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自1997年初版以来,《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编剧的第一必读经典,至今,仍属于美国亚马逊最畅销图书中的Top 100。集结了罗伯特•麦基30年的授课经验,本书在对《教父》《阿甘正传》《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的详细分析中,清晰阐述了故事创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导意义不应只被影视圈的人所认识,更应得到小说创作、广告策划、文案撰写人才的充分开发。 2014年《故事》中文版全新修订升级,译者周铁东拥有深厚的国内外影视行业实践经验,文风犀利。新增58条专业术语和背景知识注释,补充了未被原书整理进附录部分的剧作资料,同步更新458条所涉及影片、作品的中文信息,采用特殊开本和全新的封面材质。 《故事》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专著,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麦基从基本概念入手——何谓节拍?场景?场景序列?幕高潮?影片高潮?——不仅精辟地阐释了标准的三幕戏剧结构的奥妙,而且还揭开了非典型结构——如两幕、七幕、甚至八幕影片——的神秘面纱,指出了每一种类型的局限性,强调了主题、背景和气氛的重要性,以及人物和人物塑造作为一对相对概念的重要性。 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生于1941年1月30日,剧作家、编剧教练。 因连续剧《起诉公民凯恩》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1981年,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 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 被《指环王》《霍比特人》编剧兼导演彼得·杰克逊称为“上师们的上师”,长期担任迪斯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等机构的专业顾问。
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
《十年一觉电影梦》是导演李安以人称“我”口述的方式,讲述自己电影生涯首个十年的追梦历程。这不仅是一个坚持“理想不死”的电影人的成长告白,更是一部探究“如何面对磨难和荣耀”的自我对话。 美国《时代》周刊说,李安荣膺“全球超具影响力的艺术与娱乐人士”,当之无愧。 张艺谋说,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的导演,恐怕华语影坛里只有李安一人。 陈文茜说,李安终于跃上峰顶,成了东西方电影世界没有人可以忽视的导演。 站在荣耀的巅峰,李安却通过《十年一觉电影梦》告诉所有人,他眼中的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 他,两次高考落榜,却意外步入舞台生涯;他,在纽约名校高分毕业后,遭遇“毕业即失业”;他,在美国煮饭、带孩子,做全职“家庭煮夫”,整整六年;人往四十岁走,他才华满腹,却只能在剧组守夜看器材,扛沙袋,做苦力。他“不好意思再谈什么理想”,却不知理想已深埋心底。李安活得很明白。他说,我真的只会当导演,做其他事都不灵光。《十年一觉电影梦》,讲述一个导演的自我修养,一个男人的征服与温存。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屏东潮州,祖籍江西。自幼生长在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治家严格,颇有古风。 1975年毕业于台湾“国立艺专”戏剧电影系,1978年赴美留学,获伊利诺斯大学戏剧系学士学位,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硕士学位。 1984年以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第一名毕业后,因未得拍片机会而在家带小孩六年,直到1991年,台湾的中央电影公司找他拍摄《推手》一片,方才一举成名。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他在“东西方世界里游刃有余地行走”,除了拍出《推手》、《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色·戒》等华语片外,也派出了《理性与感性》等英语片,同时还拍摄了《冰风暴》、《与魔鬼共骑》、《绿巨人》等商业片,取得双金人、双金熊、双金狮、双金球的惊人获奖战绩。 2013年,凭《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等4项大奖。 张靓蓓,美国乔治亚大学视听传播硕士、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学士。 曾任:台湾辅仁大学大众传播系讲师、台湾东海大学美术系讲师、台湾台北市立美术馆编辑、台湾《中国时报》主任记者。纪录片《无米乐》、《生命》、《部落之音》、《梅子的滋味》、《天下第一家》媒体总监。现专事写作。 著有:《艺术家素描》之《侯孝贤》、《杜笃之》篇;《梦想的定格--十位跃上世界影坛的华人导演》;《不见不散--蔡明亮与李康生》;《2003电影手札》;《镜头下的爱情》;《不确定的时间》之《叶锦添:少年时绘画摄影的启蒙》篇;《行者影迹》之《面对当代导演李行》篇;《当代中国电影1995-1997》之《面对当代导演王家卫、蔡明亮、许鞍华、陈可辛、张作骥》篇;《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行者无疆”》之《台北影人》、《香港影人》篇;《寻找电影中的台北》之《台北青少年的心灵空间》篇。 主编:《视角边缘——吴其谚文集》。 译有:《大英视觉艺术百科》、《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全集》第一集《埃及与古代近东》、《再见特吕弗》。
