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套装全2册)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全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时代家族和社会的没落。
  • 三国演义(套装全2册)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从汉灵帝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九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的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尔虞我诈、争权夺利的关系。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国演义》是以毛宗岗本为底本、经过多次整理校订而成的迄今国内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版本,自面世以来,一直是市场上最受读者欢迎古典文学名著之一。
  • 水浒传(套装全2册)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 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以宝黛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四大家族的荣辱兴衰为背景,描绘出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封建专制下新兴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萌动。结构宏大、情节委婉、细节精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声口毕现,堪称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举世公认的巅峰,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华文化的结晶。二百多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历久而不衰。 曹雪芹,(?-1763,一作1764)清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自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其祖曹寅尤为康熙帝所信用。雍正初年,在统计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牵连下,雪芹家受到重大打击,其父免职,产业被抄,遂随家迁居北京。他早年经历了一段封建大官僚地主家庭的繁华生活,后因家道衰落,趋于艰困。晚期居北京西郊,贫病而卒,年未及五十。性情高傲,嗜酒健谈。具有深厚的文化修养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他生活在我国已有资本主义生产萌芽的封建末世,在其后期又有机会接触到下层人民,因而对当时社会阶级斗争和思想斗争有较具体的感受,看到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凶残和内部的分崩离析。曾以十年时间,从事《石头记》(即《红楼梦》)的创作。书中通过一个贵族官僚大家庭的盛衰历史的描写,塑造了许多典型人物形象,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进行了深刻的解剖和批判,并热情地歌颂了具有异端思想的男女青年,成为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但其中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找不到出路的悲观情绪。据称先后曾增删五次,但未成全书而卒;今流行本一百二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也能诗,又善画石,但作品流传绝少。 This is a public domain book converted by anonymous volunteers and you may find it for free on the web.This work is respectfully inscribed by the author.
  • 红楼梦
    本书以程乙本为底本,而校以各脂砚斋本及各程本。参校较多的是脂砚斋己卯本、庚辰本、甲戌本和《乾隆抄本百廿回红楼梦稿》、《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及程甲本、王雪香评本。个别本子未曾寓目,利用了俞平伯《红楼梦八十回校本》及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祖籍辽宁铁岭,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 老残游记(作家榜经典)
    亚洲周刊20世纪100部中文小说中位列前十,历史最久远的为清末作家刘鹗发表于1903年,反映晚清腐败社会的《老残游记》。 本书主人公老残,不入仕途,浪迹江湖,凭借医术糊口,游走中华大地,看似跌宕曲折的游历,实则是潜入官场内部的冒险。 老残一路走,一路看,茫茫官场,芸芸百官,玉贤、刚弼等“清官”的真实面目、官场晋升的手段和细节,一一浮出水面,读来不寒而栗;中国传统官场文化中的规则与潜规则,再无任何遮掩! 本书问世百年,赢得“中国近一百年内无此小说”之盛赞,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世纪经典:一个世纪以来,《老残游记》中文印行版本多达186种,并被译成8国语言在海外广为流传。 精美插图:独家收录精美手绘插图,大气呈现中华大地山水风貌。 精校精编:依据1906年天津《日日新闻》善本为底本勘校,全新精校典藏。 装帧现代:精心设计文字版式,版式舒朗,设计精美,便于阅读收藏。 刘鹗(1857——1909) 字铁云,号老残,别署洪都百炼生。 晚清小说家, 祖籍江苏丹徒。虽出身官宦家庭,却不喜科场文字,旷达放浪不拘礼法。 24岁,于扬州拜从太古学派李光昕为师。 31岁,在上海开设石昌书局,为中国石印之始。 32岁至39岁,帮办治黄工程成绩显著,保荐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41岁,任筹采山西矿产经理。 44岁,八国联军侵华,刘鹗携资从沙俄手中购得太仓储粟以赈灾民。 52岁,清廷以“私售仓粟”罪将其充军新疆。 53岁,病逝于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 所著《铁云藏龟》为我国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著作。 《老残游记》为其代表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学名著。
