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广场奇才队安杜路兽
【那扇门,以及口语化的碎碎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倾诉欲望和文字表达方式,但我想简洁有力应该是最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很遗憾,在这部《安杜路兽》里,我体会不到那种阅读的流畅感,相反却被一种莫名的压抑感所笼罩。这种压抑,来自文字的“阻塞”,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不能像水一样,汇入我的脑海。尤其是成益和成鑫的对话内容,交代了大量的背景信息,担也夹杂着一些无意义的内容,略感混乱。 坦白而言,我没看过数码宝贝,所以对“安杜路兽”的象征意义没法全面而深刻的理解。所以一读到关于“安杜路兽”的部分,就仿佛是在一篇充满荆棘的荒野上,努力拓出一条小径,但总被那些恼人的小刺刺冷不丁扎一下,有点难受。但是,作品中的某些句子还是很有哲理,在一堆过于紧凑过于口语化的言语中闪烁光芒。比如,“长久面对暴力的人,初次面对温柔的时候通常是惊惧的”、“一切生命本身给他的刺激,他必将在爱情中再体味一次”、“成年人与孩童最大的区别在于记忆。孩童的记忆是棉花,易于被染上各种颜色”、“人的一生常常是为了一件事在做准备”……这些语句读起来,很有力量,比纯粹的口语要哦深刻的多。 我一直觉得,在作品的中心思想上,是比较模糊的。作者曾经在文中表示:“或许由于酒精的作用,他开始成为一台父亲那样的机器”,但是很显然他的成长轨迹跟父亲完全是两个轨道,教育失败后与现实无法妥协做出的极端行为。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就像是二战时期英美等的“绥靖政策”,面对父亲的咄咄逼人,主人公成益只想着保全自己和母亲的一片安宁,没想过真正的反抗,只能在风雨欲来中摇摆。 成益父亲真的死了,但不是他手刃的。相比那个突发的心脏病,精神上的弑父,才让他痛苦万分,而这就是那扇他一直打不开的门。
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