伟大的电影
在过去数年中,罗杰·伊伯特每隔一周都为一部“伟大的电影”撰写评论,给予新鲜而热忱的褒扬。《伟大的电影》一书精选了其中的100篇文章,每一篇都是评论和鉴赏的提炼,是热爱、分析和历史的糅合,它们让读者以崭新的目光和重燃的热情回味(或者说先睹为快)所评述的影片。 伊伯特的影评广泛覆盖各种类型片、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从电影艺术史上至高无上的经典作品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娱乐作品。在文章中,罗杰·伊伯特成功地将学者渊博深刻的电影知识、纯美学的判断力与明白晓畅的鉴赏文字融为一体,再配以现代艺术博物馆电影部负责人玛丽·科里斯精选的珍贵剧照,使《伟大的电影》成为所有电影爱好者与观众的珍宝库、无可匹敌的观影指南。 100张珍贵高清剧照——为《伟大的电影》提供剧照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电影剧照资料馆拥有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剧照收藏,包括约四百万张剧照,涵盖了所有的主要国家、导演、演员、影片及年代。由于拍摄时一丝不苟,印刷用的纤维纸基又十分坚韧,那些来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或四十年代的照片至今仍然完好如初,在阅读《伟大的电影》时,无论你是否熟悉文中提到的影片,你都会通过剧照感受到影片的视觉及情感内涵。人生苦短,你还有多少时间浪费在没完没了的烂片上?按照罗杰·伊伯特的推荐看电影,至少不会再有失望和浪费时间的感觉,相反,你会发现自己的人生经历因看过了那些精彩故事而延长了三倍。 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1942—2013),生于伊利诺伊州厄巴纳(Urbana),在伊利诺伊大学、开普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主修英语,于1967年成为《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影评人,1975年成为第一位因写影评获普利策艺术评论奖的作者。同年,他开始与Gene Siskel长期合作,在电视上主持电影评论类节目“Siskel & Ebert”。1999年Siskel辞世后,他改与Richard Roeper合作,节目亦更名为“Ebert & Roeper”。自1969年起,伊伯特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Fine Arts Program”的电影课讲师,同时任伊利诺伊大学电影与媒体学兼职教授。其间,他获得科罗拉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三十余载,他每年都在该大学的世界事务会议(Conference on World Affairs)上逐镜分析一部电影。1999年,伊伯特在伊利诺伊大学创立“沧海遗珠电影节”(Overlooked Films Festival),专门推介被忽略的佳片,每年都吸引许多观众和影人参与。罗杰·伊伯特的影评每年都会结集成Roger Ebert’s Movie Yearbook,此外,他还出版了十余部著作。
我的造梦之路
《我的造梦之路》是动画教父今敏的执着梦想和坦诚生活。 今敏,动画界的造梦大师,与宫崎骏一样神一般的动画导演。他以非凡的才华掌控着梦境与现实,颠覆了既定的概念,他的作品影响过诸如沃卓斯基、诺兰等好莱坞大导演,甚至推动了整个电影界的革新。本书是今敏仅有的自传性随笔,在日本出版后盛况空前——英年早逝的他仍然活在大家心中。 为了能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他扔掉了世俗意义上的幸福,舍弃了安定的生活,一生沉浸于挚爱的动画事业。即便是在弥留之际,他最难以割舍的还是自己未完成的造梦之旅。《千年女优》中最后一句台词“其实我真正爱的,是追寻他的我自己”是今敏的心声,是他追寻梦想的见照。 这是一本关于梦想的书,这是一段能让有梦之人热血沸腾的旅程。 今敏(Kon Satoshi) 日本动画导演、漫画家 一生仅导演四部动画电影,但均获奖无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处女作《未麻的房间》受邀参加柏林影展,荣获亚洲奇幻电影节最佳影片。代表作《千年女优》入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与《千与千寻》共获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动画奖,名列世 界史上最佳五十大动画。 2010年病逝于东京,年仅46岁。
新媒体的语言
