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 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 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 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 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 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 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 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 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 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学术领域和大众出版领域都有很大的兴趣。 他的《人类简史》一书让他一举成名,成为以色列超级畅销书,目前这本书已授20多个国家版权,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根据图书改变的课程上传YOUTUBE后风靡全球,拥有大批青年粉丝。写书,视频课程之外,他还开设有专栏。
未来简史:从智人到智神
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饥荒和战争基本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 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作者: 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畅销书作家,牛津大学博士,现任教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他的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已被翻译成65种语言,全球销售3500万册,巴拉克·奥巴马、比尔·盖茨等人推荐,英国《卫报》称《人类简史》改变了非虚构图书市场,普及了一部“智慧之书”。由《人类简史》改编的知识漫画系列《人类简史:人类的诞生》及《人类简史:文明的支柱》陆续出版。赫拉利教授聚焦于“大历史”问题,定期在《纽约时报》《卫报》等重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接受BBC等知名新闻频道专访,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平台做主旨演讲。2019年与伊茨克·雅哈夫共同创立智慧之船(Sapienship),旨在聚焦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挑战并寻求解决方案。 译者: 林俊宏,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博士。喜好电影、音乐、阅读、闲晃,觉得把话讲清楚比什么都重要。译有简体中文版《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繁体中文版《大数据》、《大数据资本主义》、《造局者》、《人类大历史》知识漫画系列(合译)等书。
枪炮、病菌与钢铁
1997年,在亚力提出那个发人深省的问题25年后,贾雷德·戴蒙德终于有底气写就并出版了这本书,一经上市,旋即引起各界激烈争论。它的颠覆性不言而喻,现代西方社会引以为傲的文明先发优势,在这本书中竟被归因于环境和地理的深刻影响。一时间,“种族优越论”支持者无从辩驳,因为这位生理学家将1.3万年的人类历史置于演化生物学、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证据中深入探讨,并且对比了各大洲、多民族的发展速度,有理有据。戴蒙德也凭此作品荣获了美国普利策奖和英国科普奖。 为什么欧洲人凭借枪炮、病菌与钢铁征服了新大陆,而不是非洲或美洲土著漂洋过海去征服欧洲?为什么有些社会已拥有完善的社会组织、百花齐放的文化成果,而有些社会仍处在没有金属工具、以狩猎-采集为生的原始状态?是什么决定了今日世界的权力和财富分配面貌?这本书尝试回答了上述问题。在戴蒙德看来,食物生产的出现使得欧亚大陆抢占了文明发展的先机,文字、技术、政府等都是粮食盈余的“副产品”;而动植物种类的多寡和大陆轴线的走向又决定了各大洲食物生产的先发与落后,这就是影响了不同种族遵循不同历史发展轨迹的终极因。因此,环境和资源的优渥滋养了西方文明在沃土上牢固生根,迅速结果,而非种族自身在生物学上具有优势。 今天,戴蒙德在书中描绘的人类历史的车轮仍在前行,现代文明社会所面临的危机却早已远超枪炮、病菌与钢铁所代表的征服与被征服的困境。但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传染病大流行、核武器和资源枯竭的威胁时,仍然可以从本书的宏大人类历史叙事中寻找答案。 2022年全新版本,全面增补、校订译文,新增作者亲笔撰写的“致我的中国读者”中文出版序。随书附赠《解读本》,力邀15位权威专家联袂推荐、倾情解读。 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国家科学院院士,当代少数几位探究人类社会与文明的思想家之一。戴蒙德的研究使他获奖无数,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美国地理学会伯尔奖、泰勒环境贡献奖、日本国际环境和谐奖等。代表作包括《枪炮、病菌与钢铁》《第三种黑猩猩》《崩溃》《昨日之前的世界》《剧变》《为什么有的国家富裕,有的国家贫穷》等。
人类简史三部曲(套装全3册)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 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我们自己? 我们是如何登上食物链顶 端,成为万物之灵的? 展望未来,超越人类智慧的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更高级的经济增长, 会把人类最终带向何方? 当人的感觉、情绪、想法都服从算法, 我们该何去何从? 反观当下, 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迫在眉睫, 自由主义的故事体系面临崩溃, 我们的文明将发生哪些转折性的变化? 如何才能重建人类的全球认同,应对未来? 《人类简史》:10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6个不同的人类物种,但今天只剩下1个,就是我们智人。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其他人类物种都消失了?我们智人又将会怎样?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开创性地将历史和科学结合起来,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至今智人历史的完整故事。尤瓦尔·赫拉利教授认为,在智人从一种不起眼的动物到地球主宰者的漫长演化史上,发生了三次关键性的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认知革命让智人拥有了创造想象秩序和虚构故事的能力,彻底超越了其他物种;农业革命让智人从狩猎-采集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科学革命让智人成为神一样的“造物主”,获得整个地球的统治地位。