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150年:一个未完成的故事
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个现代艺术流派的渊源流变,勾勒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百五十年来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件看似五岁小孩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居然会是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 这是艺术吗 ?这必须是艺术!——马列维奇的黑色正方形,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杜尚的小便池… 艺术不再必须与美有关,它更多地关乎理念。那些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艺术流派,在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之后,实际上简单得惊人,但又绝妙乃至伟大。 如果我们还能从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中,依稀辨认出艺术“原来”的模样,那么,一百五十年后安迪·沃霍尔的金汤宝罐头、达米恩·赫斯特的腌制鲨鱼,还有翠西·艾敏乱糟糟的床,足以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其他可能。回顾现代艺术一个半世纪的反叛之路,我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变得愈发反叛、大胆、混乱。这背后,是艺术家对“何为艺术”的无尽追问,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回应与抵抗。现代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也许永远不会完成。 威尔·贡培兹(Will Gompertz),1965年生,一个会说“单口相声”的艺术评论家,曾被纽约《创意》杂志评为世界上最有创意的50位思想家之一。贡培兹在泰特美术馆担任媒体主管达七年之久,并在BBC的邀请下,担任新成立的艺术频道的第一位主编。他二十多年来笔耕不辍 ,为《泰晤士报》和《卫报》撰写了很多艺术评论,并担任知名艺术批评网站 culturecritic.co.uk 的总编辑,也是英国众多前沿艺术机构的专业顾问。
西方美学史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或者说,在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背后,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博的跳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历程——请跟随吴琼来一次西方美学的精神漫游吧。 本书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人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史,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78年作者曾作过修订。 朱光潜(一八九七-一九八六),我国著名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等职。毕业从事美学教育与研究工作。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等,主要译作有: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等。《文艺心理学》是中国美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名著之一。
书法课
书画家林曦从自己十年来面向零基础成年人的教学经验出发,将多年来对于书法的认识、思考、体悟凝练成书,为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提供了系统学习和实践的可能。 本书全面呈现了学习书法的方法,将“心手相应,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于始终,涵盖具体技艺的练习、学习的步骤、功夫的积累与精进、学习心态的调整落定、书法的内涵与意义、艺术欣赏的方法等各个方面。随着学习的深入,“书法”这个词便渐渐从一个平面的概念,生长成一整个系统。它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技艺的修习,帮助我们形成新的视角,亲近传统文化,感受艺术之美,通过学习和实践和所得滋养自我与当下的生活。 书法是一门传统艺术,更是文心的修炼与养成。 学习书法,不只是为了把字写好,而且要经由它、经由专注自律的日课精进,在与古人跨越时空的往来交流中,学习为人的修养、风骨和趣味,学习欣赏万千笔墨,欣赏这难得的抽象之美,去到更为细微及更为远大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林曦 林曦,水墨画家,1983年生于重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她是暄桐教室的创办人与授课老师,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美学和文人生活方式的转译与传播。在她看来,写字是一种生活,学习传统的重要意义在于启发当下。
艺术与文化
