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观忠
这个译本很好,但豆瓣电子书有两大缺点:1、多处排版出错,譬如,一个正常的句子在逗号后却另起一行;2、许多纸书里原有注释的人名或单位名或地名都代之以空格,譬如“俄里 ”。如果事先得知以上错漏,我会在别处而不在豆瓣购买此电子书。讲回小说本身,它以众人的死收尾,一波高潮胜似一波,给人震动极大,而每个人的死都“独具一格”,似乎与什么“轻于鸿毛”、“重于泰山”毫不相关,就是说,死本身是无法形容、无法修饰的,可能作者并不这么看,却给我留下了如此观感,跟《伊凡·伊里奇之死》很不一样的感受,后者也冷峻,却使人感到另一种恐怖,对死的漫长抗拒使得这恐怖开始消灭自身,就像贪吃的蛇吃上了自己的尾巴。鬼的对立面不是神,而是人(畜牲),并且,鬼和人同属于神,没有神或者攻击神的人与信仰神、拥护神的人都是死路一条,这就是最大的讽刺,也是唯一的出路,其意义在于以非鬼非人的别种形式重归于神,如果死本身无法形容,那与其说是因为人类的语言不适合、不恰当,倒不如说是因为语言不能。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