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浮世长安:唐代的民俗与人文

大唐全景图百家生活录,唐朝民俗的知识百科,唐人生活的忠实写照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76.80¥36.99
新书特价截止至:2025-04-05 00:00:00了解详情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以民俗学体系为基础,以古典文学为材料

复原繁华多元的唐朝,漫游大唐社会,

走进唐人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是承前启后的鼎盛时期,总是引人无限遐想。本书将古代文学与民俗学研究相结合,运用诗文、史籍、笔记、小说等材料,从唐代的岁时节日、都市生活、各类妇女习俗、文人风貌、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民间文学与技艺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唐代民俗。书中多角度再现唐人的日常生活情境与唐朝的时代氛围,挖掘民俗事象背后的文化心理,展现了唐人多样的人生姿态。这部著作不仅宛如一幅勾勒唐代人海风情的长卷,也是一部探讨民族心理、情感与文化的力作。

程蔷,女,上海人,1944年生。196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授予硕士学位,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专长是民间文学、民俗学,从事民间文学研究。

董乃斌,男,江苏扬州人,1942年生于上海。196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学系。上海大学文学院终身教授。曾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上海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等。主要学术专长是中国古典文学。

作品目录

  1. 导论
  2. 一、历史民俗学和文学史研究的民俗视角
  3. 二、本书涉及的民俗学基本问题之一:民俗释义
  4. 三、本书涉及的民俗学基本问题之二:民俗的内部构造
  5. 四、本书涉及的民俗学基本问题之三: 民俗文化发展的辩证观
  6. 五、民俗文化与文化体系
  7. 六、文学与民俗文化传统关系概说
  8. 岁时节日
  9. 一、唐人的时间意识和对节俗传统的改造
  10. 二、享受人生和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从上元、寒食到端午、重阳
  11. 三、女儿节的情思:七夕和唐人七夕诗文
  12. 四、年终之祭
  13. 五、归一化:节俗与相关传说的动态结合过程
  14. 都市民俗
  15. 一、都市的兴起
  16. 二、唐两京之民俗圈
  17. 三、长安一日:官街鼓、早朝与京官之邸
  18. 四、市署管理
  19. 五、长安东、西市行业种种
  20. 六、长安市井生态图景
  21. 七、扬州之夜
  22. 八、都市民俗心理举要
  23. 妇女生活与习俗
  24. 一、唐人妇女观概述
  25. 二、唐代妇女的一生
  26. 三、唐代婚嫁礼仪和习俗
  27. 四、唐宫妇女的生活与习俗
  28. 五、农村、市井及其他妇女的生活与习俗
  29. 文人士子风貌
  30. 一、宦与婚:士子人生的两大关键
  31. 二、人格理想:民间侠文化对儒道释互补结构的补益
  32. 三、作家的养成和文学的人文精神
  33. 四、时代迁易与士风演变
  34. 神灵崇拜与巫术禁忌
  35. 一、与人共存的神灵世界:现象的泛观
  36. 二、祷祝、娱神及其他
  37. 三、迷信中的实用功利
  38. 四、祈求、诅咒和驱鬼的巫术
  39. 五、预兆和占卜巫术
  40. 六、梦和占梦
  41. 七、随处可见的禁忌
  42. 民间文学与技艺
  43. 一、神话的流传与再创造
  44. 二、神话原型与唐人传奇
  45. 三、丰富多彩的民间传说
  46. 四、民间歌谣谚语
  47. 五、民间技艺
  48. 结语
  49. 参考书目
  50. 后记
  51. 新版后记
  52. 附 唐代风华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