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豆瓣和当当能有这样一本书来满足“边缘精神人群”的好奇,着实让我感受到了归属感,更是提高了忠诚度。 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在进入二十一世纪时候,整个研究中心突然转向了法国,使其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源地,这种变化值得玩味,自从法西斯之后,英国人沉浸在他们“语言分析”的领先地位,而也只有法国人将尼采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带到文学,艺术和社会学领域,而后现代旗号人物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就是其中代表,记得萨特被关押在监狱服刑时,唯一带的一本书就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继承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将其扩展到了意志和生命选择中去,“现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已经深刻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基本面貌。 首先简单说说海德格尔的《存在于时间》创作背景和地位,以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它。 无论是海德格尔的追随者还是他的反对者,都心悦诚服地承认它是20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最具开创性的哲学著作之一,与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经典著作并列而无愧。《存在与时间》也是20世纪西方哲学著作中被人读得最多、讨论得最多、评论得最多和争论得最多的著作之一,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哲学的范围,深入到了神学、史学、社会学、文学理论、人类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在这个意义上,《存在与时间》不仅是西方哲学的经典,而且是一般人类思想的经典。 没有多少人像尼采和布克哈特那样,对现代性,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根本问题有所体认。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暴力的方式将这些问题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的眼前,思想与文化精英,尤其是德国人,开始对现代性问题进行全面的深刻反思。所谓“1914年人”(包括海德格尔,希特勒,斯宾诺莎一代人)表明整整一代人,或者一个新的思想文化时代开始了。 《存在与时间》就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产生的。海德格尔的语言标志着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希特勒上台这段时间德国环境所产生的现象的特征。《存在与时间》的外观往往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这又是一部典型的晦涩的德国哲学著作。它有点像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和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一上来就宣告了它的目的,指明了它要研究的基本问题、所使用的方法,按层次提出将要讨论的各种不同问题,然后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处理这些问题。 但它与《纯粹理性批判》不同,它不是一部理论哲学的著作,而是一部实践哲学的著作,是关于人最根本的存在经验及其现代命运的著作。这就是为什么它的艰深内容没有吓退对它感兴趣的人。相反,却引起人们解读它的无尽热情。 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深刻揭示了人们正在经历的西方文化的危机及其深层次的问题,从哲学上解剖了西方文明的内在病理,使人们对现代性危机的本质有了清楚的认识。伽达默尔说,这部著作“一举向广大公众传达了哲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震撼而有的新精神”。 到底是什么精神?我用我最简单话说下。 书中海德格尔重新追问存在问题,追问形而上学的最高命题,严格来说存在性问题是从巴门尼德开始,中间经过了像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这样大家,但都讨论不多,海德格尔将事实的生命为出发点首先要求哲学改变自己,即它必须从一种理论哲学变成前理论的、事实的生命经验本身的哲学,即实践哲学,他要求我们关注当下,关注自己的存在状态,这里的存在状态包括有像海德格尔总结的“操心”,“应手性”,“沉沦”,“自我超越性”等等概念,他以日常生活,即我们闲暇的谈老空,吃喝拉撒,或者找工作生孩子赚钱这些日常为研究对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哲学重新关注了生活,关注了我们的日常,这是我阅读这本书最大的受益之处,人在操劳的世界里,非我已经投射在这个世界里,开始“沉沦不堪”,呼唤我们去追寻“本我”。追寻“超越的我”。请务必把握“生命事实”的精髓。 哲学追求的那最先也是最终的东西或者说它的起点和终点究竟是什么?对于新康德主义来说,是知识与科学的事实;对于胡塞尔来说,则是意识的事实。而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毫无疑问应该是生命的事实。他与胡塞尔的分歧首先就在这里。对于海德格尔来说,哲学就是现象学,而“现象学就是研究生命本身。尽管有生命哲学的外表,实际上它与世界观相反。世界观是将生命对象化和固定在一种文化的生命的某个点上。相反,现象学绝不是封闭的,由于它绝对浸润在生命中,它总是临时的。 当然存在主义不仅仅包括关注人的日常,还包括它的方法论问题,现象学问题,以及对于真理,史学,艺术,实践等诸多观点,因为过于抽象,有兴趣可以直接阅读此书了解, 我觉得本书最大的难点,公认的最大晦涩难懂之处就是海德格尔的时间,时间的哲学解释在本书有很多详细注释,足见张老师的耐心,这也是这本书最大特点,在关键的思想概念面前,张老师从希腊时代翻到中世纪,再从中世纪翻到现代,比如“形而上学”的概念,关于“主体意识”的概念,还有比如“实证主义”等等,你可以在里面学到很多丰富的哲学概念发展历史。 时间的概念也是海德格尔未能解决的问题,比如“永恒性”,永恒实在难以解释,我是不能读懂这本书关于时间的篇章了,靠着解释也不能看懂,海德格尔虽然没有完成它的巨著,但它庞大的体系之下,每一部分都可以作为独立的分支来研究,思想之深刻让人充满了愉悦感。 也许是海德格尔本人的经历比他思想更受人关注吧,在主流圈子里并没有多少大影响,人们谈及存在主义,后现代似乎忘记他了。但很感谢复旦大学的张汝伦老师的讲解,终于把他拉近了,当当网也有其他注释,这也是我后面在看的,看完后面其他人的释义,再谈谈海德格尔。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