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是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学术著作首次在中国以中文版的形式结集出版。本书是辜鸿铭向西方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可读性。辜鸿铭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著名学者,他的多部著作在欧洲出版时都曾经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西方人争相购买传阅,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著作在西方被列为了解中国的必读读物。本全集内容包括:《春秋大义》、《尊王篇》和《清流传》等,几乎囊括辜鸿铭作品中的全部精华,是一套非常难得的全面了解辜鸿铭辜鸿铭思想的经典读本。 本书是辜式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于1915年出版。辜鸿铭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此书一出,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中国人的精神》中,作者把中国人和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进行了对比,凸显出中国人的特征之所在:美国人博大、纯朴,但不深沉;英国人深沉、纯朴,却不博大;德国人博大、深沉,而不纯朴;法国人没有德国人天然的深沉,不如美国人心胸博大和英国人心地纯朴,却拥有这三个民族所缺乏的灵敏;只有中国人全面具备了这四种优秀的精神特质。本书力阐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辜鸿铭(1857~1928)清末民初驰名中外的文化怪杰、近代学者、翻译家。他学贯中西,精通9国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他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人的精神》和《中国的牛津运动》等书,被孙中山誉为“中国第一”。他言辞犀利,辩才无碍,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讲儒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交流,讨论世界文化和时事政治,印度圣雄甘地称他为“最尊贵的中国人”。
  • 寂静的春天
    本书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 《寂静的春天》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并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天空,全方位地揭示了化学农药的危害,是一本公认的开启了世界环境运动的奠基之作,它既贯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充溢着敬畏生命的人文情怀,是一本赏心悦目的著作。 蕾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不仅如此,她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蕾切尔·卡森,1907年5月27日生于匹兹堡附近的泉溪镇,1932年获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生物学硕士学位,1936~1952年在美国鱼类与野生生物调查署工作。著作有《海风之下》(1941)、《我们周围的海》(1951)、《海之边缘》(1955)、《寂静的春天》(1962)。1963年入选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1964年4月14日因患癌症病逝。1980年被追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 中国民俗旅游文化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民俗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中国物质生产民俗旅游文化;物质生活民俗旅游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人生礼仪、节庆、行旅、交通等方面的民俗旅游文化;还包括家族与村落等社会组织民俗文化以及语言、信仰等民俗文化的内容。全书内容兼容并包,通俗易懂,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极强的实用性和阅读性。可供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及成人教育的学生和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使用,也可供民俗文化的爱好者和普通读者阅读。 程杰晟: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专业课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专业“中国旅游文化”、“中国旅游资源概论”、“中国民俗旅游文化”等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9年曾被推荐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等学校高职旅游职业教育国家级培训。2013年10月被学院选派赴台湾高雄餐旅大学学习交流。2010年10月被推荐为郑州市地方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2年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9月被聘为郑州市地方高校特聘高层次人才。
  • 大地中国