  • 镜花缘
    《镜花缘》是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全书一百回,由清代李汝珍创作。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 李汝珍(1763─1830),字松石,号松石道人,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清代文人,小说《镜花缘》为其代表作。 他的一生大约经历了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但考场不得意。乾隆四十七年壬寅(1782),十九岁随兄盐课司大使李汝璜到海州板浦(今江苏连云港海州区板浦镇)等地,师事凌廷堪,结识许乔林、许桂林、吴振勃等。后因水患捐官得县丞一职。李汝珍是道地的文人,“于学无所不窥,尤通音韵”,精通文学、诗词、音韵、经学、字学、医学、算数、茶经、棋谱,还“旁及杂流”,如象纬、篆隶等。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写成《镜花缘》,花了近二十年心血,三易其稿,行文对中处处展现知识,是一部卖弄学问作品,原拟写两百回,但只写一百回。旅美学人夏志清评论此书几乎没有前后文矛盾之处。另著有《李氏音鉴》、《字母五声图》、《受子谱》等。 今连云港板浦镇东大街,有“李汝珍纪念馆”。
  • 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俗称《封神榜》,又名《封神传》、《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是一部中国神魔小说,关于作者,一说是明朝的许仲琳,也有人认为是明代道教学者陆西星,另一说为《金瓶梅》的可能作者王世贞一夜写成,亦有人说是吴三桂的部下。 《封神演义》中有十余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作者应是道教人士。 全书共一百回。其原型最早可追溯至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可能还参考了《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的中国历史为背景,描写了周朝与殷商的对抗与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和哪吒三太子等生动、鲜明的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许仲琳(约1560—约1630),亦作陈仲林,号钟山逸叟,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市)人,生平事迹不详,明朝小说家。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著有知名小说《封神演义》,因此而得名。 This is a public domain book converted by anonymous volunteers and you may find it for free on the web.This work is respectfully inscribed by the author.
  • 老残游记
    本书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以郎中老残的种种经历为情节主线,从老残这个特殊人物的视角,透视腐败衰朽的晚清时代奇特的社会图景,通过对官僚群像的塑造,抨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富于谴责的力度与深度,同时歌颂了普通民众的善良、正直与热情,从而使上层社会的丑恶与下层社会的清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次出版,由陈翔鹤校订,戴鸿森注释,并配备了精美的插图。 刘鹗(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校订:陈翔鹤,1901年出生于四川重庆,中共党员,著名作家、出版家、文史专家。年轻的时候,他与好友一起组织的社团浅草社、沉钟社以及创办的刊物《浅草》、《沉钟》,便受到鲁迅先生的重视。1938年在白色恐怖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冒着生命危险积极地在党的领导下工作。解放后,他筹办并长期主编《光明日报》的副刊《文学遗产》,使其成为中国研究古典文学的重镇。此副刊也成为国家主席毛泽东最喜欢看的读物。后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兼主编《文学研究集刊》。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致病而死。 注释:戴鸿森,江苏溧阳人。1949年肄业于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1950年参加工作,历任上海三联书店、中国图书发行公司图书审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文学编辑室编辑,编审。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老残游记注释》、《姜斋诗话笺注》、《带经堂诗话校点》、《金瓶梅词话校点》、《五代诗话校点》、《金瓶梅词话作者侧议》、《有关历史人物宋江投降问题史料之我见》等。
  • 西游记
    本书由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以中州书画社影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为底本,以世德堂本为主校本,据以改正了底本中的少数错字,补上了底本中的个别缺字。明刊本都没有现在通行本唐僧出世的故事情节(只朱鼎臣本有简单交代),故特将清代张书绅《新说西游记》的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移来作为附录,置于第八回之后,供读者参考。 吴承恩(1501一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西游记》,其余作品还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明过人,少年得志,喜欢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因文才出众,在故乡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好评,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因科考的屡次失败,生活的穷困潦倒,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