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
    ★作为一本汇集约翰·伯格毕生写作之精华的“摄影新经典”,《理解一张照片》不仅教会人们观看摄影,更教会人们观看世界。 ★约翰·伯格将文章的关注焦点始终放在摄影与社会、与文化、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现实的关系之上,这不仅成就了《理解一张照片》作为一本论述摄影之著作的理论深度,也成就了这本书作为一本借由摄影,论述、批评社会文化现实之著作的议题广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知名摄影学者、“1416摄影教室”博客创办人任悦亲自操刀翻译。 约翰·伯格被誉为20世纪摄影领域最有原创性的评论家之一。他的文章,如同瓦尔特·本雅明的《摄影小史》、苏珊·桑塔格的《论摄影》和罗兰·巴特的《明室》一样,启发了一代又一代爱好摄影的普通读者、摄影师和像他一样“写摄影”的人。 《理解一张照片:约翰·伯格论摄影》是伯格过去五十年“写摄影”的文章精华,由英国国宝级作家杰夫·戴尔悉心编选。本书以时间为序,不仅全面收录了伯格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名篇,如《摄影的使用》《外观》《故事》等,也将此前未见收录的、他为展览或图册撰写的评论纳入其中,其中涉及的人物极其广泛,从摄影大师奥古斯特·桑德、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尤金·史密斯,到至今仍在活跃的摄影师伊特卡·汉泽洛娃、阿拉姆·谢卜利。很大程度上,这24篇文章代表了约翰·伯格有关摄影之写作的最高水准。 全书收录近三十张经典黑白摄影作品,方便读者在阅读伯格文章的同时,更好地理解像奥古斯特·桑德、保罗·斯特兰德这样享誉摄影史的大师名作,以及克里斯·基利普、伊特卡·汉泽洛娃、阿拉姆·谢卜利这样至今仍活跃于创作一线的名家新作。 约翰·伯格(John Berger),英国艺术评论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1926年出生于英国伦敦。1944至1946年在英国军队服役。退役后入切尔西艺术学院和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创作生涯,于伦敦多个画廊举办展览。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绘画为业,并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迅速成为英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之一。1972年,他的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配套的图文书,遂成艺术批评的经典之作。小说《G》为他赢得了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2008年,伯格凭借小说《A致X:给狱中情人的温柔书简》再次获得布克奖提名。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法国安东尼去世。 任悦,策展人,摄影评论人,摄影教育工作者,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出版有《1416摄影辞典》等著作。
  • 此刻
    《此刻》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以摄影为主题的非虚构艺术随笔集。作者通过整本书呈现出了一部由无数瞬间组成的独特的、个人化的摄影史。这些瞬间就是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沃克·埃文斯、加里·温诺格兰德、多萝西娅·兰格、保罗·斯特兰德等摄影师最著名的作品。杰夫·戴尔以这些摄影师拍摄过的相同的主题(如帽子、盲人、栏杆)将生活在不同时空的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我们展现了摄影师眼中的世界。 作者在解读的同时加入虚构的叙事,让本无交集的大师们有了紧密的联系,是最能体现作者写作风格的作品。从欧仁.阿特热到爱德华·韦斯顿,从沃克·埃文斯到安德烈·柯特兹,从多萝西娅·兰格到黛安·阿勃丝,这些伟大摄影家的作品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在本书中相遇,这种方式便是他们所拍摄的对象:公园长椅,理发店,手,公路……似乎不是摄影家在拍摄这些事物。而是它们在呼喚那些摄影家;似乎他不是在描述摄影,而是在描述生命。 杰夫·戴尔:1958年出生于英国切尔滕纳姆,是一个工人阶级家庭的独生子。拿着全额奖学金在牛津大学学习英语文学;从未正经工作过,除了写作。他对以下事物产生过阶段性狂热:D.H.劳伦斯、爵士乐、摄影、电影、旅行,以及军事。这些狂热后来都变成他的杰出作品。比如《然而,很美:爵士乐之书》(毛姆文学奖)、《一怒之下:与D.H.劳伦斯搏斗》(美国国家图书批评界奖决选)、《懒人瑜伽》(W.H.史密斯年度最佳旅行书籍奖)、《此刻》(英菲尼迪摄影写作奖)等等。他的写作风格和他的写作题材一样丰富多变,他将小说、游记、评论、传记、回忆录融为一体,形成了迷人的“杰夫·戴尔文体”。美国温德—坎贝尔文学奖授予他“非虚构写作奖”,认为他总是能“一次又一次刷新非虚构写作的可能性,不断发现新的主题和写法”。英国《每日电讯报》称赞他“很可能是在世的最好的英国作家”,后辈作家更是将他视为“国家宝藏”。此后,他移居美国洛杉矶,成为“全美最会打兵乓球的英国作家”。