    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 讲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 历史、地理爱好者必读入门书 二十六个专题,以时间为纵轴、地理空间为横轴,涵盖中国历史地理的核心问题。掌握这些知识点,才能理解诸多历史大事件的节点、走向和结果,掌握历史与文明发展的动力与脉络。 💡权威 北大博雅教授、国家精品课主讲人韩茂莉40年研究梳理 💡好读 从历史故事入手,解读复杂的历史地理知识 💡体系 覆盖7个版块: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军事地理、人文地理、城市地理 💡新知 26个专题,每个专题都让你对脚下的土地有新认识、新发现 💡视角 打破学科边界,融合多领域知识,建立看世界的新视角 💡直观 全彩地图随文编绘,地理变化、地缘关系一目了然 “中国”一词从何而来? 中华文明为什么诞生于中原大地? 为什么说关中地区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地理基础? 历史上,黄河下游源何发生多次重大改道? 为什么山东山西之间没有山脉相隔,却以山命名? 历史与地理密不可分,历史决定思维的深度,地理决定视野的广度。《大地中国》是北京大学教授韩茂莉写给大家的历史地理通识,二十六个专题,贯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东西,涵盖了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问题。 侯仁之先生说,历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本书将历史的时间体系纳入地理空间,依循山河地理,讲述历史上的那些事,城市、农田、牧场、道路、关隘、江河、集市、寺庙,每个题目都是大地上的一块耀斑,虽然不能涵盖大地,却有着地理的魅力。 韩茂莉 1955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环境变迁与乡村社会地理。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2008年获评国家级精品课,2019年获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被教育部列入第一批国家一流课程。
  • 东京
    本书包括芥川龙之介的两篇关于东京的小品文,太宰治的《东京八景》以及幸田露伴的《水之东京》,一共四部作品。 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角度,用各具特色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不同时期的东京百态。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日本大正时期著名小说家,日本著名的芥川文学奖就是以他命名。芥川龙之介以短篇小说著名,一生写了超过150篇短篇小说。作品大多关注社会丑恶现象,文笔简洁有力。由其代表作品《竹林中》改编成的电影《罗生门》)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太宰治(1909-1948)本名津岛修治,青森县人,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思想消极、灰暗,不满现实。一九三五年,他的短篇《逆行》入围第一届芥川奖后开始受到关注,之后也创作了不少佳作。一九四八年,他开始创作《人间失格》,书成之后投水自杀。 幸田露伴(1867-1947),本名为幸田成行,别号蜗牛庵。生于东京,以《五重塔》和《命运》等作品确立了在文坛的地位。
  • 风景与认同:英国民族与阶级地理
    本书是一项跨学科研究,涉及1750年至今的广阔时段,考察了风景在历史阶级关系和民族认同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全书分文化表达、政治内容和民族志三部分,论及风景区的立法史,风景进入权与政治进入权的冲突或互动,交通运输体系与景区环境保护的关系,围绕景区开发和土地使用展开的博弈,隐匿在风景里的权力关系等。多重视角相映成趣,在学术视野和方法上都具有启发性。 温迪·J.达比,纽约城市大学人类学博士,耶鲁大学土地研究项目博士后访问学者,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与保护学院的历史遗产保护硕士。达比获得过富布赖特基金、欧洲研究委员会、温纳一格伦基金会、纽约州艺术委员会等的资助,出版过论述美国风景的著作,近期作品还论述了风景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的集体记忆。
  • 这里是中国
    《这里是中国》由星球研究所近3年积累而成 国内第一部全视野中国地理科普著作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提升国民视野,传承核心价值观 书架上的中国纪录片,文化传承 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到处是景致,处处有故事。这本书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解读中国故事;以唯美的照片、专业的地图、深情的文字,描绘祖国山河,让我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专注于探索世界,解构世界万物,用地理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自己,现已产出多篇现象级爆文。2018年,星球研究所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CSTP)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下属机构,成立于1990年3月,由全国从事青藏高原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和其他工作者组成,是我国发展青藏高原科学研究事业的重要力量。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青藏科考的科研交流、搭建科研平台和科普宣传,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 缤纷的生命
