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特里娜
一部1915—2015年的历史
¥26.00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2005年,一场飓风袭击了新奥尔良市,整个城市都被水淹没,几百人因此丧生。飓风过后,城市人口减少、气候不断变暖、住房问题凸显、种族问题持续加剧。这场飓风被称为“卡特里娜”。卡特里娜飓风不是这些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却将我们这个时代最关心的一些问题汇集到一起。
以卡特里娜飓风发生前后共一个世纪的时间为线索,作者追寻灾害出现的前因后果,调查人们对洪水的不同反应,探讨结构性不平等和物质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飓风之下,一部城市建设史诗由此展开。
安迪·霍洛维茨(Andy Horowitz),耶鲁大学博士,现任康涅狄格大学历史学副教授,专攻现代美国城市史、环境史和南方历史。他的研究主要探讨灾难及其带来的种族、阶级、社区、创伤、不平等、福利国家、大都市发展和环境变化等问题。著有《卡特里娜:一部1915—2015年的历史》,合编《重大灾害研究》,在《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报》和《纽约时报》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刘晓卉,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大学美国研究所,研究方向为美国城市史、美国环境史。曾在《世界历史》《光明日报》《史林》等报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作品目录
总 序
我们别无选择
如果不去努力争取未来,我们就会走向自我毁灭
致 谢
引 言
何为灾难?
第一部分
第一章 新奥尔良是如何下沉的: 洪水、石油和国家权力的控制,1927—1965年
《沼泽地法案》
液体财富
盐水的入侵
乌托邦
近海采矿权
第二章 救命!贝琪飓风和下九区的政治灾难,1965—1967年
在城市的繁华地段之外:工业运河
为公众利益而战
洪 水
谢谢您,总统先生
贝琪对我们来说还没结束!
第三章 崭新的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的增长与萎缩,1967—2005年
新奥尔良的房主贷款公司
蔓延至圣伯纳德教区
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出口
庞恰特雷恩湖及周边地区飓风防护项目
《国家洪水保险计划》
风暴警报
第二部分
第四章 失去新奥尔良意味着什么?——卡特里娜飓风,2005年8—9月
风暴、洪水以及应对措施
是什么造成了这场灾难?
破裂的防洪堤——防洪堤系统为什么失灵了?
对未来的想象
第五章 重建梦想之地,2005—2015年
缩小城市
联邦政府的“回家之路”
租赁住房
公共住房
慈善医院
“恢复学区” 组织
新堤坝系统
尾声 帝国的终结,路易斯安那
无处似家
石油与河水
未来会如何
“同一颗星球”丛书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