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创业思考
    雷军首部作品,完整解析创办和经营小米的商业思考。 雷军系统梳理30年创业心法和经营哲学,深度复盘“小米模式”,认为取得持续成功的核心在于只干了一件事:坚持“互联网制造”路线,推动效率革命,实现用户利益和经济效率的最大化。 雷军在书中首度全面公开包括三大铁律、七字诀、高效率模型、爆品模式、生态链要素等,涉及管理、投资、工作等多维度经验,为创业者和管理者提供借鉴和指导,也可以为普通人提供持续精进的头部思维。 雷军,工程师、企业家、小米集团创始人。1969年出生于湖北仙桃,毕业于武汉大学计算机系,武汉大学荣誉教授。1992年参与创办金山软件,1998年出任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2010年4月创办小米,创立9年即成为最年轻的世界500强企业。他提出“顺势而为”的商业思考,并总结了广为人知的“小米方法论”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现任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金山集团董事长。 徐洁云,小米集团总办副主任。
  • 干法
    这是稻盛和夫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CEO之后推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稻盛和夫首次与读者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该书在日本一经出版,不到一年再版19次,月销量最高达到20万册。 稻盛先生结合自己70余年的切身经历所获得的工作经验,与读者探讨工作真正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为身在职场的读者点燃了指路明灯,同时,这些思想对企业管理者也有借鉴意义。这是他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他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的“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 日本“经营四圣”中目前唯一健在的一位,被誉为“当代松下幸之助”。 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52岁创办第二电电(原名“DDI”,现名“KDDI”,目前是日本仅次于NTT的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都位列世界500强企业。 2010年临危受命,接掌日航CEO帅印,同时被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任命为内阁特别顾问。
  • 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是一门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学科,是各类公司实体在经营活动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长期关注、研究、使用该学科中的众多有价值的知识、方法,不仅有利于广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推进公司事业健康、持续发展,而且能使那些正在渴望成为高管的有识之士受益良多。《公司治理(修订版)》将公司治理的知识点、方法论和哲学思想三个层次结合起来,全面介绍了公司治理的概念、结构、机制及主要模式,集中讨论了新兴市场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互联网企业的治理内容,以及全球公司治理模式的演变和趋势。全书知识点详尽、背景资料丰富,理论联系实际,配有大量的实用性、本土化的案例,能够帮助读者有效运用公司治理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公司治理(修订版)》)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MBA学员以及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研究生、本科生的公司治理课程教材,也可供在职管理、经济与法律人士阅读参考。 闫长乐经济学博士,先后就职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宏观经济、国企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工作。1998年—2003年,曾担任某中央企业战略发展部主任、资本运营部主任,以及上市公司董事、总经理等职。现任职于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要研究与教学方向为公司治理与创业管理。
  • 重来
