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言古登堡计划
不安的涟漪(译者序) 译者/史恒 大部分时候,不是我们握住了生活,而是我们被生活裹挟着前行。在纷乱和灰暗中,我们常会遭遇不安。德田认为“生活就是文学”,在《霉》这本书中,我想,这种“文学味”大概是借着“不安”来折射的。 《霉》这部作品虽然被归类为“自然主义”,但德田在行文中取用的多是阴郁的词汇,如“寂寞”、“寂寥”、“昏暗”、“空虚”、“凄凉”、“烦躁”、“破败”,最典型的就是书名——《霉》。如果说明朗的词汇写出了生活的亮面,那么这些词汇所描写的也可谓生活的暗面了。 都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滚石不会长青苔”,从“生”和“活”这两个字眼所流露的动感,可以说生活也是像流水和滚石一样,是决不停滞的。然而正是这种不会停滞的东西,却常常易于长霉。如果生活本就是潮湿的,那无论它带有怎样的动感,它总是会被霉菌抓住和寄生的。 所谓不安,正是这样一种霉菌,挥之不去,避之不及。这种不安并不是对灾祸的担忧,也不是居无定所的漂泊感,而是一种压抑和苦涩中的不安宁。生活中的我们就像在这种不安宁中浮浮沉沉,偶尔浮出水面透一口气。这种“透气”的场景,在文中则体现得很细微,比如某次路边小店的啜饮,某个舒心的笑容,或者某一笔景物的描写,但马上,“昏暗”和“烦闷”又会重新袭来。 《霉》的写作方式偏向私小说,像一种生活断片的连缀。在人物的两句交谈之间,往往会插入大段另一时空的回想,然后又在这种回想将要发散开的时候,突然又用原本的场景将其切断。此外,德田在时间上也并不给出明显的脉络,通常一个不足千字的章节,可能是在叙述三个时间的事,读起来有种七零八落的感觉。 这种写法也许是不考虑阅读感受的,或者是要把读者也带入那种“混乱烦闷”的氛围中,因为生活大抵如此,充满断片和回想,多数时候都并不开朗。文学史描述德田等人,谓其以“无理想无解决的态度探索人生的真实”,这种生冷的态度,也恰恰是在那种七零八落和突然切断中显现的。 但我总觉得,作者并不是这么生冷的。与不安相对的,是人的变化和行动。文中写到了男主角的老师“M”在身患绝症后,对人生和周遭态度的变化,也写到了男主角夫妇在第二个孩子出生前后,对第一个孩子态度的变化,还写到了男主角对于旅途中所遇景物态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带出了趣味和美感,就像开放了一朵淡然的小花。而关于行动,对男主角而言更多的是“逃离”,逃出纷繁困扰,找一个能让其平静的所在。这种逃离有时远有时近,有时让男主角更强烈地渴望回归,有时又让他更澄澈地观望自己的生活。 也许生活是没有答案的,就像霉无所不在一样,但人也是会擦拭的,尽管擦拭后还会长出新的霉。如同德田可以冷淡地整本书都在写一个人的烦躁和困顿一样,他也写出了一种冷静的不安。 男主角笹村和他的妻子阿银,朝夕相伴的夫妻却常年处于一点即止的关系,笹村对待阿银的方式则让我想到,如果我们想了解过于熟悉的人和物,也许是需要一点点对生活的反抗的。不管这种反抗的方式是逃离、背叛还是其他。 就像在不安的死水中投石一击,也能荡起暗面中的光的涟漪呢。 这通读后感式的序言,姑且算是我在翻译这本书(后半部分)的过程中一些苦恼的凝结吧。 受制于自己的才疏学浅,文中翻译不免出现纰漏,不求谅解,但求指迷。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