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鸡头猪的幸福
也说他的幸福 健兄的文章我平日里都陆陆续续的看过,他的产出量之高令人惊叹,有时候疯狂写起来几乎每天都有新作问世。有时候明明一整天他都在挂着QQ聊天,当天的文章仍然照发不误。以至于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早上打开电脑的第一件事也便是打开邮箱,看看他有没有什么新文章发来。 健兄的文章很不好归类,有时候写很“土气”,里面时不时来一句“啥的”,活脱脱一个王宝强在讲故事。有时候写的很“匪气”,一篇《天下学术一大吵》“牛逼闪闪”“混下去”出现了好多次,幸而应编辑要求删掉了,不过健兄心有不平——既然是讲学术中的江湖,又何必非要文邹邹不可呢。他的文章跨度也非常大,写写老本行哲学社会学历史学也就算了,近两年又迷上了新潮的现代科技,接连写了好几篇科技互联网类的博客,还像模像样的被门户网站、科技杂志转载了。然而不管是“土气”“匪气”是专业还是业余,他从不会写一篇空洞无物的文章来忽悠人,而是用接地气的语言把要讲述的道理给说透,因而他的非学术类文章总是很好读,读者也从中学生遍布到知识分子。 大概是因为他的老练笔道以及文章中透露的阅历和沧桑,很多读者以为他是个三四十岁的蜀黍。每每看到读者私信或者留言——“黄先生”“黄蜀黍”或者干脆“道一声老师~感觉老师应该在35岁左右吧,心态还算年轻的感觉”…… “黄先生”便做哭状的问 “我真的有那么老么,我才25岁”,然后一边嚷嚷着要换个闪亮的头像,然而,换来换去,豆瓣上的头像依然是这张半黑不白的带着眼镜眉头紧锁的照片,像极了八十年代的文人,这也难怪读者会误解。 然而,此兄生活中却不如文章来的成熟,甚至还有些小孩般的天真与好奇。正如《猪的幸福》里写的“作为人,总不免会思考,最重要的是反思。上帝给予人反思的能力,带给人的更多的是心灵的痛苦。回忆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信仰的东西,重新思考他们,检视自己的生活,常常带来的是信念的结构。而在找到新的信仰之前,这将是极其痛苦的过程体验。”他在他的学术和文章中倾注了太多的反思,同时也是一种痛苦的思考过程。所以到了生活的这一头,他的要求反而很低,一碗鸭血粉丝便能让他美美的吃上一顿,一件普通的衣服可以让他不挑剔的穿上几年,一个好玩的东西能让他兴奋的摆弄半天。 有阳光、有草垛、有美味的吃食,生活便是幸福的。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