  • 论摄影(插图珍藏本)(2010年版)
    《论摄影》不仅是一本论述摄影者的经典著作,而且是一本论述广泛意义上的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它不是一本专业著作,书中也没有多少摄影术语,尽管有志于摄影者,应人手一册。它的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作家和文化人。 桑塔格深入探讨摄影的本质,包括摄影是不是艺术,摄影与绘画的相互影响,摄影与真实世界的关系,摄影的捕食性和侵略性。摄影表面上是反映现实,但实际上摄影影像自成一个世界,一个影像世界,企图取代真实世界。 对读者而言,这本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在于桑塔格得出什么结论,而在于她的论述过程和解剖方法。这是一种抽丝剥茧的论述,一种冷静而锋利的解剖。精彩纷呈,使人目不暇接。桑塔格一向以庄严的文体著称,但她的挖苦和讽刺在这本著作中亦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论摄影》出版于一九七七年,轰动一时,引起广泛的讨论,并荣获当年的全国图书批评界奖,至今仍被誉为“摄影界的《圣经》”。 本版配以60余幅世界摄影史上的珍贵照片,推出极具艺术品位与收藏价值的“插图珍藏本”,使《论摄影》真正成为图文并茂的文化经典。 苏珊·桑塔格:1933年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娜·波伏瓦、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2003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2004年12月28日病逝于纽约。
  • 关于他人的痛苦
    《关于他人的痛苦》是苏珊·桑塔格继《论摄影》之后又一本关于摄影的专著,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部作品。 这本书聚焦于战争摄影,探讨影像反映出的人的痛苦与观者之间的关系。惨不忍睹的影像尽管能唤起观者的悲悯之心,但人们的无能为力感更让这些在生活中无孔不入,又格格不入的影像显得多余而荒诞。若不经思考而直接相信影像之内容,我们的道德判断力只会愈来愈弱。桑塔格以纯文字书写影像,为观者提供思考空间以正视“他人的痛苦”。 苏珊·桑塔格(1933~2004年),她生于美国纽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1993年当选为美国文学艺术学院院士。她是当前美国声名卓著的“新知识分子”,和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被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2000年获美国国家图书奖、2001年获耶路撒冷国际文学奖,并获得2003年度德国图书大奖——德国书业和平奖。
  • 那一天
    维利·罗尼的作品覆盖了整个20世纪。他是个很执著的人,从最初开始拍摄就伴随着并记录下巴黎人民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的奋斗。他比任何人都更有资格为巴黎几乎一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作证。现今他的照片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所收藏,同时也在世界各大都市如巴黎、纽约、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地举办他个人的作品回顾展。这本书每篇文章都是以“那一天”开头,记述了作者拍摄每一幅照片背后的故事。书中不但收录了大师的经典作品,而且由大师详尽讲述拍下每张照片时的心里活动,他的把握、他的错失,他想捕捉到的氛围,他期待呈现的意义。这些拍摄于不同时间的作品,完整呈现出巴黎这座城市的变迁,最动人的是对不同时代人物的记录。这本书不单是摄影集,同时包括大师对自己精选作品的剖析,也是摄影爱好者的经典收藏。 维利·罗尼(WillyRonis,1910—2009),法国著名摄影家。