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法宝(30周年纪念版)
    《写作法宝》一书,以其合理的建议、清晰的表述、温和的风格而为读者称道。本书为所有想要写作的人而写,不论你想写的是人、地方、科技、商务、运动、艺术还是你自己。书中的原则和观点,已经被几代作家和学生分享。 本书为30周年纪念版,增加了新的前言,以及撰写家史及回忆录的章节。 威廉·津瑟,作家、编辑兼教师。他从《纽约先驱论坛报》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长久以来一直是美国领军杂志的撰稿人。他撰写的17本书包括:《写而学》、《米切尔与拉夫》、《春训》、《美国地理名胜》、《耳熟能详:美国伟大的歌手与他们的歌曲》,以及新作《写自己的人生》等。20世纪70年代在耶鲁大学任教,任布兰福德学院院长。目前在家乡纽约市新学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任教。
  • 我信仰阅读
    1955年,一位酷爱阅读的年轻人加入了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他一路升至主编,又跳槽到负有盛名的克瑙夫出版社当总编辑,后来还曾执掌《纽约客》。70岁时,他成为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编辑,做出了数月狂销200万册的克林顿传。他,就是罗伯特·戈特利布。 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他如何定下《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经典书名。他如何一眼识破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匿名写作。他为何对克林顿说出“不是我为你工作,是你为我工作”。以及他群星璀璨的作者名单和那些必读之作的背后故事。他的出版成就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他的信仰。翻开这本书,这位传奇出版人将带我们走进美国出版的黄金时代。 罗伯特·戈特利布(Robert Gottlieb),犹太人,美国二十世纪下半叶传奇编辑,先后于哥大、剑桥学习,曾就职于西蒙-舒斯特、克瑙夫两大出版社,后执掌《纽约客》。他痴迷阅读,对各类书籍兼收并蓄,并自入行起就锐意革新,善于挖掘年轻作者,大胆创造营销手段,打造了诸多出版事件,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他的作者不仅涵盖多丽丝·莱辛、约翰·契弗等文学大师,还有约翰·勒卡雷、迈克尔·克莱顿等畅销书作者,以及凯瑟琳·赫本、比尔·克林顿这样的社会名流。这些书经过他的手无不大卖,实践了他的信念“出版的本质就是把自己的热情传递出去。” 译者:彭伦,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系,曾任记者、编辑,主要策划的丛书有“出版人书系”“短经典”《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等。2017年获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编辑”奖。同年创立出版品牌“群岛图书”,出版外国文学作品,并代理中国作家的国际版权。译作有《我与兰登书屋》《天才的编辑:麦克斯·珀金斯与一个文学时代》等。
  • 怎样写故事
    ★ 麦基《故事》与坎贝尔《英雄之旅》后,美国亚马逊创作类又一五星畅销书,让年轻创作者不走弯路的创作新思维。 ★ 好故事是什么:文笔?情节?结构?人物设定?好故事怎样写:自由书写?向大师学习?初稿写不好很正常?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故事总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意写作课教授创作 秘籍;帮你1分钟打破惯性,扭转思维,从此一劳永逸、不走弯路! ★ 以“书中书”的方式,“手把手”直观展现将“灵感”变成”好故事”的过程。 ★ 不仅指导写作,还能从源头处弄懂故事的创作、接受和传播门道,理解诸多文学、电影、流行文化现象,为什么成功的作家提的建议可能是很糟糕的;为什么有的作家处女作便引起轰动,之后却越写越差,等等。 ———————— 为什么许多作家的处女作令人惊叹,第二、第三和第四本却都反响平平? 为什么许多人兢兢业业写了数百页之后,得到的只有毫不紧迫、逻辑不佳的故事? 为什么一些看似文笔情节俱佳的作品就是无法吸引人一口气读下去? …… 因为,写作者并不知道真正打动读者的是什么。 《怎样讲故事》摒弃以往从文笔、情节、结构、人物设定等出发的外部解决方案,提出了故事创作的6W法则,结合丰富的案例,教导创作者怎样让故事从灵感闪现的时刻开始,便走在正确的轨道上,一步步写出具有严密内在逻辑、强大说服力与紧迫感的好故事。 莉萨·克龙,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出版业工作过十年,之后转入电视行业。担任多个电视节目的主管制片人,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洛杉矶威秀电影公司等的故事顾问,威廉·莫里斯经济公司的文稿代理人。同时,她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写作课,并任教于视觉艺术学院。多年来,她还一直作为顾问,帮助诸多作者、制片人和代理人开发新的书籍和影片,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著有《你能写出好故事》《行家解惑:电影剧本创作》等多部畅销书,并广获好评。
  • 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文件汇编(1893~1914)
