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离死亡字条之谜
作为新手作来说不错的作品。 鼓励本格原创 三星评分+一星鼓励创作分。 有泄底,慎入。 有泄底,慎入。 有泄底,慎入。 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是奎因粉,有许多穷举、演绎法排除可能的推理,同样身为奎因粉的我读得也很愉快。祝狩猎愉快的挑战读者环节令人会心一笑,凶手身份直到最后一个字再透露也明显让人想到法国粉末之谜。整体推理应该来说还是追求逻辑严密、合理与排他性的,值得鼓励。 不过,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首先是无伤大雅的地方。 凶手的第一个死亡纸条,意义有些太明显了,或者说,作者指示得太明显了。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还没什么思路,但侦探说这大概就是真正的案发时间吧,这个几乎等于告诉读者答案的提示使得凶手的身份直接暴露。 11:10分有不在场证明的只有两个人,而其中一个是被动获得不在场证明的人,凶手自然是另一人了…到这里开始我就开始带着答案来找线索,后半段的阅读乐趣说实话,多少有些受影响。 当然这不是绝对证据,而只是最合理的猜想,所以对追求逻辑严密的奎因流来说,不算太大的问题。不过,还是建议作者或减小这个线索的提示程度,或增多该时间点的嫌疑人,然后用其他手段来排除比较好。 然后是一些值得讨论的地方。 首先,触摸式台灯必须再摸一下才能开我也是自己家买了以后才知道的,有轻微程度的线索不公平嫌疑。 接着,关于密室。密室找不到任何破解法,所以是真的密室这点虽然让人有点心理落差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我不擅长诡计,不知道这个密室是否真的被排除伪造的可能性,就不多谈了;不过我想喜欢密室的读者可能会比较不满。问题更大的地方在于,就算密室是真的所以死者真的是自杀,因为没什么自杀迹象就由此推断是凶手逼迫自杀,有点太跳跃了,逻辑并不严密,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希望作者能加一些线索完善这里。 然后,关于死亡纸条的名字推理。说实话这段连续心证看得很爽,也是这个案子的亮点之一。但是直接说凶手没有办法事先知道所有人的名字,稍微武断了一些。就算事先查不到,第一个被害人是临时起意被杀,他们之前很可能有交谈。交谈的时候得知完全是一种可能,作者应该排除这种可能性。退一步说,就算凶手真的因为不知道他们的名字而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骗取所有人的名字,那么侦探说的对,这在警方到来后会立刻暴露,所以凶手基本是有去无回的。这种情况下的凶手还有必要在第二起案件里制造不在场证明吗?还有必要写第二个死亡笔记吗?这从情理上似乎说不通。比起不知道死者是否会自杀的办法,不留死亡纸条找机会干掉死者似乎更合理一些。本来想不是为了密室而密室,却似乎又有了刻意制造密室的感觉了。 最后是无关推理的地方。 推理小说对文笔的要求不算高,能讲清楚线索,说明白推理就可以了;不过作者的文笔确实,怎么说呢,看着有点尴尬。不过是中学时期作品,可以理解。 总体来说,这部作品的第一起案件的推理还是比较严密的;尤其是电灯推理和伪证可能性推理是个亮点。第二起案件的密室解释可能见仁见智,但名字的连续心证虽然缺乏严密性却一气呵成非常有趣。 期待作者的下一部作品。我也在尝试编写奎因流案件,希望可以一起探讨。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