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除了某些特定年龄段的人物的语言出现“违和感”外,其他方面真的值得一赞!我简要说明我的感受: 首先,故事的名字就很走心:故乡的游客,非常直白地反映出这是个有“背景”的故事,既有70年代前后生人的无奈,又有80后生人的迷茫。60前后和70后经历的是“上山下乡”的知青岁月,看看王小波先生的文字,就能体会到那个年代的可怕和可笑;而80后和90后则经历的是“出村进城”的户口大迁徙岁月,为了变成城里人,真是耗费了太多血汗。但是,在三十年后,果真应验了那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进了城的不一定变成城里人,待在农村的也不见得就是土包子。读了书,反倒配不上用场,一个女大学生做翻译,过了三十岁还单身,这是她“自愿”的还是现实逼迫出来的“读书无用”?我想,有过切身体会的读者内心应该是有答案的。可惜的是,当今80后和90后的当红作家,少有人把这两代人的真实遭遇和生活书写出来,正如当年南京大屠杀时,中国有那么多的文人,却没有大而广地把兽军的真相揭露给世界一样,让人内心时常掠过一丝凉意。 故乡是他乡,他乡是故乡;他乡非故乡,故乡成他乡。这是我个人理解的当下的“故乡”这一概念。我们的户口变成“非农”后,故乡就只留在了记忆里。我们成了倒长的植物,根任凭风吹雨打,枝蔓到处飘摇;或者说根朝天上长,枝蔓却向地下生。 其次,就是当下最为现实的问题,房子、车子和爱情(或婚姻)。这次征文大赛中,我已经读到了太多“雷同”主题的故事,这恰好说明,真正会讲故事的人都在民间,而且大多都有着切身体会,讲出来的故事完全就像在解读自己;这类感同身受的文字,看得让人心累,但是欲哭无泪。房子是说买就能买得起的吗?再说,谁规定读了大学、甚至读完名牌大学就必须在城里买得起房子的?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如今的中国人这么小心眼?大家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为什么要搞出个阴阳怪气的攀比大赛?驴和马相比,驴适合拉磨,马适合干需要爆发力和耐力兼具的体力活,这就不在一个档次,有什么好比的?人人都一个样,这个世界还会有趣吗?退一万步说,人人都为了房子、车子还有什么挣钱的大买卖而奋斗,是不是显得特傻?当然啦,我不是否定时代前进的意义。这个要看站在哪个角度了。 再次,有关理想。如今理想这个概念,似乎非得用正能量和鸡汤“喂养”,否则,它跟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显得十分可笑;理想脑满肠肥,现实骨瘦如柴。两者相形见绌,而又舍不掉矛盾冲突,正如有的人做了城里人却不甘心放弃变得更好的农村,而还在农村挣扎的人却仍然向往纸醉金迷的城市生活一样,彼此之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如今,现实和理想,也变成了一座“围城”,既让人向往,又使人困扰。 最后,如何理解成功?“成功”的尖酸刻薄之处恰恰在于号称成功的人看上去并不像个成功人士,却有着王侯将相般挥金如土的“气度”,深入了解一下“家底”,原来不过也是个土包子。可是,如今成功的标配就是拥有让人眼馋的金钱。这个时代,显得中国人从来都没这么缺过钱似的,人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甚至可以不择手段,还真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你能逮住老鼠,你就是好猫,啥色儿的一点都不重要!赚了钱就要花钱,可是有些人只想让自己过好,你几时见过有钱人为穷人实打实做过的几件事?好歹有那么几个有钱有名的人做了点好事,还非得让媒体给传出去,生怕没人知道似的;非名人类的有钱人,应该只想着换大房子和豪车吧?反正救济别人的善事,死期未到,暂时还不考虑行善。所以,这种成功就显得非常变态,富人越富,穷人越穷。我不知道这种成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种情况其实是悲催的,到最后对谁都没有好处;人饿疯了、眼红透了,很大程度上不在乎脸面和约束自身的。君不见如今西方社会隔三差五闹腾得很厉害吗?其实无非因为财富过于集中在个别人手里,年轻人既没事做又被人嫌弃,甚至连本该和年轻人谈婚论嫁的同龄异性,全都变成了有钱人的对象,大家都被当成社会的累赘看待,他们内心能平衡吗?标榜世界首富的盖茨,现在也变低调了,可是国内的富人却不断炫富,貌似拉仇恨似的,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富。这类成功影响到了我们习惯上称为“最后一片净土”的校园,多数老师变成守财奴,学生变成了精明的生意人,个别甚至表现出什么都不想做,只想躺下来赚钱的道具。关于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反正我死活不同意“二姨”的说法!势利眼不配谈人生!再牢骚下去,我都怀疑我要罪不可恕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两句老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天下寒士尽欢颜;但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非有钱人终成眷属。任何一个辉煌的盛世,到底都有穷得只剩下发牢骚的“寒士”。这是做人的悲哀,再加上人有时候又是那么冷漠怪异,做人不是更显悲哀了么!我有时候也特想“飞越疯人院”! 作者大有上升空间,所以在这里挑个刺儿,不给满分。不当之处,还请海涵!共鸣之处,欢迎扯蛋!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