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9.99
作品简介
《百家讲坛》开启了学者从学术场走向电视等媒介场的序幕。本书从布厄迪尔的场域理论出发,研究该现象出现的社会原因,探讨学者该社会角色的转变带来的利弊和社会影响,尤其是学者在当代学术身份的界定和认同问题。本书采用了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具有很好的科学性和可读性。
陈红梅,女,1975年3月生,河南驻马店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业务研究、影视文化研究、女性主义研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电视场对学术场的介越研究”),出版教材一部(《新闻编辑》),参与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一项、一般项目三项,主持市社科课题三项,在《当代传播》《编辑之友》《同济大学学报》《电视研究》等期刊上共发表论文近50篇。
作品目录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前言|Foreword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因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价
第三节 理论视角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难点
第二章 场域理论:媒介研究新范式
第一节 场域理论关键词
第二节 不同场域的位置关系及其特征
第三节 电视场与学术场的区隔
第四节 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场向学术场的动态移动
第三章 电视场介越学术场的场景描绘
第一节 以湖北电视台的多频道栏目为例
第二节 以省、部两所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参与大众文化生产的情况为例
第三节 《百家讲坛》的“学术造星”运动
第四章 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场域介越学术场域的动力机制及表现
第一节 电视场介越学术场的动力机制
第二节 电视场介越学术场的表现
第五章 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场介越学术场的路径
第一节 对场内不自主知识分子的寻找:“特洛伊木马式”合谋
第二节 对学术资本的借用:使电视披上学术外衣
第三节 对“符号资本”的巧妙使用:使学界的思想交流几乎不能实现
第四节 对电视学者的明星化打造:学术明星的推出
第六章 电视场域介越学术场域的影响分析及实质探析
第一节 电视场介越学术场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大众传媒时代电视场域介越学术场域的实质探析
第七章 电视场域对学术场域的介越给知识分子提出的现实难题
第一节 电视场域中学术明星身份定位的尴尬
第二节 大众传媒时代知识分子冷坐书斋与走上媒体的困惑
第三节 知识分子电视化生存形成的悖论
第八章 介越场景中知识分子的突围考量
第一节 布尔迪厄的思考
第二节 形象:介入电视的知识分子的负面呈现
第三节 部分知识分子走上电视是时代所趋
第四节 路径:专业性与公共性兼顾
第五节 角色:知识分子介入电视的角色考量
第六节 展望:新的媒介时代与新的舆论环境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主要访谈对象名单及部分访谈内容
参考文献
后记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