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只熊吉海南风物
能得高分的作文 我以“能得高分的作文”这个引子作为开头,其原因在于当我读此书的每篇文章时,都好似在读一篇可以得55分以上的作文。那么55分以上的作文有哪些特点? 其一:大多不是议论文。高中推崇议论文,开篇,论据,论点,收尾。如果你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新颖论据,比如不在执着李白,杜甫,贝多芬,拿破仑,鲁迅,雷锋,而转写哪些连老师都不熟悉的论据,比如甲壳虫,鲍勃迪伦,伍迪艾伦,费里尼,伯恩斯坦等等,那你也许可以得50到55,怎样才能超越55?这个时候你就得彻底放弃议论文,选择写散文,日记体,更或者短篇小说,你得写你的生活,写那些老师从未在课堂上教过你的东西,当然中心议题可以不那么深奥,可以很平凡,文笔也不用那么优美,只要你文字朴素流畅。而这两者就是我在《海南风物》里所看到的,不难看出作者是个留心生活的人,他关注海南的习俗,并且写得分外真实,这就给本书注入了“风物”的主题,一篇有了主题或者中心的文章,值得闲来快速浏览。 其二:高分作文,至少在真正文学面前,它是缺乏阅读快感的,它可以很美,可以头头是道,但它终究无法让真正的文学读者当作一本有价值的书去购买。尽管《海南风物》中的每篇文章都流露出了作者幼时的记忆,对海南风俗的喜爱,但很抱歉,在我看来,作者的文笔还是欠缺的,每篇文章看起来更像是作者写给自己看的作品,是完全自我意识流露出的日记体形式,我在阅读时,无法融入到作者的所描绘的故事中去,因为所有故事看起来都缺少一个普遍议题,一种把陌生人带入你故事之中的具有冲击性,洞察力的观点。这里我想举例鲁迅的闰土,作者看似在写儿时的故事,却能隐射社会,或者关于人生的话题,而《海南风物》却鲜有这样的段子。当然我拿作者与鲁迅相比,确实带有吹毛求疵的嫌疑,只希望作者在创作时,能更多的考虑读者,势必能写出更加深刻的文章。 其三:高分作文的作者初步具备了文笔个性,但比起成名作家,这种个性则显得微不足道。《海南风物》的文笔细致,流畅,但很难说具有特点,作者在描写中很少使用生动的比喻,而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比喻时势必会减少文章的优美和可读性,正如在创作人物时,一个形象的比喻可以替代一大段无趣的描写,很遗憾作者在保持废笔不多的同时,却忽略了让文章更加生动的其他创作手法。 最后,我不知道出版社是否有意出版实体,或者说该书已经有了实体书,出版这样的书个人认为风险较高,购买这类题材的书的读者,大多倾向购买已经成名作家的作品,建议作者多加海南民俗插图。 PS:再次感谢烟雨同学免费提供此书予我阅读。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