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士德
    歌德,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揭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思想家。歌德除了诗歌、戏剧、小说之外,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学、造型设计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并列的四大文豪。译者钱春绮先生是我国德语界泰斗级的前辈、诗人。
  • 伊凡诺夫·海鸥
    契诃夫不仅是享誉世界的短篇小说大师,更是杰出的剧作家、现代戏剧的先驱者,被誉为莎士比亚后戏剧第一人。2014年正逢契诃夫逝世11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契诃夫戏剧全集》总四卷,精选焦菊隐、李健吾、童道明等名家权威译本,在国内首次将契诃夫的戏剧作品以“全集”的方式完整呈现。 本卷包含契诃夫名剧《海鸥》和《伊凡诺夫》。喜剧《海鸥》描写乡村富家少女妮娜的爱情理想和遭遇,于1898年在莫斯科艺术剧院上演,获得空前成功,高翔着的海鸥形象成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院徽。《伊凡诺夫》是契诃夫的第一部戏剧力作。本书译者焦菊隐先生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前副院长,也是国内较早译介契诃夫的专家,且有丰富的话剧艺术经验,他翻译的《海鸥》、《伊凡诺夫》、《樱桃园》、《三姊妹》等,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 俄国著名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大师,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末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杰出代表。戏剧是他文学创作成就中的明珠。在欧美,契诃夫的戏剧剧目演出仅次于莎士比亚,对二十世纪现代戏剧影响极大。契诃夫作品以语言精练、准确见长,善于透过生活的表层进行探索,将人物隐蔽的动机揭露得淋漓尽致。他的优秀剧本和短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情节和清晰的解答,集中讲述一些貌似平凡琐碎的故事,创造出一种特别的,有时可以称之为令人难以忘怀的或是抒情味极浓的艺术氛围。代表作有戏剧《樱桃园》、《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海鸥》,小说《变色龙》、《小公务员之死》、《万卡》,等等。
  • 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为诗体悲剧,它根据十六世纪—民间传说创作而成,是歌德倾注了毕生心血写成的宏篇巨著;它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初整个欧洲的历史,提示了光明与黑暗,进步与落后,科学与迷信两种势力的不断斗争。歌德借助浮士德的抱负和追求,表达了他本人对人类未来的远大而美好的理想。 全书由一系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歌剧以及舞剧组,涉及神学、神话学、哲学、科学、美学、文学、音乐以及政治经济学。 同样,《浮士德》与荷马的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同为欧洲的四大名著。 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l749~1832), 德国著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 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 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 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 ~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写一个反对封建习俗,憎恶官僚贵族,跟鄙俗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在爱情上更遭封建势力 摧残打击的少年维特愤而自杀的浪漫故事。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亨有世界声音。《浮土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把浮士德写成一个不断追求、进取的理想人物; 把他的知识、爱情、政治、艺术、副业等五大发展阶段,都写成以封建政体腐败、感悟古典美追求的幻灭和“理性王国”蓝图之虚妄为主体内容的悲剧阶段;成为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作品也因而跟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并列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古典名著,《威廉·迈斯特》分《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两部,内容写主人公走出家门寻求人生意义的故事, 肯定实践的重要意义,认定人生的最高理想是以专业技能力社会造福。 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即由郭沫若译成中文。他的《浮士德》、《赫尔曼与窦绿苔》等作品现己有了中文译本。
  • 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
    This is a public domain book converted by anonymous volunteers and you may find it for free on the web.This work is respectfully inscribed by the author. Romeo and Juliet is a tragic play written early in the career of William Shakespeare about two teenage "star-cross'd lovers" whose untimely deaths ultimately unite their feuding households. It was among Shakespeare's most popular plays during his lifetime and, along with Hamlet, is one of his most frequently performed plays. Today, the title characters are regarded as archetypal "young lovers". William Shakespeare (baptised 26 April 1564 – died 23 April 1616) was an English poet and playwright, widely regarded as the greatest writer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and the world's pre-eminent dramatist. He is often