那家企业竞争吗?
  52. 三个具有长期优势的行业
  53. 好行业坏公司与坏行业好公司
  54. 在不确定的市场中寻找确定的行业和企业
  55. 集中还是分散?论巴菲特和施洛斯的区别
  56. 假如彼得·林奇在中国
  57. 本地化与自然垄断:科技产业A股掘金要素概论
  58. 如何寻找具有长期优势的公司
  59. 规模效应细说
  60. 科技公司与电商的护城河
  61. 股票中的债券:机场行业优劣细谈
  62. 消费品行业细说
  63. 公认的成本线并非牢不可破:从黄金的例子讨论开去
  64. 掘金金融行业:证券、银行、保险
  65. 被遗忘了的传统行业
  66. 行业的恶性竞争一定不可避免吗?
  67. 怎样的并购才会为企业创造价值?
  68. 第五章 文景之下必有牛市
  69.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景之下必有牛市
  70. 中国下一个30年
  71. 中国式“政策市”有迹可循
  72. 从历史上的银行业危机看中国金融系统稳健性
  73. 改善人口结构政策不是特效药
  74. 重新解读城镇化
  75. 站在巨人的肩上看经济与投资
  76. 第六章 如何投资国际市场:搞得懂、分得散、忍得住
  77. 海外投资没有想象中那么美
  78. 港股投资三策略
  79. 投资港股必须知道的六件事
  80. 从基本面和两地比较研究香港市场
  81. 熊久易大涨:从美股历史经验中发掘规律
  82. 便宜不是投资的唯一理由
  83. 事件驱动有多难把握
  84. 希腊老船王的投资智慧
  85. 你看过索罗斯写的研究报告吗?
  86. “股票指数”可以很厉害
  87. 牛津教授的希望
  88. 被动型价值投资者如何应对私有化
  89. 第七章 量化投资与多元化投资:为什么彼得·林奇不喜欢债券?
  90. 指数投资的效用:如何做到“以黄金抠者巧”
  91. 三种量化投资策略细说
  92. 量化交易:一条只适合少数人的路
  93. 技术分析真的有效吗?
  94. 牛市上涨靠周一:情绪发酵下的新兴市场特有现象
  95. 衍生品投资真是你的菜吗?
  96. 你买黄金的理由是什么?
  97. 另类金融交易所能成功吗?
  98. 股与房,向左走向右走?
  99. 中国地产市场正在割裂吗?
  100. 投资拿不定主意?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
  101. 从ETF套利中的价差,看稳定状态与最优均衡状态的区别
  102. 为什么彼得·林奇不喜欢债券?
  103. R001=50.5% :不得不借的代价?
  104. 初探高端收藏品市场
  105. 第八章 投资中的制度设计:以辽人守辽土
  106. 以辽人守辽土:论投资行业的制度设计
  107. 胜不必对,败不必错
  108. 选择资产管理者的关键: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109. 专业投资者不应该为保本和平仓线付出代价
  110. 扁鹊六不治与价值投资六不管
  111. 财富管理不应该追求绝对回报
  112. 分散还是集中投资?这不是关键问题
  113. 请关上你的行情机
  114. 为什么成熟的市场需要更加市场化的IPO机制
  115. 注册制如果实施,资本市场可能发生哪些改变?
  116. 杂谈金融杠杆
  117. 投资最好远离杠杆
  118. 本质的区别——消费类杠杆与金融类杠杆
  119. 杠杆对衰退周期的影响
  120. 胆愈大而心愈小:机会越多杠杆就得用得越少
  121. 个人投资者的优势
  122. 后 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