1910年诞生于巴黎,父亲是来自敖德萨的犹太摄影师,母亲是来自立陶宛的钢琴教师。15岁拥有第一台照相机。1937年,决定成为独立新闻摄影师。1949年,加入Rapho图片社,拍摄题材丰富广泛,其中包括社会名流、工业报道、广告、时装等。1957年,荣获威尼斯双年展金奖。陆续在巴黎多所艺术学院执教。1975年,继布拉塞之后,接任法国摄影师—记者—插画师协会的名誉主席。1979年,获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摄影艺术金奖。随后因摄影集《沿着命运之线》获得法国摄影大奖纳达尔奖。1993年,成为英国皇家摄影协会成员。2008年,获得法国政府荣誉军团军官级勋章。其照片曾在世界多国举办过专题展览。于2009年9月11日去世。 他与布列松、布拉塞和杜瓦诺一样,被认为是法国人文摄影派的主要摄影师之一。他的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26年,一直拍到2002年,作品几乎覆盖了整个20世纪。
  • 霍克尼论摄影(增订本)
    本书收录了大卫·霍克尼与好友保罗·乔伊斯关于摄影的对谈十七篇,内容关于霍克尼的图像思考与影像实验,展现了一位多才多艺、创造力十足的艺术家,在探索摄影可能性的道路上可以走多远。观看与空间,是霍克尼一如既往的关注。在本书中,他认为拼贴是摆脱传统观看方式的关键,是对表面的确认。霍克尼将自己的创作看作是用摄影来批判摄影。“毕竟,光用言语是不行的。你得使用摄影的语言。” 本书充分体现了一位杰出艺术家的实践自觉与理论自觉。作为大卫·霍克尼唯一一部专⻔论述摄影与影像艺术的著作,本书第一版曾在1994年被引进中国,在艺术相关专业的师生群体中引起了广泛讨论。此后的二十余年,随着大卫·霍克尼著作的中文版陆续推出,本书逐渐淡出了国内读者的视野。理想国首次引进增订本,期待它将持续激起新的、更大的水花。 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画家、摄影师。20世纪60年代波普运动在英国的代表,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国艺术家,也是当今国际画坛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霍克尼早年接受正规艺术教育,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1966年(29岁)即在画廊举办个人画展。受现代主义思潮影响,创作了大量蚀刻版画,受到艺术界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多次到美国旅行,后在加州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由此转向写实风格,并创作了多幅经典名作。如《更大水花》,《一个艺术家的肖像》等。 20世纪80年代起,霍克尼创作了一系列名为“Joiners”的摄影拼贴作品,通过宝丽来相片,探讨了绘画与摄影在视觉表现上的关系,对摄影作为艺术的可能性做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探讨。这使他在摄影史上,享有与画家格哈德•里希特同样的重要地位。而在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中,霍克尼也成为仅有的两位被介绍到的摄影师,另一位是布列松。 保罗·乔伊斯(Paul Joyce),电影制作人,拥有一家名为Lucida Productions的电影公司,主要拍摄艺术类纪录片。他是大卫·霍克尼的好友,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因为工作关系,他曾有大量机会和霍克尼在一起,对霍克尼那一时期的生活、工作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 摄影小史
    全书共收入瓦尔特·本雅明于20世纪30年代写就的《摄影小史》(1931)、《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绘画与摄影》(1936)和《法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画展》(1938)4篇论文。 其中,《摄影小史》和《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均为本雅明享誉世界的佳作名篇。作为对摄影、电影的批评实践中的丰碑,它们不仅为人们理解这两个媒介提供了一种全新且富于启发的视角,对尼塞福尔·尼埃普斯(Nicéphore Niépce)、欧仁·阿特热(Eugène Atget)乃至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这样的摄影先驱及他们的美学、技术成就做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评判,也极为深入地讨论了摄影、电影与绘画之间纠缠不清、若即若离的关系。