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zyvae秋梦
Vale,我来卷个书评^^
首先,我想讲一下对作者的一些小建议。 2万字的文章,读起来很轻松。整体看下来还是不错的。内容比较完整。可能是我有点吹毛求疵了,我发现文中的部分词语比如“车子不动声色”等等用的不是特别恰当。语句其实可以再可以凝练一点。标点符号也可以注意一下。 书名是秋梦的话,我个人建议作者可以围绕这个人与这个人的故事多写写,少些感受,多些两个人相处的细节,不然会有点抽象。文学嘛,给别人看的东西,编一点别的内容也无可厚非。主题其实可以再升华一下,“梦”这个主题其实有很多可写。 接下来,就来讲一下我看这本书时候的共鸣和感想。第一个就是打工确实辛苦,钱不好赚。而且服务类型的行业也确实和作者说的一样,得热情、微笑。但遇到不喜欢的人却要笑颜相迎是一件很令人难受的事。 第二个共鸣非常强烈,就是作者提到他在打工时候的感受——明明机械的、无意义的事却不得不做。我的初中+高中(包括现在不得不为了学分上没有意义的课)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你清楚这个老师上课很水,你明白这些题你刷了不会的还是不会(尤其是化学物理),但还是坐着做一些对个人的水平没有任何提升的事情。当作者作为一个局外人,从机械的工作中把自己的灵魂抽离出来冷眼旁看时,我也发觉了自己正在进行无意义的任务。 “也许人生就是拿来浪费的吧”,我有时会对 自己这么说。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其实非常少。 第三个共鸣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马云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但是真正实现儿时梦想的人时候有多少。我理想中的高分是我做梦也没够着的。从一开始的挣扎、迷茫到“哎呀,走一步看一步吧”,接受自己,活在当下。 书中情感方面我就不评价了,但关于人际关系我有很多话想说。我看到作者说如果重新来一次他会选择留在国内。 的确,在国内,身边都是跟你一样讲同一种语言的人,但是讲同一种语言就一定会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近吗?当我看到一些校园剧和我自己的一些大学同学分享他们的学生时代的经历时,我会不禁感慨,为什么别人的青春这么精彩,我的显得要平淡得多…… 作者说他的暑假跟别人不一样总是在打工,那好歹是赚钱。我的暑假正好相反,是在不停地撒钱——我学生时代的暑假总是在补习班度过,并且长进颇微。 对我来说,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我不怕孤独。独处的时候挺自在的,一个人看电影、跑步、看书……圈子不同,何必强融? 有的时候,该发脾气的时候还是得发脾气,书中提到的那个半夜打游戏的舍友确实过分。但是呢,不能因为别人的错误去惩罚自己,还是得心平气和地继续生活。尽可能地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达到目的。尽量对事不对人,能讲道理就跟对方讲道理,对方不听另说。 其实当我们看到事情的本质的时候就不太容易生气了,反而能静下心来专注自己。 Además,我跟作者的感受基本一致。缘分这个东西强求不了。能碰到聊得来的、气场相合的就多聊两句。聊不来就保持沉默。 有些人,遇到就已经很幸运了。感情是世界上最难维系的东西。曾经8年的好友,说不联系就不联系了。每分一次班每毕一次业,都得和过去的人道别,“说一声再见,就是死去一点点”是有道理的。 但是我还是决定不为难自己了,总不能一直活在过去吧。所以我更愿意去遇见,去交朋友,去聊去看,即使关系不长久也没关系。共同走过一小段路就已经足够美好了。 The last one is,当作者提到那个来西班牙做交换生的女孩子的时候,我就想到了上个月我和我妈一个朋友的女儿的见面。不得不承认,人与人是不同的,阶级贫富确实可以差得很大。 她即将前往伦敦大学完成研究生学业。我一开始是怀着向她学习的心去的,尤其是在她的绩点接近满分之后。交谈了才知道,她所在的大学是中外合办类型的,其教学方式和绩点计算方式跟中国的普通本科差别很大。 虽然那个姐姐人很好,我们又是同专业的,所以聊了很多话题。但她的学习经历给我提供不了任何帮助。当她提到她已经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年租需要六十万左右的公寓,我就开始觉得不可思议,毕竟伦敦的学费即使一年也需要五十万加,再加上她大学本科一年十几万的学费。我瞬间觉得自己活得好像还挺省钱的……说不羡慕肯定是假的,毕竟是另一种人生嘛。总有比你富裕的,但也总有家境不如你的。 所以还是别比较了,我偏向于不想这些东西,因为怎么想都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还是挺有安全感的。活的体面、有尊严就不太会感觉低人一等。 最后,感谢作者的文字让我有感而发,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层的思考和总结。也谢谢屏幕前的你看到这里。 希望作者越来越好,寻求并保持自洽的人生状态,精益求精,再创佳作~
载入中