called England's national poet and the "Bard of Avon" (or simply "The Bard"). His surviving works consist of 38 plays, 154 sonnets, two long narrative poems, and several other poems. His plays have been translated into every major living language, and are performed more often than those of any other playwright. Shakespeare was born and raised in Stratford-upon-Avon. At the age of 18 he married Anne Hathaway, who bore him three children: Susanna, and twins Hamnet and Judith. Between 1585 and 1592 he began a successful career in London as an actor, writer, and part owner of the playing company the Lord Chamberlain's Men, later known as the King's Men. He appears to have retired to Stratford around 1613, where he died three years later. Few records of Shakespeare's private life survive, and there has been considerable speculation about such matters as his sexuality, religious beliefs, and whether the works attributed to him were written by others. Shakespeare produced most of his known work between 1590 and 1613. His early plays were mainly comedies and histories, genres he raised to the peak of sophistication and artistry by the end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 Next he wrote mainly tragedies until about 1608, including Hamlet, King Lear, and Macbeth, considered some of the finest examples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his last phase, he wrote tragicomedies, also known as romances, and collaborated with other playwrights. Many of his plays were published in editions of varying quality and accuracy during his lifetime, and in 1623 two of his former theatrical colleagues published the First Folio, a collected edition of his dramatic works that included all but two of the plays now recognised as Shakespeare's. Shakespeare was a respected poet and playwright in his own day, but his reputation did not rise to its present heights until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Romantics, in particular, acclaimed Shakespeare's genius, and the Victorians hero-worshipped Shakespeare with a reverence that George Bernard Shaw called "bardolat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his work was repeatedly adopted and rediscovered by new movements in scholarship and performance. His plays remain highly popular today and are consistently performed and reinterpreted in diverse cultural and political contexts throughout the world.
  •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在同样的悲苦命运下,几百年前的弱女子,是屈服还是抗争?三部戏,概括了元代妓女的生活遭际与苦乐悲欢。赵盼儿:我国戏曲史上第一个“侠妓”。杜蕊娘:深情坚贞的青楼名妓,冲破枷锁,终获爱情。谢天香:“金笼内的鹦哥”。《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所谓“风月救风尘”,就是用妓院中追欢卖笑的风月手段解救沦落风尘中的姊妹的意思。有钱有势的官僚子弟周舍,用花言巧语、假意温存骗取幼稚天真的歌妓宋引章的感情;一旦将宋引章娶到手后,却对她朝打暮骂,肆意虐待。清醒老练、机智勇敢的妓女赵盼儿,一派侠义心肠,她巧设圈套,“以周舍之道还治其身”,终于惩治了贪财好色、喜新厌旧的恶少,救得宋引章脱离了火坑。《杜蕊娘智赏金线池》:穷书生韩辅臣与济南名妓杜蕊娘相爱,鸨母爱钱,将两人生生拆散,还谎说韩辅臣移情别恋,使蕊娘由爱变恨;不论韩辅臣怎样苦苦哀求与解释,都得不到她的谅解,以致韩辅臣又误以为蕊娘跟鸨母一样心思。最后韩辅臣的好友石好问复任济南,设计使两人和好团圆。《钱大尹智宠谢天香》本剧写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和妓女谢天香悲欢离合的故事。钱大尹起初对柳永重妓色轻士夫的行为感到不满,后来惊羡谢氏的才华,假意娶谢氏为妾,使之脱了乐籍,实则秋毫无犯,以便日后柳、谢团圆。而柳、谢不知其计,误会之中,翻起种种波澜。 黄仕忠,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戏曲史、中国古代文学及中国古典文献学,编有《明清孤本稀见戏曲汇刊》《清车王府藏戏曲全编》《全明戏曲》等大型戏曲类文献,专著有《〈琵琶记〉>>研究》《婚变、道德与文学:负心婚变母题研究》等。
  • 俄狄浦斯王
    《索福克勒斯悲剧集》收集了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剌喀斯少女》《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等五部悲剧。索福克勒斯作品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全盛时期的思想。索福克勒斯提倡民主精神,反对僭主专制,歌颂英雄人物,重视人的才能。索福克勒斯的悲剧风格质朴,简洁有力,人物丰富多彩,布局严密而和谐,形式趋于完美,把悲剧艺术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索福克勒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之一,被古代批评家认为是最伟大的悲剧家。代表作有《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等。 罗念生(1904—1990)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古希腊文学学者、翻译家,翻译出版古希腊文学作品和专著达五十余种,近千万字,译作被誉为“一座奥林匹斯山”,编有《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并于1987年获希腊最高文化机关雅典科学院颁发的“最高文学艺术奖”。
