嘒彼小星三十年后的世界
虽说是三十年后的世界,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却已是四十年前了。作者于1948年发表本文,跨越七十年,回过头来看过去人们对未来的畅想,其中交错的时间带来的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读者是来自未来的先知,对于七十年前人的幻想,可以忍俊不禁,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感慨良多。 故事开头便设定了气候异常的背景,以此与现实世界划开距离,将读者带入想象的世界。海野十三写下的第一句便是“1977年的夏天非常炎热”,难道那时他便预测到了全球变暖吗?(全球变暖这个概念是美国气象学家在八十年代提出的。)恐怕不是。1977年的酷暑大约是来自1948年人们的心境。1945年,在美国的空袭下和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下,日本终于宣布投降。不仅是东京,日本全国都几乎化作焦土。小说第三节叫做“翻天覆地的银座”。银座的历史跟近代日本几乎一样长。1870年,明治维新后不久,在日本的新首都东京造起了一条西洋街。由于地处当时外国人较多的地段,银座成了日本的国家橱窗。那里有眼镜和西装,还有咖啡和啤酒。自此往后,银座便成了东京,乃至日本最繁华的地带。然而就在45年的空袭中,一切都被夷为平地。三十年后的那份热,或许其真正缘由在于三十年前的战火。地面太危险了,于是海野十三将整个东京都搬到地下,并在地面上设起了防范原子弹的设施。在地下空气和环境可以严密监控,蔬菜粮食也可以飞速生长。看到这番景象,主人公小杉正吉感慨道:“所以食物配给的延迟或是饥饿,都不会再出现了吧。”而三十年后的人们却不理解何为食物配给、何为饥饿。这实在是海野十三对未来的美好想象。43年,为了制造武器,东京的路灯和铁轨都被拆走熔掉。45年美军占领日本,东京银座仅存的几座大楼被美军占用,日本国民食不果腹,街上站着很多妓女。直至47年,日本才恢复有钱可以买东西吃的状况,前提当然是你得有钱。所以在海野十三的这篇小说中,所有对未来美好的幻想都来自于残酷的现实,现在读起来还是有些心痛。 对地球生活的畅想,在小说里只占了三分之一,在我看来却是本书意义最深刻的部分。往后的三分之二讲述了前往月球、火星的太空旅行,海野十三的想象一些成为了现实,一些则怕是要被嘲笑异想天开。而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故事的结局。包括主人公在内的日本宇航探险队在荒芜的火星上发现了一座巨塔,纠结许久后队长派人组成敢死队(“敢死队”一词也颇具时代色彩),前往一探究竟。最后在塔身发现了一行字,写着塔里装的是物资,而署名则是纽约市曼哈顿街世界联盟总部科学局。实在是让人想一面发笑,一面摇头叹气。 其实美国,才是这个故事的主角。日本战败后,为执行美国政府“单独占领日本”的政策,麦克阿瑟将军以“驻日盟军总司令”名义在日本东京都建立盟军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在日本通称为GHQ。美国对日本的统治直到52年才结束,历时7年,期间颁布的日本和平宪法,更是由美国主导确立的。海野十三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这个故事的,小说发表后一年,他便去世了。他活了52年,可以说经历了世界最动荡的时期。他见过银座最繁华的时候,死时看见的却是一片废墟。若是了解过这段历史再看此书,相信你看到的定是一番不一样的景象。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