    《缤纷的生命》,仿佛经历一场生命的大冒险。威尔逊带领我们从洪荒一路走来,攀上热带雨林的浓密树冠,潜入神秘深邃的海底世界,看蚂蚁、蝴蝶、飞鸟、浮游生物等纷纷登场,上演一部辉煌伟大、异彩纷呈的地球生命演进史诗。从基因到物种再到生态系统,威尔逊以生物学家的博学多识、孩童般对自然之美的热情追逐,以及优美典雅的文字,勾勒出地球生命变迁的脉络,细致描绘了地球生命图景中教人屏息的绚丽景观。 地球上的物种古老、独特而珍贵,每一个都是千百万年进化的杰作。地球生命既坚强又脆弱,历经五次大灭绝,从绝境中新生、繁衍、变异,才成就了自然界的丰富瑰丽。如今,它们却在人类的手中迅速凋零。威尔逊提醒我们,生物的多样性是维系世界之钥,更是驱动着生物进化的活力。人类应当回归为自然的一份子,珍视生命多样性这个宝藏。 这是一部只有博物学家才能写就的精彩之作,被媒体赞誉为“自《寂静的春天》以来最重要的环保著作”。翻开这本书,它将以科学的理性与人文的真诚,撼动你的心灵。 作者:(美国)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 译者:金恒镳 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生于1929年,当今国际生物学界翘楚,蚂蚁研究权威,殿堂级科学巨星。《自然》杂志评价他为“既是世界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写作者”。《时代》杂志评选他为“全美最具影响力的25人之一”、“世纪人物”。目前任哈佛大学比较动物学博物馆昆虫馆的荣誉馆长。他以杰出的科学成就,引发了20世纪生物学的数次革命:与麦克阿瑟共同提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奠定现代物种保护的理论基础;创建“社会生物学”这一全新学科,引发美国学界与民众的大讨论;倡导“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其成为影响全球的环保理念……获有100多项大奖,包括美国的国家科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克拉福德奖、泰勒环境成就奖、世界自然基金会颁发的金质奖章等。 他同时非常擅长著述,可以说是最具文采的科学家。先后以《论人性》和《蚂蚁》两度获得普利策奖。此外,代表作还有《社会生物学》《缤纷的生命》《生命的未来》《知识大融通:21世纪的科学与人文》等。 金恒镳,生于1942年,浙江瑞安人,森林学家、作家、翻译家。台湾大学森林系学士,在加拿大获森林土壤学硕士与地球科学博士。曾任台湾省林业试验所所长、国际长期生态学研究网主席、亚热带生态学学会理事长。著作有《山中的一钟头》《让地球活下去》等,译著有《种树的男人》《种子的信仰》等;并制作数部生态纪录片,如《蓝鹊飞过》。目前从事自然写作,推广生态保育、生态伦理及生态艺术等理念。
  • 这里是中国2
    《这里是中国2》以近代以来一百年为时间尺度,讲述现代化进程之下,中国的地理变迁和中国人的创造,呈现这个蓝色星球上伟大的地表塑造。 通过原创摄影图片及充满情感温度的文字,描绘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让我们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了解自身所处的自然世界,并以可感知的方式收藏大自然的美好。 100年,我们重塑了一片山河 100年,我们振兴了一个民族 100年,我们改变了一个国家 从没有一根钢轨,到铁路、公路纵横四方 从没有一盏电灯,到14亿人全民通电,以及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国土绿化、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登陆火星…… 《这里是中国2》一书尽览中国建设之美、家园之美、梦想之美。逆天改命的中国人,告诉世界什么叫大国崛起。 超级工程,超级风景。百年重塑山河,建设改变中国! 星球研究所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业的地理科普传播机构,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解构世间万物,用地里的视角来认知世界和人类自己,已产出多篇现象级爆文和多个爆款视频。2018年,星球研究所被人民日报社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2019年推出典藏级国民地理书《这里是中国》,图书获得“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中华优秀科普图书”等荣誉。
  • 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
    都说巍巍汉唐,汉朝、唐朝的版图究竟有多大?历史上的中国范围如何划定、依据什么标准?七大古都是哪七个,它们凭什么成为首都?黄河以经常泛滥闻名,为什么在东汉至唐朝会有八百年安流?《楚辞》中浪漫的云梦泽到底在哪里?上海又是怎么从一片滩涂变成坚实陆地并逐渐繁盛的?…… 葛剑雄教授从谭其骧先生的学术成果中,精选出最重要且具代表性的篇章,汇为《谭其骧历史地理十讲》,其中还包括中国历史与文化、中国历代政区、两千多年前的马王堆地图等精彩内容,更有谭先生作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科奠基人、《中国历史地图集》主编,对这一学科所做的根本性定位与思考。书前设导言“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学”,书后附录“历代疆域政区概述”,各朝代政区一目了然。全书精心编排,充分体现了严谨性、可读性与实用性。 谭其骧(1911—1992),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1950年起任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历任历史系主任、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是该领域迄今为止最权威的里程碑式著作。1981年被聘为首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历史组成员,1982年被聘为第二届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曾任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中央委员会顾问、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参议委员会委员。著有《长水集》《长水集续编》《谭其骧全集》等。 葛剑雄,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著名学者,尤精于历史地理、人口史等领域。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黄河与中华文明》等,主编有《中国人口史》《中国移民史》等。 孟刚,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馆员。曾参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911年基础数据采集和底图编绘工作;参与《中华大典·历史地理典》的编纂,完成《政区分典》陕西省部分;与邹逸麟先生合作编著有《晋书地理志汇释》;2016至2020年兼任《历史地理》(后改刊为《历史地理研究》)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