  • 小津安二郎剧本集
    ☆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巨匠 与黑泽明齐名 ☆小津安二郎电影代表作剧本 中文简体首次集合出版 ☆一幅尽显日本风情百态的文学图景 1.小津安二郎是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巨匠、享誉世界的著名导演,一生执导了54部电影作品,多部获得国际声誉。《东京物语》被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最佳日本电影”,其完整剧本是本书收录的剧本之一。 2.本书是小津安二郎电影剧本的首部简体中文版,集结了小津安二郎最经典的六部电影作品剧本,是献给小津影迷和所有电影爱好者的一部值得细品珍藏之作。 3.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一样,剧本的文字简练精巧,敏感细腻,温润人心。 本书首次集结了小津安二郎最广为人知并获得诸多好评的六部经典作品:《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麦秋》《浮草》《秋日和》《晚春》。透过文字展现小津电影的独特魅力和极简美学风格。 小津安二郎坚持无限远离好莱坞电影节奏,其缓慢细腻叙事手法被称为“小津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深刻影响了侯孝贤、许鞍华、是枝裕和、山田洋次等后世电影巨匠。家庭的羁绊与父女复杂的感情是他的作品永远的主题。他笔下的人物对话极富日常韵味而又深刻展示着潜藏内心的复杂情绪,独特的幽默又时常闪现出小津式哲学。 小津安二郎 1903—1963 著名导演,一生共执导54部影片,其中大多享有国际声誉。 入选英国《视与听》杂志“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导演”。 《东京物语》被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最佳日本电影”。 1963年,60岁诞辰之日,病逝于东京。 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一个字:无。 吴菲 毕业于日本山口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语言文化专业。文学硕士。 译有《豆腐匠的哲学》《向着明亮那方》《春天与阿修罗》《不畏风雨》等
  • 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
    《第五纵队》是海明威唯一一部剧本,以西班牙内战时期的马德里保卫战为背景,描写了一位美国记者秘密为共和政府工作,反击叛军“第五纵队”的故事,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 《西班牙大地》是荷兰导演伊文斯与海明威合资实地拍摄的一部纪录片,反映了西班牙民众在内战时期的英勇表现,由海明威撰写解说词,并亲自配音。本书即为该片解说词。书中的木刻插图系画家弗雷德里克·K·拉塞尔为当年本书单行本限量版特别绘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极具观赏性与收藏性,与海明威简洁而不失热情的文字相得益彰。 海明威对西班牙怀有深厚的感情,该片连同剧本《第五纵队》,以及之后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一起,可谓海明威为反法西斯斗争所作的独特贡献。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来所有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最受我国读者喜爱的一位作家。20世纪美国小说家、记者,“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一生经历丰富、传奇,写作风格简洁明快,以“文坛硬汉”著称,对现当代美国和世界文学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代表作有《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1953年凭借《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茶馆
    独辟蹊径,与以往的老舍作品选不同,力争图文并茂。以中短篇小说为切入点,配以著名画家叶浅予、方成、袁运生、高荣生、李全武等为老舍先生的作品创作的插图。力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老舍作品的精髓,避免了重复出版,且选用的中短篇小说极具代表性,读者可以充分领略到作者对当时世界忧愤深广的讽刺与批判,温婉戏谑的幽默与自我解嘲,博大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著有《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日》、《离婚》、《猫城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正红旗下》、《月牙儿》等大量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 叶浅予(1907-1995):浙江桐庐人,主要从事绘画教学和以舞蹈、戏剧人物为主的国画创作。曾任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擅人物、插图、速写等。曾为茅盾《子夜》、老舍《茶馆》等书插图,出版有《画馀论画》、《十年荒唐梦》等图书。
  • 仲夏夜之梦(中英双语珍藏版)
    《仲夏夜之梦》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最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后人将其改编成电影、故事、游戏、绘画等。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英国戏剧家本·琼森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8部剧本、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和其他诗作。他的剧本被翻译成所有主要语言,并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剧作家。直至今日,他的作品依然广受欢迎。 朱生豪(1912-1944),莎士比亚戏剧翻译家、诗人,共译莎士比亚剧作31部半。 朱生豪译本以“求于最大可能之范围内,保持原作之神韵”为宗旨,译笔流畅,文词华瞻。朱生豪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和最多的一人,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为国内外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