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秀才造反
创意有余,功力不足 这几天花了点时间读完这篇作品,鄙人感觉作者的知识面非常广,见解十分独到,创作思路也很开拓,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作品。 这部作品能够令人在温习部分历史与文学,熟悉秦观周邦彦宋徽宗李师师等历史名人之余,还联想到当今时事,在莞尔一笑中银发更深的思索。因此,鄙人认为这部作品可以被看做是带讽刺的幽默故事,也可以认为是古今结合的大杂烩文学,类似明朝那些事儿这种作品。 然而,这部作品有些不足之处还是得指出。首先,秀才造反这个题目立意有点高,既然是秀才,就引发读者往秀才这方面去想。相信有一部分满怀着对于周邦彦或秦观造反的期待的读者会失望,看到最终时更是会大失所望。不过,题目究竟该叫什么呢?我也不清楚。只觉得作者是选了个好题目,却没有好好发挥,行文有些仓促,就在某些地方散漫了,有些地方更是散的有点没边了,如果能删去一些不必要的部分,或许会立意更清楚更明确。 其次,这部作品汇集历史野史小说杂谈,阅读起来爽快的感觉有了,但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如果是没有看过水浒传,不懂宋史,不知道方腊周邦彦秦观等为何人的人阅读会怎么去想?虽然如今大多人都知道这些人物及事件,但是如果作者能够能安排好人物出场顺序及相互的关系,撇去一些无关或稍无用的情节,想必能在刻画人物方面,以及向读者表达自己意图方面做得更好。到那时,哪怕作为市井百姓的闲暇读物,也绝不会使他们看的云里雾里。(并不是说一定要向市井百姓推广,只是阅读这方面,我赞同白居易的想法:接地气很重要。) 最后,鄙人在此郑重表示感谢。承蒙作者厚爱,有幸获赠此书,诚惶诚恐,荣幸之至。希望我的几点小小见解能为作者在创作的道路上添砖加瓦。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