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快哉风禅茶濯剑录
之前看到雨楼的《一瓣河川》,觉得惊艳,但情节上似乎因为略微单薄而终有遗憾。直到看到这一篇,终于觉得找到我自己心中想要的情节、人物、文笔、意境完美兼备的武侠了。 这篇给人的感觉首先是“厚重”。四万字的短篇,却拥有一部长篇小说的格局。主人公的经历背后抽丝剥茧,背后竟有几十年的难解恩怨。借兵、斗茶、茶席上的图穷匕见,各种矛盾都终归于寂之后,又迎来了江阴八十一日的全文最高潮。可谓荡气回肠。 其次是人物性格的鲜明。看了刚才作者对郑默隅兄评论的回复,再看全文,可以看出孙玉川和阎应元的确可谓是一对“双主角”,二人性格的冲突与融合,背后是人性的复杂和历史节点下个人选择的无奈。明初霜这个敢爱敢恨,颇具主见的女性形象也令人掩卷难忘。 再就是全文极强的画面感,往往寥寥数语勾勒出一个鲜活的甚至是彩色的画面。比如“孙玉川早起推开蕉雨轩的大门,在门外憋了很久的灰尘就在灰蒙蒙的日光里上下翻飞闯进屋来。对面包子铺的蒸笼已经冒出了热气”,生活在江南的人在早点铺大概都见过类似场景。再比如作者在写作中采用的“运镜”技巧:“孙玉川在蹲下擦拭桌腿时望见一双公门快靴和一双方头布鞋从门口踱了进来。他站起身时看见阎应元和朱舜水已经神色忧郁地立在面前。”仿佛电影一般的语言,避免了很多小说常见的毛病——上帝视角。简要言之,作者总是在用小说人物,而非作者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和叙事。 就个人审美偏向而言,这篇超过五星,必须好评。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