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胡叨叨女士”。 数不清这是第几次读这本书了。我之所以如此钟爱这本书,主要原因当然是它真的好看,次要原因是我参与了它的制作,对它有感情。 这套《幽默鬼故事》一共三本,《跳槽的幽灵——幽默鬼故事(上)》为第一本,包含六个鬼故事。 《坎特维尔的幽灵》是奥斯卡·王尔德的大作,也是本书中知名度最高的作品,曾经被改编成动画片,改动比较大,但也非常好看。 《灭鬼器》的作者让我想起“冷面笑匠”这个词,看的过程中忍不住想,他写作时有没有憋笑憋到内伤? 《才没有什么鬼呢》适合给小孩讲,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跳槽的幽灵》里的幽灵非常有人情味儿,跳槽保媒两不误。 《古足奇缘》大气华丽,翻译也极其出彩。 《二鬼争霸记》里的两个幽灵是“不打不相识”和“相爱相杀”的典型,祝他们生活幸福。 六篇故事都十分精彩,不怕鬼的朋友可以看一看,怕鬼的朋友更应该看一看,因为看完肯定就不怕了,而且有可能爱上这些鬼。 如果一定要优中选优,推荐其中两篇,我会推荐《灭鬼器》和《古足奇缘》。 《灭鬼器》这个故事的作者十分渊博,从美国到日本,从房地产到商业,从风俗到战争,从佛教理论到化学反应,没有他不懂的,看似严肃地侃侃而谈,实则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要是没点科学常识,还真保不齐信了他的鬼,跃跃欲试地想用他的方法制造出一套“灭鬼器”来。直到看到最后,不禁想起赵本山的小品,“精神病都出院了,大夫疯了”,忍不住笑得肚子疼。 这篇文章的译者张驰是位十分优秀的译者,译文质量很高,且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作品原貌,连原文中日本人说英语的口音也在译文中做了相应呈现。 《古足奇缘》也是我想着力推荐的,一来是这个故事本身十分漂亮,二来是我很喜欢这篇的翻译风格。 本套书由四位译者合作完成,其中《古足奇缘》的译者冷全宝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事实上,在当初遴选译者时,我看过他的试译稿后是有过犹豫的,因为其中有明显的瑕疵;但另一方面,我被这位译者的语言风格深深吸引,十分不舍得失去他。我在他和另一位译者中权衡了很久,最终决定冒一次险,选择了这位看起来欠缺经验的译者。后来我得知,他果然非常年轻,当时是位在校大学生。 后来,当他把分配到的五篇文章的译文提交上来时,我首先看了看文章的标题,发现他把“Mummy’s Foot”翻译成了“古足奇缘”(试想一下,这么一个关于埃及公主的绝美的故事,如果把标题直译成“木乃伊的脚”,那会是怎样的灾难),“The Rival Ghosts”翻译成了“二鬼争霸记”。我当时就把心放下了:稳了!我赌对了! 之后的编校过程,坦诚地讲,是很辛苦的。我能看出译者尽了心力,但依然存在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不过我在调整过程中一直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些问题我只要多费些精力就都能够解决,而他的译文是其他人给不了的。他给了我一块珍贵的璞玉,我要做的只不过是花时间精雕细琢而已。 全部工作完成后,我对他的译文依旧最为钟爱,每每读来都觉得是莫大的享受。我一度为他是个男生而感到遗憾。我想,如果他是个女孩,我一定会坚持不懈地“骚扰”他,跟他交流文字工作的经验,而作为一名老阿姨,天天去关心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显然非常不合适,很有油腻之嫌。于是,我只能默默地期盼他毕业后选择文字相关工作,或者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时依旧怀抱对文字的热情。(前几天有朋友问起我这位译者后来做了什么工作,遗憾的是,我也不知道。) 扯远了。总之,读一读《古足奇缘》,感受一下这个华美的故事和译者的文字魅力吧,我相信你不会失望的。唯一的遗憾是,这篇文章原文是法语,而我们的底本是英语的,也就是说它经历了一道转译。如果你发现其中有一点点小矛盾,那不是译者和编辑不认真,而是英文原文如此。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胡叨叨女士”。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