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恶的科学"的豆瓣成员(45)

8.4
  • 力荐44.4%
  • 推荐33.3%
  • 还行17.8%
  • 较差4.4%
  • 很差0.0%
  • Phaedo
    2022-01-31读过
  • Ameno_Ryoko
    2022-01-19读过
  • 芬奇lovethenight
    2020-12-02读过
    作者从严谨的科学研究的角度,耐心地深入浅出地解释描绘了人类共情的光谱,全书没有令人生畏的科学架子,反而充满人性关怀。 在个人主义越发占据主导价值体系的今天,我们真的应该静下心来阅读这样作品,重拾友爱和互助的精神,我非常赞同作者的观点,“共情是一款万能溶剂。任何问题只要浸泡在共情中都能解决。它是预测和解决人际纠纷的有效手段,无论那是婚姻不睦、国际矛盾、工作冲突,还是友情中的磨难或政治中的僵局,是家… (查看全部
  • 吉祥
    2020-07-31读过
    与共情腐蚀的一个相反观点是做恶者并不是共情能力很低,而是共情能力很高,在做恶时他能感受到受害者的那种痛苦,由于病态的心里,在看到受害者痛苦时能获得快感。
  • codeplay
    2020-06-06读过
    学术论文,对个人的认识有限。适合通读
  • 玄慈
    2020-05-01读过
    还行吧,有点烂尾
  • Anne大锤李
    2020-01-15读过
  • G
    2019-12-06读过
  • 双马书屋
    2019-11-16读过
  • 发生什么事了
    2019-08-24读过
    如果十年前能看到这样的解释就好了,现在自己已经放弃,融化在“万能酸”里了。
  • 蔡何期
    2019-08-11读过
    强烈推荐,流畅精干地介绍了前人及作者关于共情的研究成果,虽然有局限,我们也未必赞同他的价值判断(他非常专业地清楚区分了科学实验和个人观点),但其中有很多直到今天仍算新颖(未得到社会足够多关注)的观点。任何对相关话题感兴趣的人(心理学、社会学),任何想减少、阻断这世间恶的滋生循环的人,都值得一读。 补充一下:每个人对书都有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就我个人看来,这毕竟是大众出版物,不必用学术论文的标准来… (查看全部
  • 不叫momo叫什么
    2019-06-28读过
  • Ano
    2019-05-27读过
    很全面 但不能给我更多的信息 哎
  • JoE
    2019-04-21读过
  • טאַקע
    2019-04-10读过
  • 问津
    2019-04-02读过
    2019-04-01 翻译很差劲,虽然不影响有些心理学知识的读者理解。黑暗三人格,被作者换个说法,称为“(共情)零度负面”。着眼共情没问题,现有研究虽然没有清晰揭露机制,但肯定了共情缺乏和作恶之间的联系。脑科学认知科学社会学才有可能解释心理学不能解释的部分,作者显然不具备跨学科能力,列举完心理学经验和脑科学发现后,就陷入肤浅论述。共情是社会基石,早就有共识,但作者没将证据有效组织起来,结尾一厢情… (查看全部
  • 叁
    2019-03-28读过
  • 黄南雄
    2019-03-03读过
  • 小镇
    2019-02-01读过
  • 帕图纳克斯
    2019-01-01读过
  • 加非猫
    2018-12-24读过
  • Omega
    2018-12-15读过
  • Vin Silencer
    2018-12-14读过
    一篇很有意思的被转换成书的博士论文
  • 枯叶儿
    2018-12-13读过
    不错
  • 嘉凉
    2018-12-08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