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德国哲学家、文化批评家和散文家。出身犹太望族。1920年定居柏林,从事文学评论及翻译工作。1933年,纳粹上台,他离开德国,定居巴黎,继续为文学期刊撰写论文和评论。1940年,法国沦陷,本雅明南逃,在出境的数次努力均未果后,身心俱疲的他在法西边境的小城博港选择了自杀。他的著作在其身后大量出版,为他赢得了越来越高的荣誉。 本雅明的思想融合了德国观念论、浪漫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犹太教神秘主义等多个传统中的元素,并在美学理论、文学批评和历史唯物主义等领域有持久而深切的影响。他最广为人知的论文包括《翻译者的任务》(1923年)、《摄影小史》(1931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年)和《历史哲学论纲》(1940年)等。
  • 灰色的狂欢节
    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迎来了一场资本与形式的狂欢,却似乎也褪不去精神贫血的灰色底调,本书围绕着这一外在环境与内在表达之间的双重变奏,系统梳理了这十年的艺术创作和事件,介绍了参与其中的几乎所有重要艺术家,并附高清作品图片近两百张,构建了一幅全面、深入的现世艺术景象。 本书介绍了数百位优秀当代艺术家,收录了近三百张由艺术家本人提供的高清作品图片,包括绘画、雕塑、影像、行为等各种艺术门类,全面记录了2000年以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历程。全书四色印刷、锁线精装,陆智昌操刀设计,是记录当代艺术乃至当代社会的第一手资料和权威文本,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是最值得珍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史著作。 朱朱,诗人、艺术策展人、艺术批评家,出生于1969年9月。著有诗集《驶向另一颗星球》(1994年),《枯草上的盐》(2000年),《青烟》(2004年,法文版,译者ChantalChen—Andro),《皮箱》(2005年),《故事》(2011年);散文集《晕眩》(2000年),艺术随笔集《空城记》(2005年),艺术评论集《个案——艺术批评中的艺术家》(2008年,2010年增补版《一幅画的诞生》)等。
  • 照片的历史
    本书从1826年第一张照片的诞生讲起,选择摄影史上128幅关键作品,梳理风景、城市、肖像、身体、纪实等摄影题材的发展,展现施蒂格利茨、卡蒂埃–布列松、黛安·阿勃丝、马修·布雷迪等摄影大师通过镜头对世界的观看与思考,并吸收罗兰·巴特、苏珊·桑塔格等对摄影的独特创见,为我们贯穿起一部生动、极具情感的摄影进化史。 格雷汉姆·克拉克(Graham Clarke),英国肯特大学文学与图像研究高级讲师。出版著作有《沃尔特·惠特曼:作为私人史的诗歌》,编有《美国城市:文学与文化视角》《摄影中的肖像》《风景艺术》等,同时也参与埃德加·爱伦·坡、T.S.艾略特、托马斯·哈代作品的编辑工作。 易英,著名美术史家、艺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漫步东京
    摩天大楼群形成的山谷之间、老街的巷弄里、山手线沿线的住宅街、墓地……荒木经惟漫步在他所深爱的城市——东京。他在途中邂逅了美女,重新体验令人怀念的昭和风情,以及未随着时代变化的孩童笑颜。这一路上,有幸福、有梦。和偶遇的人们凝视、交谈的霎时,荒木的摄影机纪录了迸发于该时空的微妙情感,随意走走如此行进之真意亦在底片感光下解构而出。“女性是最棒的,街道也是最棒的。”名照片以名言点缀的本书,正是“漫步”与“街道纪实摄影”的极致之作! 荒木经惟 摄影师,当代艺术家。 荒木经惟发表过许多以性爱为题材、惊世骇俗的裸露作品,其中包括他与妻子阳子的私生活,震惊了当时的摄影界与日本社会。现在,民众爱称他为“天才ARAKI”,欧美亦尊崇他为“Gran Maestro”(大巨匠),在国际间拥有相当高的评价。 1940年出生于东京府下谷区(今东京都台东区)三之轮。 1963年自千叶大学工学院摄影印刷工学系毕业。同年,进入电通广告公司。 1964年,以《阿幸》获得第一届太阳奖。 1971年,与电通同事青木阳子结婚。荒木将两人蜜月旅行的点滴照片集结成摄影集《感伤之旅》,自费印刷了1000本出版,亦借此提出他的“摄影家宣言”。 1972年离开电通,正式以摄影师为业,开始拍摄东京街景。 1988年,成立“Aat Room”事务所。 1990年,拍摄亡妻阳子的遗体,前卫的摄影概念撼动了当代摄影界。 2008年,荒木获奥地利政府授予的科学与艺术勋章。期间,他仍不间断进行自2002年展开的“日本人的容颜”纪实摄影计划,目标拍摄日本全国各地的民众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