    本书系“西藏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2010年立项项目,是在翻译别洛夫、绍米扬和斯维亚捷茨卡娅合编俄国档案汇编《俄国与西藏——俄国档案文件汇编(1900—1914)》(2005年出版)的基础上,将巴德玛耶夫档案汇编《在沙皇制度幕后》中涉及中国藏蒙的19件、收录在《帝国主义时代国际关系》一书中涉藏档案32件等,全部收入书中,使该译著成为目前涉藏档案中最完整的版本,对于研究这一时段西藏、蒙古地区历史,俄国侵华史乃至英俄列强在华角逐等问题,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春华,河北宁晋人,1938年1月生。1964年8月黑龙江大学俄语专业毕业。同年就职于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9月至1995年12月受国家教委派遣在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作访问学者。1997年评聘译审资格。中俄关系史学会、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有关中俄、中苏关系、中国边疆史地、蒙古问题等方面的俄国外交档案、外交官回忆录、学术专著的翻译和研究工作。
  • 《新青年》与20世纪中国
    《新青年》是公认的影响20世纪中国的新文化元典。它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演进埋下了深深的伏笔。本书主要围绕《新青年》与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关系展开论述,辑录了全国众多著名学者的文章,希望能解释启蒙的演变以及现代性在20世纪中国多副面孔的实际流程,为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演进提供一个历史注脚。 张宝明,男,1963年8月生于安徽蒙城。1985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获中国现代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学系,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国家级百千万工程人选,皖江学者,河南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专家。现任河南大学副校长。主要是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尤其是五四思想史的研究以及当代文化现象的批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研究的资深专家。
  • 如何写出“抓人”的故事
    ☆想写出吸引人的好故事,最重要的是什么? 风格?人物?视角?不对,最重要的是情节!只有打造出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和步步惊心的故事节奏,才能把读者牢牢抓住。 ☆每个写作者、创意工作者、内容策划者都应该掌握的“情节构思体系” 无论创作小说、影视剧本、广告,还是新媒体,掌握《作家文摘》的高能情节构思法,你也可以写出“十万+”和成功打造超级IP的畅销品。 ☆零基础轻松入门,案例丰富,方法详细 写作练习+专家建议+作家书单,揭秘好莱坞最青睐的“高概念故事”公式,分场景解读《傲慢与偏见》《权力的游戏》《饥饿游戏》等深受读者、观众喜爱的好故事。 你一定有过通宵看书或“追剧”的经验吧?虽然明知道该让身体和大脑休息了,但就是停不下来,想一口气看完!无论小说、回忆录,还是影视作品,那些令人手不释卷、欲罢不能、无法抗拒的故事永远是读者们的最爱。而对于创作者来说,想要写出真正抓人的好故事,手握吸引人的故事主题、有趣的人物、生动的细节可远远不够!你还需要创造出环环相扣的情节和令人无法呼吸的节奏! 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情节构思完全指南,为你揭示出创作精彩故事的秘密——以场景为单位构建蓝图,一幕接一幕推进情节,一步接一步织就捕获读者的故事之网。本书包含大量故事专家的建议和可以随时使用的练习,无论是新人还是老手,只要你翻开这本书,就一定能有所收获,写出真正有生命力的、“抓人”的精彩故事。 [美]保拉·穆尼埃,作家、记者,曾在甘内特(Gannett)、迪士尼(DISNEY)、F&W media等媒体巨头工作,后成为高级文学代理及内容策划师。擅长创作推理惊悚、科幻、奇幻、言情等类型文学作品,同时,保拉也是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理事会成员,在美国推理作家协会新英格兰分会连任四届会长。
  • 编辑人的世界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该是编辑。 ◎编辑艺术与技艺的标准读本,训练你的思维和眼光。 ◎理论探讨+实例分享,38位美国当代知名编辑人,以深刻的洞察力和坦率的笔触拨开云雾。 ◎行业前沿 | 创意策划 | 案头工作,从大众市场到细分市场,从思维到眼界,大师级编辑人带你完成升级! ◎欢迎来到编辑人的世界,结识伙伴,打怪闯关,分享热爱!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在当代美国主流的内容行业——出版业以及内容创作者中颇有影响力的经典读物。本版据1993年第3次修订版翻译,收录了38位美国当代知名编辑人撰写的38篇文章,你将从这里了解到:什么是好的表达,什么是消遣性、重要性、知识性兼具的内容;一个创意构想在各方辅助下从无到有的完整孵化过程;针对不同细分市场如何及时调整策略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除了深入细致的实操指导外,还精心选录了在理论、伦理等方面富有启发性,甚至争议性的文章,来锚定行业与职业定位。简言之,它将带领读者进入真正的“编辑人的世界”。 杰拉尔德·格罗斯(Gerald Gross),一九五三年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曾任美国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编辑,创造了哥特推理小说等普及版平装书类型,主编过《编辑人的世界》《出版人的世界》等在编辑出版领域颇有影响力的经典著作。一九八七年,成为格罗斯联合事务所的合伙人,开始以编辑顾问的身份与作家、出版社合作。此外,他还经常参加美国各地的作者大会,举办各种有关编辑与出版的研讨会。
