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力及其提升策略研究
不仅需要拥有“学到什么”的能力,更需要具有“愿意学习”的动力
¥33.25
加载中,请稍候……
作品简介
本书认为学习力是个体具有的能够促进其顺利开展有效学习,进而促进其实现自身成长和适应环境变化的某种能量,是学习意愿和学习能力相互作用而成的综合体。根据文献梳理和实践来源,本书筛选出学习力的45个关键要素,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学习力调查问卷。通过因子分析,确定了七个学习力因子,即学习意识、信息筛选能力、表征性、策略性、迁移力、实践性、自我效能。以此为基础,本书从价值、结构和要素三个层面构建了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
黄小欧,海南儋州人,海南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研究。被聘为海南省职业指导师,在《江苏高教》《高教探索》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获得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成果一等奖、海南省辅导员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海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曾获评团中央学校部“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指导教师、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等。
作品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现实困惑——教师“擅教”如何转向学生“擅学”
二、时代要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如何进行
三、理论启发——学习力理论在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如何实践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拟解决的问题
一、文献研究概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及本书拟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注释
第二章 理论脉络探寻及概念发展
第一节 学习理论的发展
一、哲学思辨的学习研究
二、通过实验,学习研究成为一门科学
三、学习理论的多学科融合研究
四、情境学习理论的发展
五、我国“学习”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学习的概念发展
一、关于学习的不同观点
二、本书对“学习”的定义
第三节 学生学习力的概念发展
一、对于学生学习力的不同理解
二、本书中学生学习力的定义
三、学生学习力的生成
小 结
注释
第三章 学生学习力的理论模型构建
第一节 主要理论依据
一、价值层
二、结构层
三、要素层
第二节 学生学习力的因子分析
一、学习力关键要素的现实确认
二、初始问卷设计
三、探索性因子分析
四、验证性因子分析
第三节 学生学习力理论模型及测评体系的建立
一、学生学习力理论模型的建立
二、学习力结构及要素的量化测评体系构建
小 结
注释
第四章 学生学习力的量化考察
第一节 现状调查
一、结构分析
二、各因子分析
第二节 对比分析
一、高职学生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的对比分析
二、高职学生绩优组与绩平组对比分析
第三节 考察推论
一、高职学生学习力优势特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 结
注释
第五章 案例的质性研究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方法
三、访谈内容及对象
第二节 案例分析
一、提取概念
二、开放性编码及形成范畴
三、选择性编码
四、编码信度检验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
一、高职学生学习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二、高职学生学习力的优势特征分析
小 结
注释
第六章 学生学习力的提升策略
第一节 目标及主要着力点
一、设定目标
二、主要着力点
第二节 经验借鉴
一、经验选取
二、经验对比
第三节 策略方案的制定
一、理念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执行层面
小 结
注释
第七章 策略的实践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实践准备
一、对象选取
二、实践环境
三、内容选取
第二节 实践过程
一、设计自主课堂以激发学生内驱力
二、设计游戏化课堂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三、情境化课堂提升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四、刻意练习提升综合学习力
第三节 结果分析
一、因子层面的情况
二、结构层面的情况
三、价值层面的情况
四、讨论
小 结
注释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创新之处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著作
论文、期刊
附 录
附录A:关键要素初筛调查表
附录B:学生学习力调查问卷
附录C:访谈提纲
附录D:实践对比问卷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