本书系美国艺术批评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出版于1961年的艺术评论文集,系作者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发表于《党派评论》《评论》《艺术》等期刊的艺评文章的结集。全书分文化一般、巴黎的艺术、艺术一般、美国的艺术、文学5部分,计收文37篇,较为集中地体现了格林伯格的艺术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与包豪斯美学的某种辩证法。在本书中,格林伯格对前卫艺术、抽象表现主义、现代主义、巴黎画派、纽约画派及其代表画家均有独特而精彩的艺术批评,从中我们也可一窥其艺评文章的现场性、当下性、流动性和丰富性。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批评家之一。他通常被认为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主要发言人,由于他的主要观点代表了现代主义艺术理论的法典化,他便成了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分水岭。几乎所有同情或支持现代主义艺术的人都为他辩护,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支持者都首先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他。著有《艺术与文化》、《朴素的美学》、《格林伯格艺术批评文集》(1—4卷)等。
元图像:图像及其理论话语
元图像是瓦尔堡的《记忆女神图集》,是普桑的《金牛犊》,是我们熟稔的“鸭兔图”,也是任何一张对根本性问题发问的图画:图像到底是什么?它们与语言的关系怎样?它们如何被创造、生产、复制?又如何影响观者?在将形象主体化的进程中,元图像是一座里程碑。它将图像自身作为方法,作为窥探意义及理论建构的窗口。当代图像理论研究泰斗米切尔在新作《元图像:图像及其理论话语》中开宗明义,回顾并梳理了创生于20世纪早期的图像学的生长轨迹,探寻其在突破艺术史的限制,走向更为开阔的一般性图像科学的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类媒介中的图像,尤其关注语言之为媒介。米切尔以图像学1.0及2.0锚定并命名了图像制作的发展历程中,由技术革新带来的两次转向。 在图像学3.0的框架背景下,米切尔以人类经验中最具表现力、最具力量却也是最小的图像单元——面孔——为研究对象,并在福柯有关疯癫的历史之论述中重新思索“愚人船”这一古老的政治哲学隐喻。这些讨论不光涉及图像如何成为一种偶像、图腾甚至是物恋对象,更涵盖了图像如何作用于历史,作用于我们。尾声中,米切尔回归艺术品的范畴,将视线集中于雕塑这个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有限性和物质性的代名词,探究单一的、特定的、物质性的艺术作品如何超越自身的物质性,指示无限性和非物质性。 本书是“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丛书第四辑,为中英双语读物,由四个章节及附录部分的三讲讲座问答构成。这本书的出现标志着作者近三十年来对那些能够审思自身存在的图像之追索的高潮。这不仅是一次横向拓宽其视觉文化研究维度,发掘吸纳当代社会现象和公共事件中案例的旅程,也是一部纵向挖掘其图像及媒介理论源头,辐射统筹诸如哲学、语言学、政治学、美学所提供的解释路径的奥德赛之书。 在这个图像占据注意力中心的时代,在我们逐渐被图像焦虑所淹没的当下,这本跨越多个学科的著作既是一次探索也是一种实验,关涉从人类学到艺术史,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它如同元图像一样,在探索模糊不定的边界的同时,试图捕捉历史瞬间的某种本质。 “OCAT研究中心年度讲座”项目是致力于促进当代艺术史研究的开放性项目,也是OCAT研究中心的年度核心项目。年度讲座项目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选择一位重要学者,邀请其面向中国观众做原创性的系列演讲,介绍其最新研究成果或学术反思,在中国产生知识。该项目旨在帮助国内思想界和艺术界直面国际前沿的学术动态,为彼此提供一个交流与对话的互动平台,也昭示了OCAT研究中心在广泛的人文学科基础上进行艺术史研究的基本理念。每年的年度讲座结束后,研究中心会将年度讲座,以及围绕年度讲座举办的启动讲座、研讨班等内容进行整合出版,形成持久的影响力。 W.J.T.米切尔(W.J.T.Mitchell,1942—),美国视觉研究领域杰出的理论家,芝加哥大学英语与艺术史系盖洛德·唐纳利杰出贡献奖教授,美国哲学会会士、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因其在艺术史教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被授予芝加哥大学杰出研究生教学奖、美国大学艺术协会终身成就奖。其著作《图像理论:语言与视觉再现文集》获得由美国大学艺术协会颁发的查尔斯·鲁弗斯·莫雷奖,《图像何求:图像的生命与爱》于2006年获得由美国现代语言协会颁发的罗威尔奖。2018年,米切尔策划了OCAT研究中心“元图像”展览,其同名图录于2021年出版。 译者: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出版著作有《透明:中国视觉现代性(1872—1911)》、《现代性的视觉政体——视觉现代性读本》(编译)、《从视觉思考中国——视觉文化与中国电影研究》、《旅行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旅行叙事研究》等。
出界!艺术直岛
直岛,安藤忠雄、草间弥生、杉本博司、蔡国强等世界级艺术家共同打造的艺术圣地,原研哉、吴青峰、桂纶镁、坎耶·维斯特等百万游客共同奔赴的文艺岛屿。 直岛项目负责人首度执笔,以亲历者视角讲述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破败腐朽的工业城镇、商业与艺术的互利与矛盾……直岛,在成为“直岛”之前。 “我是一个35岁才第一次正式入职的人。‘我找了份工作,要去直岛’,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吓了一跳。” 秋元雄史,1955年生于东京,东京艺术大学毕业后,以画家身份持续创作并兼职艺术撰稿人。1991年,进入福武书店(现倍乐生集团),担任国吉康雄美术馆的主任研究员,主导了后来以“直岛倍乐生艺术基地”闻名的艺术项目。2001年,策划执行“Out of Bounds”展,从中诞生了直岛的象征性作品——草间弥生的《南瓜》,同时促成艺术家改造整栋民宅为作品的“家计划”。2002年,策划筹建地中美术馆,并担任首任馆长。现为东京艺术大学教授暨校美术馆馆长。
如何让艺术懂你
