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斯德哥尔摩的路上

去往斯德哥尔摩的路上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伯特·莱夫科维茨自传

暂无评价综合评分的显示会考虑用户真实性等多项因素,每部作品出现综合评分的时间不定。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诺贝尔奖得主罗伯特·莱夫科维茨在这部自传中,回顾了自己从年少时意外接触并爱上科研,到最后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在去往斯德哥尔摩的路上发生的有趣故事。莱夫科维茨在这本书里,展现了一个生动鲜活、与众不同的诺贝尔奖得主形象:总是乐呵呵的、经常自嘲、秀发浓密、热衷跑步、擅长投出绝妙棒球、也会“讳疾忌医”……喜欢闲聊的他聊着聊着,就聊出了这本从心脏病患者变成心脏病专家,再变成传奇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的欢乐回忆录:

只想遵守与父亲的约定、成为一名心脏病医生的他却意外接触并爱上科研,承诺与热爱该如何取舍?

五十年如一日,他致力于破解G蛋白偶联受体奥秘,最终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去往斯德哥尔摩的漫长的梦想之路到底如何坚持?

明明是研究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生化学如何意外成为精子专家和白发神医,明明凭实力获得诺奖却说还好多吃了两块巧克力?

去往斯德哥尔摩的诺奖之路究竟还有多少令人捧腹大笑又热泪盈眶的故事?从这本充满轶事和活力的书中,你能一窥诺奖得主的精彩人生,收获不安中坚定自我的信念、失败中不断重来的勇气,以及始终笑对人生所有馈赠的幽默感与力量。

罗伯特·莱夫科维茨

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

因G蛋白偶联受体的突破性研究获得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其发现展现了医学与科学相互转化的最佳成果,收获“改善了全球数百万人的健康和生活”的高度赞誉。为新药研发指明重要方向。

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与美国国家医学院三院院士,获得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医学与生物医学研究奖、美国成就学院金盘奖等几乎美国科学界的所有主要奖项。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药学与生物化学教授。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学术期刊已发表论文1 400多篇,被引超过15万次,是2020年“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研究人员”之一。

兰迪·霍尔

美国埃默里大学医学院教授,20世纪90年代在莱夫科维茨的实验室做博士后,也正是因为他,莱夫科维茨终于决定向大众讲述自己的故事。

何万青

中国计算机协会YOCSEF荣誉委员,曾任英特尔中国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集团首席工程师,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英特尔支持团队核心成员之一。曾任阿里云高性能计算负责人,华为公司IT产品线技术规划专家,资深技术专家。研究领域为高性能计算并行优化和异构计算、并行文件系统和软硬件协同设计。

曾担任英特尔大学职业发展讲习班和演讲技巧等多门精品培训的专职讲师,获高绩效讲师及全球Top10讲师等荣誉。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性能计算和学员培训,推动出版了多本专业技术图书。涉猎广泛,热爱历史、心理,哲学和科技科普工作。。

何佳茗

柏林伯恩斯坦计算神经科学中心在读硕士,2024年本科毕业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神经科学专业,大学期间合作出版科普译作《格物致理》和《未来五百年》。

作品目录

  1. 测一测 传奇科学家莱夫科维茨是如何做研究的?
  2. 重磅赞誉
  3. 推荐序 一直在科学道路上前行
  4. 推荐序二 在科学研究中寻找乐趣
  5. 译者序 心之所往
  6. 中文版序 时刻做好准备
  7. 前言 行医与科研,我的双重使命
  8. 第1章 家族心脏病,我和父亲的同一条路
  9. 第2章 确定人生方向,我想尽快成为一名医生
  10. 第3章 发散思维,为最佳诊断打造合理的故事
  11. 第4章 知道是你在医院值班,我会很放心
  12. 第5章 追求你一直梦想的事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13. 第6章 拯救生命是工作,研究则是我的热情所在
  14. 第7章 火力全开,引领一场科研革命
  15. 第8章 经历科学旅行者的冒险,逐渐获得同行的尊重
  16. 第9章 学会说“不”,掌握礼貌拒绝的艺术
  17. 第10章 持续破解研究谜团,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18. 第11章 开启生物化学“炼金术”,我从未动摇自己的信念
  19. 第12章 救人一命的神秘医生,挺身而出为陌生人提供治疗
  20. 第13章 竞争会加速科学的进步,“圣杯”是我们的
  21. 第14章 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迎来我的奇迹之年
  22. 第15章 修补破碎的心,探索内在的灵魂
  23. 第16章 遗传不是命运,我决定战胜困难,尽可能长寿
  24. 第17章 嗯,但这还不是诺贝尔奖
  25. 第18章 当你的名字出现在《危险边缘》,你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26. 第19章 国际科学奖巡回之旅,我对科学依旧好奇
  27. 第20章 世界上还有谁会因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上头条呢
  28. 第21章 多吃巧克力,多拿诺贝尔奖
  29. 第22章 终于来到斯德哥尔摩,迎接属于我们的诺贝尔周
  30. 第23章 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我最大的快乐依然来自科研
  31. 第24章 作为导师的艺术,和学生一起前行
  32. 第25章 寻根之旅,我的心仍旧跳动
  33. 致谢
  34. 注释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