尤瓦尔·赫拉利教授还提示我们向前看,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开始违背自然选择的法则,而自然选择的法则在过去的40亿年里都一直是生命遵循的法则,今天的我们不仅获得了设计周围世界的能力,也获得了设计我们自己的能力,这将引领我们走向何方,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类?是时候重新定义“人类”了。《人类简史》是一部全球畅销书,摒弃了旧的解释框架,提出了颠覆性的创见,让我们对自身的存在有了全新的认知。 《未来简史》: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饥荒和战争基本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在解决这些新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将颠覆我们很多当下认为无需佐证的“常识”,比如人文主义所推崇的自由意志将面临严峻挑战,机器将会代替人类做出更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学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将面临着从进化到智人以来的一次改变,绝大部分人将沦为“无价值的群体”,只有少部分人能进化成特质发生改变的“神人”。未来,人类将面临着三大问题:生物本身就是算法,生命是不断处理数据的过程;意识与智能的分离;拥有大数据积累的外部环境将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如何看待这三大问题,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将直接影响着人类未来的发展。 《今日简史》: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能否建立起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使人类掌握了重塑和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上演另一出全新大戏?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对于关乎人类命运的种种议题,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没有简单给出答案,而是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
忧郁的热带
《忧郁的热带》是结构人类学宗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著名的思想自传,更是人类学历史上的经典著作之一。青年时代,列维-斯特劳斯亲访亚马逊河流域和巴西高地森林,在丛林深处寻找保持最原始形态的人类社会。本书记述了他在卡都卫欧、波洛洛、南比克瓦拉等几个最原始部落里情趣盎然、寓意深远的思考历程与生活体验。 列维-斯特劳斯以全新的路径、开放的眼光,根据敏锐的洞察力,辅以生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这些部落放在了整个人类发展的脉络之中,提出了引人入胜的相互印证和比较研究。 《忧郁的热带》是一部对促进人类自我了解具有罕见贡献的人类学、文学及人类思想的杰作。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以及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中今日唯一健在者。 列维-斯特劳斯出生于1908年,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迄今。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代表作品,书写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将科学和历史编织在一起,从全新的角度阐述地球上智人的发展历史。 全书从三大线索理清人类发展脉络,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彻底改变了人类历史。认知革命使人类成为想象的共同体,农业革命使人类陷入奢侈生活的陷阱,科技革命终将使人类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人类通过想象和虚构的能力将彼此连接、有效合作,国家、宗教、企业都是想象和虚构的现实,人类依靠这种想象来寻找认同、开展合作,由此一步步登上食物链的顶端,抵达其他生物无法企及的地位。 这是一部宏大的人类简史,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更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在大历史中重新审视我们自己,审视我们周围的世界。 作者: 尤瓦尔·赫拉利,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青年怪才,令人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得主。他擅长世界历史和宏观历史进程研究,在历史学之外,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的知识信手拈来,从宏观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出颇具新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观点,受到读者的广泛追捧。 译者: 林俊宏,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硕士,觉得把话讲清楚比什么都重要。译有《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英语的秘密家谱》《建筑为何重要》《大科学》《群的智慧》《天空的女儿》等书。
历史的温度1-5(套装共5册)
《历史的温度:寻找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 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历史的温度2:细节里的故事、彷徨和信念》 你真的知道土肥圆吗?尼古拉·特斯拉,到底是神还是人?抗战期间,整个国家只剩两架轰炸机了,为什么还是要轰炸日本?《后一课》究竟有没有骗人?真实的潜伏,究竟是什么样? 《历史的温度3:时代扑面而来,转瞬即成历史》 坚守气节、自诩为“海上苏武”的叶名琛,为何最终还是背了“千古骂名”?严复的人生,因何最终拐了个弯?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他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叶名琛、丁汝昌、沈荩、张作霖、黎元洪、严复、拉贝、丘吉尔、达·芬奇、格瓦拉……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作者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去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看起来枯燥的历史,带着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闪光、它的信念,展现真实的温度。 