过去的一百年间,艺术世界的风景发生了急剧变化。观者在一件件艺术作品前大为迷惑,这些作品是种挑衅吗?艺术家是否只是在讲内行笑话? 艺术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存在周期远超出其特定时代的语言。美国资深艺术评论家兰斯·埃斯普伦德在本书中结合自身多年的艺术鉴赏经验,将内含于艺术的语法逻辑细细道来。书中以对于艺术基础要素的分析开篇,随后深入解读了十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引领读者去观看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够以艺术家看待艺术的方式去审视艺术。 兰斯·埃斯普伦德,是《华尔街日报》艺术专栏的撰稿人。他曾担任彭博新闻(Bloomberg News)的艺术评论家和《纽约太阳报》(New York Sun)的首席艺术评论家,曾在帕森斯设计学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和赖德大学(Rider University)教授工作室艺术和艺术史,并在纽约工作室学院担任MFA访问评论家。他的文章见于《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哈泼斯》(Harper’s)、《现代画家》(Modern Painters)和《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等杂志,现居于纽约布鲁克林。
入木三分
★灵魂的文学画师厄普代克的艺术解读密码 ★用炽热激情和智性思考对名画开启视觉拥抱 ★近200幅图片完美复刻艺术佳作摄人心魄之美 本书是厄普代克著名的三部艺术随笔集(《浮光掠影》《目不转睛》《入木三分》)中的一部,首次出版于2012年,共收录15篇艺术评论随笔。作者通过1990年代以来二十余年的观展经历,引领读者无限走近艺术大师的作品,从“美国视角”对近两百年来西方大师级艺术作品进行全面评述,从古典到现代,从印象派到波普文化,赏析了包括莫奈、德加、米罗、维亚尔、贝克曼、马格里特、利希滕斯坦等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单独辟一篇评述收藏大家克拉克兄弟,阐述了艺术与人文的特殊关系,即艺术作为文明生活的附属品如何成为一种精神赌博或是未来的投资。 作为一位人类灵魂的文学画师,厄普代克试图用自己的哲学理念和审美作为艺术的解锁密码,去召唤潜藏在画作中的一个暗示、一首诗,甚至一个魔鬼;将视觉拥抱延伸到精神思考,实现了从“入目”(look)到“入木”(see)的跨越。全书随文配有近二百幅艺术作品图片。 约翰·厄普代克(1932—2009),集小说家、诗人、剧作家、散文家和评论家于一身的美国当代文学大师,作品两获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获得欧·亨利奖等其他众多奖项多达十数次。“性爱、宗教和艺术”是厄普代克毕生追求的创作标的,“美国人、基督徒、小城镇和中产阶级”则是厄普代克独擅胜场的创作主题,他由此成为当之无愧的美国当代中产阶级的灵魂画师,被誉为“美国的巴尔扎克”。 厄普代克早年曾就读于牛津大学拉斯金绘画与美术学院,对绘画、雕塑、插画等艺术形式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于1989年、2005年和2012年出版了三本艺术随笔集:《浮光掠影》《目不转睛》和《入木三分》,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评论佳作。
爆破边界:杜尚访谈录
“我把幸福与不幸的概念引入了现成品之中” 马塞尔·杜尚谈论他的生活,他的作品,他度过的时间。他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现成品”(ready-made),而他度过的时间被称为他最美的作品。 冷静的反讽,抛弃美学、趣味及纯粹的视觉愉悦,无所事事的正当性,热衷于偶然性与文字游戏,热衷于“词语的诗意”……不断逃脱杜尚的杜尚,智性的杜尚,自我矛盾,“不情愿把任何定义作为终点”。对杜尚而言,美学是荒唐的,反美学也是荒唐的。 马塞尔·杜尚,是美国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核心人物,20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驱,被誉为“现代艺术的守护神”。他出生于法国,1954年加入美国籍。杜尚的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有专家认为,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 皮埃尔·卡巴纳,法国艺术批评家。 译者:郑毅,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法国蒙彼三大造型艺术研究硕士。从事法国20世纪艺术理论研究,当代艺术创作者,作品在巴黎、斯特拉斯堡、蒙彼利埃等地多次展览并获奖。 校对:张博,南京大学文学院学士。旅法求学九年,就读于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钻研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现为法国文学全职译者。译有《愤怒与神秘:勒内·夏尔诗选》,安德烈·纪德《窄门》《田园交响曲》《背德者》《人间食粮》《伪币制造者》等。
苏绣
苏绣是以江南福地苏州为中心的刺绣工艺的总称 ,也是江苏最富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被誉为中国刺 绣之首,以多而全、精而巧的特点形成雅俗共赏之大 格局。2006年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全面介绍了苏绣艺术的渊源与流变,苏 绣的价值,与苏绣艺术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故 事,苏绣艺术的品鉴与收藏。 李明,苏州人。当过知青,曾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工作,后执教于苏州大学艺术学院。现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硕上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理事,苏州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