    大多数的企业管理的书籍都会告诉你:制定商业计划、分析竞争形势、寻找投资人等等。如果你要找的是那样的书,那么把这本书放回书架吧。 这本书呈现的是一种更好、更简单的经商成功之道。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计划实际上百害而无一益,为什么你不需要外界投资人,为什么将竞争视而不见反倒会发展得更好。事实是你所需要的比你想象的少得多。你不必成为工作狂,你不必大量招兵买马,你不必把时间浪费在案头工作和会议上,你甚至不必拥有一间办公室。所有这些都仅仅是借口!鱼的受害者,抑或是想要“脱贫”的艺术家,都能在这一页页中找到弥足珍贵的指引。 用直截了当的语言和崇尚简约的方式,《重来》是每一个梦想着拥有自己的事业的人的完美指南。不管是作为中坚力量的企业家、小企业主,还是深陷令人不快的工作中的职场中人、被炒鱿鱼的受害者,抑或是想要“脱贫”的艺术家,都能在这一页页中找到弥足珍贵的指引。 Jason Fried,37signals的合伙创立人,倡导软件极简主义,相信简约之美,尊重简单和坦诚做事,并把这些思想运用到创业过程和产品开发之中,拥有一大批IT粉丝。 David Heinemeier Hansson 出生于丹麦,编制并创建了网络开发框架Ruby on Rails,此框架让无数程序员受益,被称为是程序员的“基本开发环境”(“bas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大卫和贾森一起创立了37signals。
  • 创业维艰
    《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如何解雇高管?应该从好朋友的公司挖人吗?该不该招资深人士?顺境CEO/战时CEO分别该怎么办?如何规划你的企业文化?你该卖掉你的公司吗?这些都是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每天都会遇到的难题,但商学院里却从来不会教你,也极少有人诚恳地告诉你创业的华丽外衣之下难以想象的艰辛。 在《创业维艰:如何完成比难更难的事》中,本·霍洛维茨,硅谷最令人敬佩的企业家之一,就如何建立和经营一家创业公司给出了实用的建议。他从自己的创业经历讲起,以自己在硅谷20余年的创业、管理和投资经验,对创业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创立、经营、人才选拔、企业文化、销售、CEO与董事会的关系等方方面面,毫无保留地奉上自己的经验之谈。他还谈到了与比尔·坎贝尔、安迪·拉切列夫、迈克尔·奥维茨等硅谷CEO和投资人的交往经历,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宝贵经验,以及他和马克·安德森这对绝佳拍档如何能够一起奋斗近20年仍合作得这么好。 大多数管理书都是告诉你如何做正确的事,不把事情搞砸,而本·霍洛维茨还会告诉你:当事情已经搞砸时,你该怎么办。 本·霍洛维茨,硅谷资深创业者,1999年与网景之父马克·安德森共同创立Loudcloud公司(后转型为Opsware公司),在互联网泡沫的恶劣大环境下,数次带领公司起死回生,并最终成功以16亿美元的高价将公司出售给惠普。2009年再次与马克·安德森联手创立了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公司在成立短短三年时间里,就跻身成为硅谷最顶尖的风投公司之一,经过三轮融资获得了高达27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了包括Skype,Facebook,Instagram,Twitter,Foursquare,Pinterest,Airbnb,Fab,Groupon等众多知名互联网企业。本·霍洛维茨也被外媒誉为“硅谷最牛的50个天使投资人”之一。
  • 从0到1
    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 《从0到1》为你开启创新的秘密。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更多精彩请阅读“奇点系列”:《从0到1》《联盟》《创业维艰》《支付战争》。 彼得•蒂尔(Peter Thiel),被誉为硅谷的天使,投资界的思想家。1998年创办PayPal并担任CEO,2002年将PayPal以15亿美元出售给eBay,把电子商务带向新纪元。2004年做了首笔在Facebook的外部投资,并担任董事。同年成立软件公司Palantir,服务于国防安全与全球金融领域的数据分析。蒂尔联合创办了Founders Fund基金,为LinkedIn、SpaceX、Yelp等十几家出色的科技新创公司提供早期资金,其中多家公司由PayPal的同事负责营运,这些人在硅谷有“PayPal黑帮”之称。他成立了蒂尔奖学金(Thiel Fellowship)鼓励年轻人在校园之外学习和创业。他还成立了蒂尔基金(Thiel Foundation),推动科技进步和对未来的长远思考。
  • 这就是OKR
    这本书是传奇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的作品,揭示了OKR这一目标设定系统如何促使英特尔、谷歌等科技巨头实现爆炸性增长,以及怎样促进所有组织的蓬勃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在英特尔担任工程师时,杜尔首次接触到OKR。之后,作为一个风险投资人,杜尔不遗余力地将这一管理智慧,分享给50多家公司和机构,包括谷歌、亚马逊、领英、脸书、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甚至摇滚歌手波诺的公益项目。在杜尔的帮助下,任何公司只要顺利践行OKR,都会获得高速的发展。OKR聚焦于目标和关键结果的设定,通过四大利器——聚焦、协同、追踪和延展的协同作用,揭示了企业运营最重要的方面,使目标自上而下地统一,确保管理者和员工处在正确轨道上,强化企业整体,提高企业业绩、工作满意度和员工保留率。 在本书中,杜尔根据自己多年来在不同规模的企业和组织中传播OKR的经验,采用第一人称和精彩的案例研究,以及包括比尔·盖茨、波诺在内的许多人的亲述,来展示在OKR体系的协调下,各种不同的企业都各自实现了令人瞩目、灵活快速和爆炸性的增长。无论是初创企业,还是不同规模的企业,这本书都将有助于它们获取同样的魔力。 约翰·杜尔(JohnDoerr),风险投资公司KPCB合伙人、董事长,谷歌公司董事。