《历史的温度4: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 本书是《历史的温度》系列第四本。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历史的温度5:那些博弈、较量与人性》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美墨战争、石油大战……不管是二战史上那些看似各方团结一致的会议,还是放在明面上的争端,其幕后是否还有我们不了解的故事?邓稼先、陈嘉庚、奥本海默……那些不曾屈服于时代和环境的人,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是否也有各自的独特之处?翻看历史的长卷,回顾这一个个人与一件件事,你会发现,博弈和抗争,可以算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不管是利益的博弈,还是人性的抗争。在谈判桌上,是筹码的较量;在谈判桌外,很可能就是炮火的怒吼。国家与国家之间有较量,人与人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有博弈。即便是归结到某一个具体的人,包括你、我、他,也有“天人交战”:和自己的私欲,和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理想。2020年,我们又一次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个星球上,所谓的“较量”和“博弈”,并不是只在于人类彼此之间。而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觉得,可能我们越需要读一些历史。
照片的历史
本书从1826年第一张照片的诞生讲起,选择摄影史上128幅关键作品,梳理风景、城市、肖像、身体、纪实等摄影题材的发展,展现施蒂格利茨、卡蒂埃–布列松、黛安·阿勃丝、马修·布雷迪等摄影大师通过镜头对世界的观看与思考,并吸收罗兰·巴特、苏珊·桑塔格等对摄影的独特创见,为我们贯穿起一部生动、极具情感的摄影进化史。 格雷汉姆·克拉克(Graham Clarke),英国肯特大学文学与图像研究高级讲师。出版著作有《沃尔特·惠特曼:作为私人史的诗歌》,编有《美国城市:文学与文化视角》《摄影中的肖像》《风景艺术》等,同时也参与埃德加·爱伦·坡、T.S.艾略特、托马斯·哈代作品的编辑工作。 易英,著名美术史家、艺术批评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人类的诞生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改编自全球畅销书《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由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教授携手比利时知名漫画艺术家戴维·范德默伦、法国知名插画家达尼埃尔·卡萨纳韦,共同精心创作,历时两年。画风精美,故事新鲜有趣,既有美的阅读享受,又充满机智的见识,像一部纸上漫画电影。 《人类简史》出版十年之后,尤瓦尔·赫拉利教授带着崭新的问题,用漫画故事的全新方式再次回看人类历史。这一次赫拉利教授进入书中,化身为向导,穿越到远古历史的真实场景中,观察智人起初作为一种卑微的动物如何生存,与尼安德特人相遇时发生了什么,石器时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后来又怎样迅速散布到全世界,猛犸象、剑齿虎、渡渡鸟最终命运如何,智人在7万年前突然开了挂一样迅速跃至物种之巅,秘密究竟是什么?跟随尤瓦尔·赫拉利教授一起开启这趟历史狂野之旅的,还有一大群漫画角色——尼安德特人、原始人比尔、虚构博士、猛犸象、洛佩兹警探、亚当斯基律师等等,还不快加入他们乘坐历史的狂野列车兜个风? 《人类简史》知识漫画将戏剧性叙事、分镜设计与丰富知识完美配合,布局巧妙,画风精美,场景带入感十足。用真人秀的形式重现人类的进化,借当代艺术杰作展现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的首次相遇,以侦探电影的方式讲述猛犸象和剑齿虎灭绝的故事,还有纸牌游戏上的6个早期人类物种、虚构博士扮演的超级英雄等等,让我们身临其境。人类几百万年的旅程时而有趣、时而悲惨,但总是扣人心弦。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以色列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畅销书作家,牛津大学博士,现任教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历史系。他的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已被翻译成60种语言,全球销售2750万册,巴拉克·奥巴马、比尔·盖茨等人推荐,英国《卫报》称《人类简史》改变了非虚构图书市场,普及了一部“智慧之书”。赫拉利教授聚焦于“大历史”问题,定期在《纽约时报》、《卫报》等重要媒体上发表署名文章,接受BBC等知名新闻频道专访,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等平台做主旨演讲。2019年与伊茨克·雅哈夫共同创立智慧之船(Sapienship),旨在聚焦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挑战并寻求解决方案。 戴维·范德默伦(David Vandermeulen),比利时作家、插画家,专精历史类图像小说、科学类图像小说的创作,曾出版历史图像小说系列《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2005),并为比利时Le Lombard出版社创建了一个名为“La Petite Bédédéque des Savoirs”的知识图库,这使他成为科学图像小说领域的专家。 绘者:达尼埃尔·卡萨纳韦(Daniel Casanave),法国艺术家,涉足插画、舞台美术、图像小说等多个艺术领域。2001年开始从事图像小说创作,尤其擅长文学名著改编和公众人物传记类作品。定期在法国著名图像小说杂志La Revue Dessinée上发表作品,并与法国天体物理学家休伯特·里夫斯(Hubert Reeves)合作创作了4部图像小说。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李长之,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一部通俗读物。他“主要是想使大家看一看孔子在当时是怎样生活着的,以及当时的人(各式各样的人)是怎样看待孔子的”。本书将孔子的精神面貌和生平事迹绘声绘色地呈现出来,同时注重史料的选择与提炼。 全书行文疏朗生动,是一部认识孔子、了解孔子,集学术性、思想性、通俗性于一体的优秀读物。 此次收入“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特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制作,书前配有“导读”,书后有“知识链接”,以给青少年朋友以必要阅读指引和知识积累。 本书新增了《孔子和<论语>》《儒家之根本精神》《孔子与屈原》等文章,使得版本更加完善、完美,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孔子。 李长之(1910--1978年) 清华大学毕业。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 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