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联网+营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新玩法
新营销+新媒体系列
¥7.99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在这个营销越来越难的时代,传统企业何去何从?我们该如何应对扑面而来的新营销?如何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做到高效、简易地传播,打造更丰富、更立体的传播空间,让品牌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如何颠覆传统营销思维,找到让用户乐于接受的营销方式,善用“互联网”时代的新营销策略?以上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
刘华鹏,“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研究专家、“流程营销理论”的倡导者与实践者;10余年网络营销管理工作经验,历任销售经理、营销总监、总经理等职;擅长网络营销、营销管理,咨询及培训服务过300多家成长型企业。刘华鹏老师先后联合创办北京冠智健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才富通科技有限公司,将企业管理咨询业务和移动互联网项目紧密结合,以此作为实践基地;同时,常年受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现代互联网研究院等知名学府和机构为总裁班讲授“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专题课程。
作品目录
序言
Part1 “互联网+”时代,营销到底是什么
1.互联网+营销进化论
“互联网+”时代,新营销革命正在发生
“互联网+”时代的新营销生态
营销未来,和“互联网+”一起进化
2.“互联网+”给传统营销带来的变化
从消费互联到产业互联
从强关系到弱关系
从低价格到高价值
从理解对手到理解用户
从受众个体到社群崛起
Part2 变革真相:被浪费的那一半广告费去哪儿了
1.营销不只是拼命砸钱做推广
你还有多少广告费可挥霍
从“2015中国互联网大会”看营销本质
营销要关注产品本身
营销更要关注销售
营销驱动力:产品、渠道、受众
2.寻回“另一半广告费”的关键
理念:有实效的好想法才是根本
场景:让用户听懂你的“产品语言”
内容:链接用户心的永远是产品
故事:动听的情节胜过千言万语
视觉:原来有一种感觉叫“被冲击”
跨界:总有某些资源被你忽略了
3.大数据诠释精准营销
大数据就是你玩转市场的资本
大数据带来的更多应用场景
淘宝大数据,精准营销超乎想象
猫眼电影“实时票房”背后的秘密
街景地图让你足不出户看尽风景
4.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营销模式
重新把脉受众
行业基因重组
碰撞共赢融合
效果有血有肉
Part3 转型之道:如何利用“互联网+”概念做营销
1.互联网+创意营销:脑洞大开也是一种境界
华为荣耀6Plus的“双眼看世界”
可口可乐的“畅爽夏日,分享快乐”
JEEP的“没有故事,不成人生”
杜蕾斯的“杜杜电台”
加多宝的“对不起体”
奥迪的“网络实境排位赛”
2.互联网+整合营销:基于价值的传播战略
“滴滴专车”的品牌资源整合
多乐士的“一百万个多彩开始”
BMW 1 系的“沙漠怪圈”
可口可乐“歌词瓶”,爱上夏天的感觉
美团一次,呈现美好
成都财富论坛频道,中国首个YouTube互动
红牛时间到,唤醒新能量
vivo尽展“乐享极智”态度
3.互联网+移动营销:抢占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
移动新营销,《何以笙箫默》边看边买
微信扫码,绿箭条形码也能交流
西门子干衣机,都市“晾男晾女”的救星
带来双屏互动体验的美汁源
KFC早餐,不只是简单
IMAX也能玩转微信营销
必胜客APP,从“贴身”到“贴心”
4.互联网+电子商务营销:任性地成为最伟大的公司
TCL,上京东“任性调”
万科,在淘宝“买房不用等十年”
丹麦蓝罐曲奇电商之路
“让你一再心动”,别克新君威
三大女装品牌的“光复单身”推广
“买一善一”的361°
CAMEL骆驼:传统品牌转型“触网”
5.互联网+社会化营销:提升全民的兴奋指数
“2015中国孤独者粘会”:孤独者的集体狂欢
《小爸爸》开启“全民炫父风”
“三个爸爸”何以众筹千万
联想的社会化营销:30周年“逆生长”
碧浪洗段子大赛,洗洗更欢乐
美年达“全民开心”进行时
中国平安25周年病毒传播
6.互联网+视频营销:以最直接的方式“教育”你的用户
《学姐知道》植入蒙牛新养道
香港迪士尼乐园“快乐由心笑”
NewBalance英美产系列巡展:致匠心
雪佛兰迈锐宝:梁朝伟的90种人生
东风标致3008:“百变女的移动衣柜”的“吸睛术”
长安福特嘉年华:一升放肆
Part4 成为“营销狂人”: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
1.颠覆才能生存:+时代的移动互联网思维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三个变化
碎片化思维:时间、信息碎片化
焦点思维: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快一步思维:得到与失去优势的时间可能是同样的
第一思维:移动互联时代只有第一没有第二
移动互联网思维十大法则
2.识势才有未来:“互联网+”及其未来趋势
趋势1:链接与聚合
趋势2:产业互联网化
趋势3:产业金融化
趋势4:需求个性化
趋势5:020成互联网主流
趋势6:智能工业时代
3.变革才能重生: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企业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的四重境界
组织变革:组织结构、考核方式、激励措施
产品研发:找到你的社群
用户体验:使用情景与动作分解
产品人格化:褚橙、柳桃和潘苹果
挑选用户: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的客户
归属感:用户为什么会参与
粉丝经济:和雇水军、撑场面无关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