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瑞贼沃德兰的小偷
“他是生活的弱者,像晃荡在海上的一条船,被动地被生活推着走,推进三尺,再荡回一丈。” “你看到桑船了吗?树枯了,船破了,我掉进水里了……” ——《沃德兰的小偷》 这个世界是多元的,比如在写这条评论时,我在地铁上读完了一本失业与跳槽的书,思考人生的道路方向。我们不可能把世界像玻璃球似的看得透明把所有东西来标记对错好坏,它藏着许许多多的小角落,这些看不到的地方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比如在一座废弃的游乐园里,有个孩子在梦想,梦想有一天他从南极出发,驾驶一条冰船驶往非洲。 《沃德兰的小偷》的故事就开始于这个逃离家的孩子,他被带到这个游乐园里,废弃游乐园的命运与寄身于这里的孩子的命运意外的吻合——他们被抛弃,残留着原本的童真和简单。孩子们在附近偷盗,换取微薄的口粮勉强活下来——同时每个孩子的背后的家庭一点点被揭示出来,家庭是一个孩子流亡的原动力。故事的结尾,小组织的偷盗生存环境越来越艰难,最纯净的孩子为了多赚一点钱而陨落,驶往非洲的冰船最终被融化,腰斩在了理想的路上。废弃的游乐园终于还是被拆除了。游乐园要面临土地资源再利用的现实问题,而这些孩子最终也要离开这座避风港,或许有一天他们也会变成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故事巧妙的采用了一个环形结构,尽管并不恰当但如果比喻的话,在这座游乐园中或许他们就像摩天轮。开始时是美好、幻想、童真,环绕一周,最终旅程结束。大家下地离开,又有新的梦幻似渴望进来。在故事的尾声,稚嫩的孩子长大,带着新的稚嫩的孩子进来,等着伙伴离开,看着游乐园拆毁。 在语言风格上,大量华美的词藻和修辞手法叠砌出来展示了作者独特的美学,喜欢的人或许会认为每一句都是精心修饰,不喜欢则会认为有些“过了”,它们破坏了词语本身的美感和想象力。但我觉得不可否认这些词句海浪版的叠加似乎真的达到了某些效果,这是一种连绵和重复的力量。可是同时我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了乏味,这种感觉就像一个饥饿的美食家,这时一个厨师给他做满了世界各地的美食,美食家吃完后却很惆怅——他本来对这些未知的美食充满了想象,但现在却被粗暴的填充破坏了菜品本身的精致,或许厨师应该一点一点吊着他的胃口。 有人说传统的美声、歌剧是让人感觉很有距离的:一个演员弹着钢琴抒情歌唱,观众看完鼓掌。表演完了,舞台结束,舞台依旧是舞台,观众依旧是观众。我走进了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只是作者的玩具,对我来说他不允许读者又任何想想发挥的空间,或者说即使有空间也是作者布置好的,他拍拍椅子说来坐,你在这儿会发现新的东西。他操控了一切。一部作品里应该存在一些让读者寄身的空间,它或许是共鸣感,或许是画面感,或许是想象力,这部小说里缺少让人呼吸的地方。 在某一个时刻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和作者并没相识,我也没有参加过这个比赛。我只是看见了这部小说的简介或一段开头,我还会看下去吗?这部作品对我来说充满魅力吗,迟疑了一会儿,我想答案可能是不会。这些孩子如此可爱怜人,可是或许他们被设计的太精心了,反而会失去动人的真实。这种感觉就像一个乞讨的奶奶和孙女,走到我面前露出他们干瘪的肚皮。他们想获得我的眼泪和同情,但我有时会突然明白这种施舍是因为他们的突如其来和精心准备。 说了这么多似乎有些贬多褒少了,其实作者对这部作品的用心显而易见,每一个人物的动作、语言塑造是非常用心,在这次比赛中作品的风格统一、完整、凝炼,评分理所应当会好。 希望这部作品会迎来更多的读者,作者之后的作品能带给我们更惊喜的故事。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