作为全世界具有传奇色彩和创意又不拘一格的风险投资家之一,约翰·杜尔从1980年开始,参与了众多硅谷成功企业的早期投资,包括谷歌、太阳微系统公司、康柏、亚马逊、网景、财捷、莲花软件等,在短短10年内创造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创造了19.2万多个就业机会。同时,他还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包括谷歌、财捷、亚马逊和太阳微系统公司等。 从医疗改革到推进机器学习的应用,他热衷于鼓励领导者重新设想未来。在KPCB之外,约翰与社会企业家合作致力于改变公共教育、气候危机和全球贫困。此外,他还是奥巴马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ONE的委员。 译者:曹仰锋,博士,香港创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管理X.0创新实验室创始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海尔转型》作者。 王永贵,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处处长、国际商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
  • 管理的常识(修订版)
    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的素质不行,更不是企业文化不行,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中,由于对管理常识的误解所导致的因素占了绝大多数。本书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等等。 陈春花,管理学者,出版《领先之道》《管理的常识》《经营的本质》《协同共生论》等著作三十多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百余篇。多次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奖、《出版人》年度作者奖、《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称号。
  • 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
    一本被刘强东、雷军、贝佐斯翻烂了的书。 1962年,山姆·沃尔顿向亲人借钱建立了第一家沃尔玛零售店;如今,沃尔玛成为了“《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一的公司。依靠沃尔顿独到的经营哲学,沃尔玛年营业额超过5000亿美元,超越了电信、能源、金融行业的巨头,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庞大、最有权力的企业。沃尔玛的成功,使沃尔顿家族的总资产超过1600亿美金,几乎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资产的两倍,富甲美国。 想要真正学习沃尔玛的创业精髓,你只需要阅读1本书:《富甲美国: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自传》,沃尔玛创始人唯一亲笔撰述的回忆录,真正深入了解沃尔玛精神和运作模式最具权威性的著作。 在沃尔顿创立沃尔玛的过程中,其创意之新,总叫读者称奇:沃尔顿开创了许多领先的经营管理理念:价格性差异、扁平化管理、标准模式、精准营销、供应商战略……此外,沃尔顿用幽默有趣的语言写就本书,让读者全完没有阅读一般财经管理书籍的负担,反而在简洁生动的阅读中,把管理的秘诀映入脑海,也因此更能灵活运用这些秘诀。 翻开本书,学习山姆·沃尔顿改变世界商业形态的经营哲学。 山姆·沃尔顿(1918-1992):沃尔玛创始人。1945年从一家“五毛店”开始进入零售业, 1985年成为美国首富;2001年,他创建的沃尔玛帝国成为世界500强第一名,沃尔顿家族的5人包揽“福布斯”财富排行榜第7至第11位,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山姆·沃尔顿把低价销售、疯狂促销的理念带入零售业,创立了一套严密的商业哲学,改变了美国乃至全球的现代零售业形态。
  • 一网打尽
    亚马逊最早起步于通过邮购来经营图书业务。但贝佐斯却不满足于仅做一名书商,他希望缔造亚马逊万货商店的神话——能提供海量的货源,并以超低的价格提供最具吸引力的便捷服务。为了实现这一诺言,他发展了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蕴含着执着的雄心与难以破解的秘诀。亚马逊的这一文化现在依旧在发扬光大。 布拉德·斯通非常幸运地得到采访亚马逊的前任和现任高管、员工以及贝佐斯本人、家人的机会,使我们第一次有机会深入地领略真实的贝佐斯和亚马逊。《一网打尽》将会充分展示公司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刻,揭示出亚马逊如何成为第一家在互联网上下如此大赌注并获得成功的公司,它又是永久改变了全球人类传统的购物习惯和阅读方式。 Brad Stone 是《彭博商业周刊》的资深作家,在过去的几年中,斯通曾为《商业周刊》撰写了十余篇封面报导,像苹果、谷歌、亚马逊、脸谱、雅虎、推特、好事多和中国的百度等企业。后来加盟了《纽约时报》,在旧金山分社报导了硅谷的情况。在此之前,斯通曾是知名杂志《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斯通还为以前的纪实小说《机器发烧友》撰写过文章,《旧金山纪事报》曾把它评为2003年最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