本书力图为新媒体研究这一新兴领域描绘出一幅未来的发展图景。作者将新媒体置于过去几个世纪以来的视觉与媒体文化史框架中,揭示了新媒体在技术与文化方面的来龙去脉。在本书中,作者运用艺术、人文、计算机等学科的相关理论,讨论新媒体对旧媒体传统的借鉴,展示新媒体作品如何创造现实的假象、与观众交互、呈现空间,涵盖虚拟现实、计算机游戏、人机交互界面等多种新媒体类型。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新媒体的普遍法则与逻辑。此外,作者还考察了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如何影响了电影语言的演进。在宏大的历史视野下,本书引出了一个问题——“新媒体”从何而来,又如何为我们打开了前所未见的世界? 本书被全球数百个学术项目用作教学参考书,曾被译为俄、法、意、日、韩等多种语言。中文版是其第十五个语言版本。 列夫·马诺维奇(Lev Manovich),是引领全球数字文化研究的理论家之一,也是应用数据科学分析当代文化的先驱,现任纽约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文化分析实验室主管。他的研究涵盖文化分析、人工智能与文化、数字人文、计算社会科学、视觉文化、媒体理论等领域,被媒体列入“25位塑造设计界未来的人”“50位蕞有趣的未来建设者”名单。他的著作还包括《文化分析》(Cultural Analytics)、《人工智能美学》(AI Aesthetics)、《软件文化理论》(Theories of Software Culture)、《Instagram与当代图像》(Instagram and Contemporary Image)、《软件掌管一切》(Software Takes Command)、《软电影:数据库导航》(Soft Cinema:Navigating the Database)等。《新媒体的语言》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被誉为“自马歇尔·麦克卢汉之后,蕞具启发性、覆盖面蕞广的媒体史”。 译者:车琳,电影研究者,策展人。北京大学艺术学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新媒体及拓展现实(XR)领域研究、电影节研究和策展实践。
北野武的小酒馆
小巷深处的小酒馆内,最好的“下酒菜”非毒舌北野武的奇谈妙论莫属! 时而是令人捧腹不已的灵机妙谈,时而是令人瞠目结舌的率性直言,时而是令人抚掌长叹的严肃正论…… 日本殿堂级导演北野武,犀利自剖前半生,“那场车祸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我对活着失去了兴趣”,“为了成就我一个,成千上万的人倒了下去”。 稀世奇才北野武从生死、教育、人际关系、规矩、电影五个方面,揭开现代社会种种病灶,唤醒大众逆位思考。 北野武,日本著名导演、演员。 1947年出生于日本东京。26岁成为漫才演员,以其无厘头的辛辣和黑色幽默成为日本80年代喜剧热潮的灵魂人物。之后更涉足广播电视、电影和出版,佳作频出。主要电影作品包括《花火》《坏孩子的天空》《菊次郎的夏天》等。主要文字作品有《浅草小子》《毒舌北野武》《菊次郎与佐纪》等。 姜向明 日本静冈大学欧美文学系毕业,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嗜读外国文学,长期从事文学翻译与研究,译文多次发表于《外国文艺》《译文》等杂志。
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
阿巴斯是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诗意电影大师,一生拍摄了22部电影,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巨匠的一致推崇。1997年,阿巴斯凭借《樱桃的滋味》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之后《何处是我朋友家》《橄榄树下的情人》《随风而逝》等作品均获国际大奖。 阿巴斯的电影,用镜头凝视平凡人世,纯粹、简朴的故事给人以最单纯的感动。影像风格简洁而富有诗意,洋溢着人文情怀与哲学思考。《樱桃的滋味》是阿巴斯一生导演历程的珍贵总结,详尽而深刻地呈现了阿巴斯的艺术观和人生观,是一部兼具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电影沉思录。 阿巴斯·基阿鲁斯达米(Abbas Kiarostami,1940—2016),著名导演、诗人、剧作家,伊朗新浪潮电影开创者。一生拍摄22部电影,受到黑泽明、戈达尔等电影大师的一致推崇。代表作有《樱桃的滋味》(199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何处是我朋友的家》(1989年洛加诺国际电影节金豹奖)、《橄榄树下的情人》(1994年芝加哥电影节佳影片奖)、《随风而逝》(1999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等。
小津安二郎剧本集