  • 圈外编辑
    ★编辑出版界的“泥石流”,行走的毒舌炸弹! “杀死出版的正是它的创造者——我们这些编辑。” “催生无聊杂志的正是‘编辑会议’。” “不要跟同行喝酒。” “网络搜索是种毒品。” “别看读者脸色,关照自己。” …… 以上内容都出自本书。都筑响一40多年来从未领过固定月薪,作为体制外独立编辑,他对艺术、设计、出版等领域有独特而精准的认识。本书文笔极富冲击力,幽默随性,酣畅淋漓,吐槽犀利痛快,毒舌金句频出,带给读者一记来自主流圈外的新奇能量重击! ★怪招迭出的选题捕手,剑走偏锋的人间观察家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 在这本书中,都筑响一为读者呈现出一个野生编辑特立独行的大世界。当下社会有诸多强制的、隐性的条条框框,都筑响一本人,和他报道及出版过的题材,都在激发我们对别人的生活少一点判断,多一点尊重。自由有趣的灵魂、对编辑和做书的另类认知、令人拍案叫绝的选题,都筑响一拒绝乏味,持续捕捉身边被忽略的日常“奇观”,挖掘那些不被认可的无名天才。 独立、纯粹、反抗、好奇心、真性情,野生编辑带你冲破主流的条条框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出版同仁激赏共荐! 做一本书要从何开始?如何养成自己的编辑视点?编辑为谁做书?出版的未来会如何?全书以8个问题划分,都筑响一打破出版常规,回答直击人心,呈现出一个独具人格魅力的天才编辑和一段浓墨重彩的人生传奇。 探寻世界各地古怪珍奇景点;收集死刑犯临刑前写下的诗句;报道日本本地嘻哈歌手;走访上百个东京普通人狭小公寓诠释“Japanese Style”;拍摄每个日本人都去过却不被设计界理睬的“情人旅馆”内部装潢……捕捉主流之外的怪诞景色,挖掘日常而不平常的人间故事,当代日本极具独立精神的自由编辑都筑响一,从杂志记者到做书编辑,他拒绝乏味,打碎常规,只做自己感兴趣的选题,怪招迭出,特立独行。 “白费功夫的编辑会议”“不要跟同行喝酒”“就算碰不到也要伸手”“不把东京放在眼里”……毒舌且有冲击力的文笔背后是对人间的温暖观察,剑走偏锋的编辑生涯是对主流社会与体制的不妥协。 这本书是一趟出人意料的奇异阅读之旅,更是一段洒脱、真实、痛快的编辑传奇。 都筑响一 1956年生于东京。1976—1986 年于甫创刊的流行生活文化杂志POPEYE、BRUTUS 担任当代艺术、建筑、设计等报道的采访编辑。1989—1992 年编辑了当代艺术全集ArT RANDOM系列(共102 本),呈现20世纪80年代当代艺术群像。他也亲手拿起相机,从既有媒体观点外撷取现代社会样貌。《东京风格》拍摄了狭窄但充满独创性的年轻人住处,《ROADSIDE JAPAN——珍奇日本纪行》探访了日本各地的奇妙名胜。1997年获木村伊兵卫奖。1997—2001年编辑STREET DESIGN FILE 摄影集(共20本),收录了业余人士的优秀设计。 如今仍持续探访世界各地的“ROADSIDE”,着眼于秘宝馆、小酒馆、独居老人等无名超人的事迹。 黄鸿砚 公馆漫画私仓兼艺廊Mangasick副店长,文字工作者。翻译、评介、独立出版海内外另类漫画或画集,策划相关展览。漫画译作有《恶童当街》《少女椿》《传染》《环世界》等,小说译作有《抬高屋梁吧,木匠;西摩传》《手冢番:我曾伺候过漫画之神》《飘》(合译)等。
  • 排版的风格(全彩)
    本书从宏观的角度总结出排版的三大基本风格,古典风格、构成风格与国际风格,建立了一个风格系统,并详细介绍了各自的网格系统。 左佐,原名左亚辉,著名字体设计师,致力于文字的设计与研究,在字体设计方面颇有建树。著有畅销书《设计师的自我修养》《治字百方》。
  •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出版是思想和知识公之于众的重要媒介,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国80%以上的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现代学术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业引领了近现代中国新知识传播与思想进步的潮流。2022年10月29日、30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主办了“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近50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与文化交流”“出版与商业互动”“辞书与教科书出版”“出版与新文化”“出版与科技知识”“出版与政治活动”七个专题展开探讨。本书选编此次会议论文30余篇,研究涵盖书籍史、阅读史、印刷、翻译、版本和目录学等多元主题,体现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之一。该系师资力量雄厚,研究专业方向齐全,科研成果卓著,在国内历史学科中名列前茅。 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新闻出版专业博物馆,坚持“深耕传统、面向世界、拥抱未来”,以新颖的立意、厚重的实物、多元的手段,展示新闻出版的历史文化和事业成果,馆藏文物资料60余万件/套,展示面积5640平方米,涵盖新闻出版通史、印刷技术、儿童出版、艺术设计、数字出版、音像出版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