☆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巨匠 与黑泽明齐名 ☆小津安二郎电影代表作剧本 中文简体首次集合出版 ☆一幅尽显日本风情百态的文学图景 1.小津安二郎是日本电影黄金时代的巨匠、享誉世界的著名导演,一生执导了54部电影作品,多部获得国际声誉。《东京物语》被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最佳日本电影”,其完整剧本是本书收录的剧本之一。 2.本书是小津安二郎电影剧本的首部简体中文版,集结了小津安二郎最经典的六部电影作品剧本,是献给小津影迷和所有电影爱好者的一部值得细品珍藏之作。 3.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一样,剧本的文字简练精巧,敏感细腻,温润人心。 本书首次集结了小津安二郎最广为人知并获得诸多好评的六部经典作品:《东京物语》《秋刀鱼之味》《麦秋》《浮草》《秋日和》《晚春》。透过文字展现小津电影的独特魅力和极简美学风格。 小津安二郎坚持无限远离好莱坞电影节奏,其缓慢细腻叙事手法被称为“小津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色彩,深刻影响了侯孝贤、许鞍华、是枝裕和、山田洋次等后世电影巨匠。家庭的羁绊与父女复杂的感情是他的作品永远的主题。他笔下的人物对话极富日常韵味而又深刻展示着潜藏内心的复杂情绪,独特的幽默又时常闪现出小津式哲学。 小津安二郎 1903—1963 著名导演,一生共执导54部影片,其中大多享有国际声誉。 入选英国《视与听》杂志“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十位导演”。 《东京物语》被权威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最佳日本电影”。 1963年,60岁诞辰之日,病逝于东京。 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一个字:无。 吴菲 毕业于日本山口大学人文科学研究科语言文化专业。文学硕士。 译有《豆腐匠的哲学》《向着明亮那方》《春天与阿修罗》《不畏风雨》等
超越英雄之旅
本书从“人物弧线”这个关键故事创作工具入手,介绍了一种通俗易懂、适用于各类型故事写作的创作方式,且有高度视觉化的分析图表辅助理解,极大地扩展了编剧们的叙事范围。 以往的编剧指南,大多以“英雄之旅”“三幕式结构”等定式为基础,这些定式仿佛成了令剧本结构万无一失的“神话”。但随着媒介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影视作品本身已经发生了改变。观众对非线性叙事的接受越来越轻松,对普通人及“反英雄”的角色更为关注。非英语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也使人们对好莱坞垄断之外的本土化故事更感兴趣,人们越来越渴望故事形态的进化。 本书接受了这些新挑战,它超越传统定式,摒弃严格的叙事结构,聚焦于“人物弧线”。作者从编剧实践和优秀影视作品中提炼出三种“人物弧线”以及两种“角色类型”,从中可以幻化出无限组合,帮助你探索和讲述更复杂、更真实、更独特的故事,并向你展示如何与世界分享你独特的、原创的声音。 在对人物弧线法则进行探讨之后,本书还就剧本实际创作过程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无论是新手编剧还是讲故事的老手,无论是电影还是剧集,都能从中获得启发。它也是媒体/电影研究以及任何创意写作课程的绝佳教材。 安东尼·木林斯(Anthony Mullins),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BAFTA Awards)和澳大利亚作家协会奖(AWGIE Awards)获奖编剧。木林斯有极为丰富的影视实践经验,拍摄的第一部短片被选入戛纳电影节官方竞赛单元,第一份影视工作是参与极具开创性的美国电视连续剧《迷失》(LOST)的编剧工作。他拥有布里斯班昆士兰艺术学院的视觉艺术博士学位,并经常在那里授课。 彭可,影评人。曾任Mtime时光网高级编辑。重庆移通学院电影评论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重庆市电影家协会理事、重庆市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员。自2008年起,在《南方都市报》开设影评专栏,文章散见于《环球银幕》《光明日报》《新京报》等多家媒体。出版个人影评集《空白影》。
论电影音乐
♪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经典 ♪ 电影音乐的美学理论典范 ♪ 大众流行文化研究滥觞之作 本书是关于电影音乐美学本质的经典论述,也是对20世纪文化工业批判的理论经典,从电影配乐实践的具体问题,到社会学和美学分析,都深入而透彻。阿多诺考察了电影和音乐、自然音响和人工合成声音之间的关系,同时探究了新的文化政治可能性。 特奥多·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1903—1969),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音乐家以及作曲家。法兰克福学派代表成员之一,在文化工业研究及当代资本主义批判领域力作甚多。 汉斯·艾斯勒(Hanns Eisler,1898—1962),德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曾在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作曲,师从勋伯格。1942年在好莱坞从事电影音乐创作。 刘斐,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兴趣包括电影理论、流行音乐与社会思想史,译文曾刊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外国美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